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闵行文化公园,寻觅那个曾经的古村落!丨城市季风

今天,小编将与大家分享这篇选自《城市季风》“特刊”——《在闵行,遇见上海》一书的《新号上》,一起看看由号上村演变而成闵行文化公园,一起感受城市的更迭。


新号上

子欢


很难用中国古典园林的概念去看待闵行文化公园。游览过传统园林的人大致都有这样的体验:人会不自觉地跟随曲径和廊亭的引导,一路上可围池看鱼,可赏花枝当窗,可在亭中待月迎风,不知怎的,身在园中便心甘情愿地服从自然。而闵行文化公园因其庞大的面积,实难做到小而紧凑,因缺少亭台楼榭的阻隔,层次感也欠佳,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公园,它仍以其独特的“活”景,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令人览之有物。


作为公园的特色花种,入口处大片白玉兰引人入胜,阳光下肌肤凝雪,玲珑剔透,红色玉兰花尚未开放,正似白居易笔下的“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游人由此渐入佳境。随后树木有远近,色彩有深浅,地形有高低,景色有疏密,叫人芳香辟秽,目不暇给。公园因地制宜引入蒲汇塘河水,园中之景皆因水而活,杨枝绿影下游船如织,皴得河水透明,船越行越远,我明知远处有边,却生出无边之意,仿佛小船真要远行,河边柳枝别离之意更胜了几分,树上鸟鸣便又更悲伤了几分。其实大小、有限无限都是相对的,合理的构造使空间感和声感超出现实,小便是大,有限中便可生出无限的意境。相反,如果公园景色过于平淡空旷,那么再大也是小了。


中国传统审美中有“蕴藉”一词,意为“含蓄有余,蓄积深厚”,因此,闵行文化公园能一直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丰富的文化内容。


号上村是闵行文化公园建设之前,在那片土地上扎根多年的古村落,虽然已拆迁快十年了,手机地图上仍然有它的标示,跟着导航大致可推断是紧靠吴中路的公园2号门区域。有学者提出“号”原写作“㙱”,是一种古老的盛酒容器,这里被证实曾经出现很多制作“㙱”的作坊,由此古村民的生活得以瞥见一角,此地百姓的酿酒习俗也有了来源。这是从考古角度上讲述号上村和闵行文化公园的情感维系,对我而言,由号上村演变成今天的闵行文化公园,代表的是古村落的没落,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找寻闵行文化公园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篇关于号上村的回忆短文。作为一个异乡的孩子,作者跟随在此打工的父母,在村里街巷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假,十几年后的她仍然无法忘记那时的人、那时的事,曾经的日子从她的碎碎念中涌了出来,如溪流一般清澈绵柔。我的童年也是在闵行的各个老街区度过的,如今那些住过的老街几乎已经全部拆除,被公园和绿地取而代之。因为有着同样的经历,所以能体会那种失落,但城市在新陈代谢中总要以新的面貌为新一代人和新的需求服务,而那些看似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始终被记录、被怀念,渐渐为这片土地铺设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轨迹


城市的更迭是无法避免的,但人、土地和文化的关系从未间断,当我们被纷杂的娱乐生活包围,渐渐感到精神匮乏时,不如去逛公园吧,在花鸟缠绵中寻找关于美的意境,在遗址故地中寻求精神的领悟。


《城市季风》自2013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十个年头。融文化、生活、时尚、资讯为一体,高品位、全方位、多视角解读具有丰富底蕴的城市文化,讲述发展历程中的城市故事,是反映城市生活形态,颇具特色、格调高雅的闵行新“文化品牌”。《城市季风》是一个关乎水和盐的故事,“裹挟而来的是溶化在水中、弥散在空中的那一勺盐,或杂陈世相,或呼吸古今”。倘若因此唤起你我对那一小勺盐的些微记忆,那已经是这阵季风勉力抵达的最深处。


十年时光荏苒,如今重新出发,行走在闵行的街头巷尾,穿行在时间的缝隙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心态原创编著《城市季风》“特刊”——《在闵行,遇见上海》一书,最终将这把打开闵行的钥匙,递交到您的手中。期望读者通过这些文字,对闵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闵行与上海的文明脉络、文化基因,重温上海城市的基因传承、城市精神,期待更多读者通过走进闵行,恋上这座城。

来源:今日闵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2

标签:闵行   季风   公园   城市   文化   特刊   河水   上海   意境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