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分一分与除法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括思考对于认识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主要内容有建立等分与除法的联系;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利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在回顾乘法意义及2~5的乘法口诀时,引出这个单元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这个单元的大体内容。学生好动,注重用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进而探究新知。单元目标:1、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2、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建立等分与除法的联系;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难点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1、利用直观的图像为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 2、采取优带差的方式,建立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模式。单元课时计划: 14课时教学课题分桃子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数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利用图示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教学重点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分教学(具)准备挂图,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问题探究体验感悟实际应用小结认真倾听思考怎么分分小棒第一堆分4个,第二堆分4个第一堆分3个,第二堆分5个第一堆分1个,第二堆分7个。。。 。。。汇总:两堆分的同样多用小棒分一分同桌交流分法上台展示分法,怎么想的动手画思考怎么分的独立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出示挂图讲述故事,深林里住着小猴吉吉一家,猴爸爸摘了8个桃子带回家全部分给两只猴宝宝,每只猴子可能吃到几个桃子? 用小棒代替桃子分成2堆。想想你是正面分的?板书分法提问:对于这些分法,你有自己的看法吗?总结:把东西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小猫小狗是怎么分它们喜欢的食物的。打开书第32页用小棒帮小猫分一分。每只小猫到底分几条鱼,他们分到的结果才会同样多小狗也来凑热闹了,刚才是4只猫,现在是3只狗,用铅笔画出分法“练一练”1,2,3,4,5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增强学习的兴趣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动脑思考“平分”思考总结的能力训练动手、动脑能力巩固练习新知反馈信息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桃子 一.摆一摆,分桃子

二.分一分 每只小猫分到 3条 每只小狗分到6条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分                               分苹果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3.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难点如何对发散性问题的探讨教学(具)准备苹果、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认真倾听提问:小朋友,你知道笑笑和淘气今天在做什么吗?增强兴趣体验感悟1.独立观察、思考应该怎么分,用小棒分意分,然后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结果,演示1.出示情境图提问:他们在干嘛?仔细观察,再仔细想想应该怎么分?2.组织学生汇报,演示培养学生合作意思体验感悟(1).数数共有几个苹果,用小棒分分,独立填空。反馈(2),同桌交流,集体订正时说出思考过程(3)讨论说分法,用小帮分小组汇报分的结果1.完成练习1,2,3(1)第一题:看图说出题意(2)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3)先观察图,有几根胡萝卜,说说怎么分,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信息实践应用1.看图,列式求人数2.小组讨论排法,用小棒操作1.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数数或用乘法)2.      还可以怎么排反馈信息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苹果 一.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放两个,可以放6盘

二.有24个小朋友排队,每排4人,可以排几排。摆一摆,数一数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分糖果

课时进度第3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个步骤完成数量较多的“分一分”活动。教学难点如何平均分数量较多的物体。教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认真倾听同学们都喜欢吃糖果吗?今天你们只要闯过课本设置的三道难关,就可以得到胜利品——糖果用外物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探究思考解决的方法4人一组讨论、分一分小组反馈第一次每个小朋友分3块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1块正好分完。。。。。。2.同学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一人负责分,另一人负责记录每次的过程。述说分法3.      审题看老师的示范,听要求同桌游戏小组反馈1.打开课本看第一关(智慧老人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4人一组讨论、分一分请一小组进行反馈,说出是怎么分的先估计大约每人可以分几块,在进行分的分的次数减少,分的更快2.顺利的闯过第一关,看37页的第二关(小组活动)同学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反馈有计划的安排(分法多样化,不够简便的方法提出更好的建议4.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道难关了,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读题,弄清题意先做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讲清游戏规则同桌游戏小组反馈训练动手能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小结今天,同学们勇敢地闯过了三道难关,在闯关的过程中学会了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你们都是最优秀的。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糖果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分香蕉

