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成药,驱走关节里的风寒湿

分享:屿林

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麻痹,麻就是没有知觉,痹就是疼痛,《说文解字》谓其湿病也。

痹,可以说是中医广义的风湿,并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风湿,很多时候查风湿免疫指标看不到异常,可偏偏关节就是个天文台,能精准预报变天。

人体关节是这座堡垒中最薄弱的环节,所以经云:“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滞骨,入则伤五脏。”所以为什么身体偶尔比天气预报还准就在这里。

中医的风湿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向现代医学的风湿发展,量变到质变嘛,一开始只是痛,后面就发展成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畸形。

有个中成药治疗风湿效果挺好,叫尪痹胶囊。

尪读wang,《说文解字》作脊背骨骼弯曲解,也可以理解成是变形的意思。尪痹就是指变形并伴有疼痛,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当然,从组方的角度来说,只要对症,并不只局限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使用。

尪痹胶囊:地黄、熟地黄、续断、附子(制)、独活、骨碎补、桂枝、淫羊藿、防风、威灵仙、皂角刺、羊骨、白芍、狗脊(制)、知母、伸筋草、红花。

今天我们来解构一下尪痹胶囊。

这个方子没有出处,但细心看,其实方底就在《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

原文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的记载如下“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

附子,味辛温大热,通行十二经,能驱赶寒邪,就算寒邪深入骨髓,也能杀敌制胜,犹如寒冬上空的那个太阳,普照大地,给人温暖。

桂枝入营分,走血脉,与白芍同用,调和营卫,使气血充盈,濡润关节。

辛温之品,容易燥热,经言:“壮火食气,少火生气”,除了用白芍敛阴养血配合桂枝,还要用知母滋阴清热配合附子。这样就不会阳用太过,使温热之力一点点输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防风、独活都是祛风湿的要药,防风善于走表,独活长于血分,肌肤腠理血脉中的风邪遇到他们自然烟消云散。另外一方面,风药的使用在祛湿里面是不可或缺的,联想一下大自然每当地上湿漉漉的时候,只要一阵风吹过,地面就会干得很快的现象。

威灵仙入十二经,李中梓谓其可升可降,于经络无所不入,隐匿于经络中的虚邪贼风,也无所遁形。朱丹溪认为它是治风之要药,游走不定的疼痛非用此药不能奏效。

皂角刺顾名思义,植株本身长满了刺,是消痈散结的的要药,风湿引起的关节增生、变形,就是靠皂角刺和威灵仙(善治骨鲠,引申应用可治骨刺)软化局部僵硬。

久病入络,血凝不流,滞而成瘀,用红花来活血祛瘀

外患已除(风寒湿邪的处理都考虑到了),内忧才是核心,经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于人”,你也可以理解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再通俗一点,就是身体好,“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

人体的虚,虚在哪里?虚在肝肾,肝主筋,肾主骨。治病求本,虚则补之。好好的在肝肾上做文章。

生地黄很多人都知道它清热凉血,但本经第一句就说到“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本经又称其为地髓。熟地黄是生地黄炮制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水,补益真阴。同药二源,众志成城。

淫羊藿又叫仙灵脾,有滋益精血,温补肝肾的能力。所以三药同用,肾阴肾阳都照顾到了。再加上羊骨一味血肉有情之品,滋润五脏,补虚充液,国库自然充盈起来。

国库本钱足了,就要练兵,强筋骨。

狗脊不要误会了,不是狗的脊髓,是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能强腰膝,坚筋骨,又能温散风湿,是治疗肝肾亏虚兼有风寒湿邪的要药。《普济方》中载有狗脊饮,狗脊泡酒治疗腰背疼痛。

骨碎补,温而下行,专入肾家,负责补肾壮骨,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负责养血柔筋。两位边防,各司其位,各谋其职,相辅相成,骨为阳,筋为阴,阴阳调和,骨正筋柔。骨碎补帮助关节强壮起来,伸筋草帮助筋膜延展开来,让强度和柔韧性都得到了保障。

有些人吃胶囊会觉得不舒服,特别是觉得胶囊衣有点难消化的,可以换成尪痹片或者尪痹颗粒,成分一样的,只是剂型不一样,剂型的多样性也是为了方便不同人群的服用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关节   威灵仙   知母   附子   白芍   桂枝   独活   风寒   中成药   胶囊   风湿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