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    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具)准备小棒,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认真倾听1.谈话:前几节课我们份了许多物品,如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可分到4个桃子;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4盘,每盘3个,都是把东西分成几盘,几堆,也可以说分成几份。2.说明:像这样的分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但我们每次都拿小棒来分会感到很麻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简便的方法。回忆前面的知识,提示课题问题探究1.独立观察画面,在小组内说说观察到的内容2.汇报数学问题: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到几根香蕉?动手操作,用小棒分一分,然后反馈3.认真倾听,读除法算式,了解个部分名称1.(出示挂图)看看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数学知识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2.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说说用小棒分一分总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3.把一堆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在数学里面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12             2    =  6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个部分名称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解新知体验感悟独立解决“试一试”汇报思考过程以及所列的除法算式一起审题列出算式,组内交流组织学生汇报,板书评价巩固知识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养成总结的习惯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2             2    =  6(根)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1)18 2=9(根) (2)18 6=3(份)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飞行表演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并计算。 体会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教学重点体会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体会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认真倾听国庆节,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出示挂图)飞行员们在大队长的指挥下进行了精彩的分组飞行表演。这次表演非常成功,现在我们就来当一次这个飞行大队的大队长,亲自指挥一次飞行表演好吗?增强学习兴趣体验感悟1.观察图,独立列出算式反馈2.思考,得出:一共有12架飞机,每3架飞机编成1组,可以编几组?动手圈一圈,然后反馈独立解答一共有12架飞机,每4架飞机编成1组,可以编几组3.12架飞机,平均编成6组,每组有几架飞机?独立解答,反馈1.好,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多少架飞机正在等候你的命令列出(1)的乘法算式,集体订正2.提问:请你提出一个除法问题圈一圈,看看可以编几组列出除法算式,巡视12 3=4中12,3,4各代表什么?12 4=33.提问:你还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除法问题?列式,订正,板书培养观察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应用独立思考列式汇报思考结果及列的算式审题,说出已给的条件引导学生汇报集体订正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养成总结的习惯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飞行表演 一、乘除法间的联系                二、除法算式              (1)3 4=12(架)                    12             2    =  6(组)(2)12 3=4(组)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3)12 4=3(组) (4)12 6=2(架)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小熊开店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除法运算的含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除法运算的含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正确选择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进行解答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汇报:布娃娃每个6元。。。。。。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了个大早,原来今天是它的店第一天开张。(出示挂图)我们来看看小熊店里有些什么?现在小动物们都来买东西了增强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力实践运用1.同学动手算汇报思考的内容口诀2.小组讨论,写算式集体交流反馈用同一口诀:四五二十3.根据题意列式,反馈拿到卡片的同学,根据卡片上色算式分别贴在相应的家的下面1.小猴想买4辆玩具坦克,应付给小熊多少钱呢?汇报,订正5 4=20(元)2.机灵狗想考小熊,因为它知道小熊算术不好,它出了这个题目——我有20元钱,能买几辆坦克呢?小朋友帮帮小熊怎样列式计算20 5=4从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完成“想一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完成“试一试”游戏:小鸟回家把写有算式的卡片按照要求发给学生,把对应的卡片贴到小鸟的家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发现新知的能力实践运用看图列式说结果。独立完成练一练的2,3题反馈信息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养成总结的习惯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小熊开店 一、算一算 5 4=20(元)20 5=4(辆)    都是用口诀: 四五二十       三五十五三八二十四五六三十四九三十六36 415 524 35 624 836 915 330 53 830 64 9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运动会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图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图中的问题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复习写在练习本上1.      对口令四五(  )      五(  )四十五三八(  )      二(  )十八(  )三得九     四八(  )2.求下面各题的商6 2=   8 4=   9 3=   12 4=10 5=  12 3=  5 5=   10 2=复习前面的口诀,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小组合作,找并记录下自己找到的数学问题,独立解答,列式,集体交流反馈生:有24名运动员赛跑,每组4人,分几组跑完。。。。。。(出示挂图)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开始了,操场上一片热闹景象。我们一起找找运动会里的数学问题。小组合作,集体订正问题共5个,一一讲解师:说说你找到了那些数学问题?列式24 4=6。。。。。。小结:原来一个运动会里也能提这么多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你去发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巩固练习完整叙述题意,口述算式有35只小鸭,每5只编一组,可以编几组?想:五七三十五,商是72.      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反馈3. 小组讨论独立解答汇报做“练一练”1,2,31.第一题,提问:“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板书35 5提问:35 5表示什么意思?“商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完成第一题3.      第二题指导学生审题,独立完成3.第三题组织学生讨论集体订正(思路正确,可以用乘法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在巩固练习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引导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培养组织语言的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运动会 一、运动会上 24 4=6(组)      21 3=7 (组) 9 2=18(人)      5 3=15(人) 3 3=9 (元)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快乐的动物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等分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3.在具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等分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仔细观察,积极发言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到美丽的河边和一群快乐的动物学习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探究填上数出的只数小猴3只,  111小鸭6只,  111  111看成2份一份3个,6个可以分成2份,每份3个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汇报小朋友,你们先数数每种小动物的只数,填在 口 里用小棒 摆一摆师:我们一小猴为一份,小鸭可以看成几份?你是怎么想的上台展示摆法揭示“倍”第一行3根小棒看作1份,第二行摆了2份小棒,每份3根,我们就可以说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的2倍。第一行代表小猴,第二行代表小鸭,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小鸭是小猴的2倍,列式:6 3=2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几倍?订正,列式师:8是2的4倍,也就是说8每2个为一份,摆成4份。所以用除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说一说读题,思考,相互讨论,列式。是求小鸭里面有几份小松鼠的只数提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只有列式?培养思考问题及语言表述的能力巩固练习1.弄清题意独立完成,列式集体反馈2.独立解答,反馈 小组讨论,把问题写在书上1.完成练一练1,2,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订正2.第三题,先把数学问题补充完整,再解答订正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反馈信息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主要是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 1.鸭子数是松鼠的   倍    6 2=3 2.猴子数是孔雀的   倍    3 1=3 3.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多少倍? 12 3=4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文具店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解决“倍”的问题。 3.学会用2 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体会“倍”的含义,理解“倍”的问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解决“倍”的问题教学(具)准备实物,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认真倾听生:有书包。。。。。。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文具的用处可大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有哪些文具呢?原来你们有这么多的文具啊!袋鼠妈妈听了可真羡慕呀,于是她决定要在森林开一家文具店,让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一样,都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文具。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增强学习的兴趣问题探究观察图意,获取信息生:小兔买了1支笔,花了2元钱。。。。。。生:我还知道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小组交流,完成填一填反馈独立完成,反馈我们一起来看小动物们都买了什么文具呢?你还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完成“填一填”小组汇报,总结完成“画一画”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反馈2.审题小组讨论,摆小棒,列式反馈1.练一练1,2集体订正2.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弄清题意提问题集体订正反馈信息适当指导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文具店 河马花了多少钱? 3 2=6(元)  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2 4=8 (元)  小牛买笔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 3 1=3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花园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   授教学目标1.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引导学生用具体的情境与乘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解决“倍”的问题。 3.学会用2 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巩固对“倍”的意义理解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大量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认真倾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老师带着大家一块去花园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吗?增强学习兴趣问题探究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生:蝴蝶有4只。。。。。。思考,述说列式一个提问,一个解答反馈。。。。。。审题,独立完成,反馈(出示挂图)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大家看到了什么?大家观察的可真仔细,明明和文文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解答吗?请一位同学说说明明的问题怎么解答文文的问题,解答像明明和文文一样提问。同桌合作, 完成“试一试”,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培养小朋友的观察里及善于思考的能力培养合作意思巩固练习生独立完成,后反馈2.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馈1.      完成“练一练”1,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集体订正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订正反馈信息适当指导小结你学会了什么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花园 蜜蜂有几只? 2 4=8(只) 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24 4=6 圆圈的个数是星的几倍? 16 4=4 笑脸有多少个? 2 4=8(个)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   算式   除法   挂图   乘法   口诀   情境   单元   平均   反馈   能力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