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南太行十大绝壁“天梯”,上去吓到腿发软,走过一个就算你牛

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宋.陈与义

魏巍八百里太行,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横跨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它以其雄伟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地理风貌,成为了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太行山山势雄伟,高峰耸立,峭壁陡峭。亿万年前,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太行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断裂带板块,一侧悬崖陡峭,一侧地势平缓,中间纵深断崖式的景观。独特地理环境也让居住这里的先民们出行困难,通行受阻。

为了走出大山,坚韧不屈的太行先民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客服种种困难,在悬崖峭壁间,开辟出了一条条通往外界的绝壁天梯。仅在辉县南太行境内,就有“太行十八梯”之说。比如:龙水梯、鸡冠梯、八道梯、万丈梯、将军梯、女儿梯、白云寺大梯、小梯、莲花梯、石林梯、鬼头梯等,碾平梯、西莲梯、搭钩梯、陈楼梯等等,数不胜数......

所谓天梯,是辉县山区及周边山西陵川、安阳林州一带太行山民,千百年来为了与外界沟通,为了生存,根据山势,在悬崖一侧或石缝当中活生生开凿出来的陡峭山路。其中许多都非常险峻,足以令登者头晕目眩、心惊胆战。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村通政策的实施,山里道路修的四通八达,这些古老的“天梯”也逐渐被人遗忘废弃,成为了户外徒步的网红打卡地。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南太行较为著名的太行天梯,看看你都走过哪几座?

一、太行第一险梯“鸡冠梯”

在户外驴友圈有这样一段话“不登鸡冠梯,不知太行险;不上十字岭,不知太行美。”鸡冠梯是南太行经典双岭穿越路线中从白云龛村上十字岭的必经之路,美的让人陶醉,累得使人崩溃,是大多驴友攀爬鸡冠梯后的真实感受。

鸡冠梯,是南太行众多天梯中最险的一段,近300米的天梯很多地方近乎垂直,在悬崖峭壁间依山势而建大大小小的石阶,宽度大多不到半米,一边靠山体,一边临悬崖,仅能容一人通过。大小不一的石块垒成的层层台阶,最窄处只能放下一个脚尖儿,攀爬的人需手脚并用方可通行。往上是上百米高的险峰,往下则是一眼望不见底的悬崖,让人不寒而栗。

鸡冠梯的由来没有具体的记载,听当地人讲之所以叫做鸡冠梯,并非梯子形似鸡冠,而是这条建在悬崖峭壁间的天梯犹如鸡冠一样狭窄难行。

如今,在崖边的绝壁上还保留着一行清光绪年间修梯人的留言:“三月初六把工上,弟兄四人来修梯,光绪九年笑嘻嘻..”诗句虽未完整,亦未规范,但却形象生动的记载了鸡冠梯的修建年代和修建者。感谢100多年前的四兄弟,给后人留下了一条奇险而又绝美的天路!

三月初六把工上,弟兄四人来修梯,光绪九年笑嘻嘻

二、清水庄.龙水梯

龙水梯,是一个村庄的名称也是太行天梯的名字,和鸡冠梯一样“龙水梯”也是双岭穿越路线中的必经之地。

龙水梯位于辉县黄水乡境内的太行山二崭绝壁之上,传说古时巨龙吐水,在村南的悬崖绝壁上雕刻成一座天然梯子与山下相通,故名“龙水梯”。在道路未修通之前,龙水梯是通往山下的唯一出口,山民称之为“天梯”。

龙水梯红崖陡壁,危石叠垒,呈之字行贴崖壁而建,山顶的梯口处一座天然的石门屹立于崖边,这是龙水梯的标志打卡点“龙门”,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翻过龙水梯龙门就到达了龙水梯村,眼前豁然开朗、鸡犬桑田阡陌炊烟。这个位于太行山二崭的小山村恬静而又安逸犹如世外桃源,是双岭穿越路线中重要的补给点和歇脚点。

三、八里沟.抱犊梯

在南太行众多的穿越路线中,徒步抱犊可以说是一条较为经典的路线。抱犊村,是山西唯一一个至今仍没有通公路的村庄,抱犊梯,就是当年村民通往山下河南八里沟最近的一条捷径。

抱犊村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地处晋豫交界处辉县八里沟景区红河谷的崖壁之上。抱犊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至今仍不通公路,正因为交通闭塞使得这里风光奇特,拥有老龙口瀑布、红河谷等自然景观,成为了户外徒步爱好者向往的经典打卡地。

抱犊村的由来与东汉大将军马武有关,相传幼年马武在此放牛,由于河宽水急谷深,牛犊不能渡河。马武便每日抱着牛犊过河吃草,日复一日,牛犊愈长愈大,马武仍抱牛过河。后来村子便得名抱犊村,村前河叫抱犊河。

抱犊村不大,但却横跨晋豫两省,一头连着山西陵川的马武寨村,另一头通往山下的辉县八里沟。由于山高路远不通公路,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抱犊村都不容易,虽然隶属于山西,但在地理位置上却是距离河南最近的。为了方便走出大山,抱犊村的先民们在村东老龙口的崖壁上开凿出一条通往山下的天梯——“抱犊梯”。

抱犊梯高约100多米,位于八里沟凤凰大峡谷的尽头处,一侧是陡峭的山体、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石阶呈之字形沿崖壁顺势而建。抱犊村因交通闭塞,抱犊天梯也就成为山民们通往山下最近的一条道路。祖祖辈辈,抱犊人沿着这条天梯走出大山,把山里的特产背出去,又把山下的物资背上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如今,抱犊村为了解决物资运输难得问题,花了3万多元在老龙口的南侧平整处装上了卷扬机,焊上一个铁笼,一头固定于崖壁之上,一头固定于山下的八里沟红河谷底,高程达800余米,满足了基本的生活物资运送需求。抱犊梯也逐渐被遗忘,成为了户外徒步爱好者的乐园。

四、南仓.瓦铺天梯

瓦铺梯,是一条不为人知的古道天梯,它位于山西陵川县南仓村东1.5公里处,是由南仓下南太行七星潭至抱犊村的一条古道天梯。

瓦铺天梯垂直落差约有70度,处在七星潭上方断崖绝壁的山体尾段。前半段是石砌台阶,后半段借助山体的岩壁呈斜坡状攀升,地势险峻犹如蝎子摆尾直插七星潭。人行其间似壁虎贴石一般,攀爬而上有150米左右的拔高和坡度,无任何防护。

瓦铺梯是近些年由南仓穿越七星潭的经典户外线路,也是有抱犊村至南仓最近的一条近道。一路山水奇石、绝壁天梯,足以让你感受南太行的巍峨险峻,山水精华。

五、万仙山.郭亮天梯(会逃辿天梯)

提起郭亮村,许多人会想到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挂壁公路郭亮洞,和曾经一度被网友列入中国十大黑景区的不堪经历。

《太行山》特种邮票“郭亮天路”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沙窑乡太行山深处,坐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峭壁之上,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近乎绝境。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交通闭塞、与世隔绝。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郭亮村只有一条开凿于百米绝壁上石阶小道通往山下,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行。行走其间如临深渊,稍有不慎就会有坠崖之险,险峻异常,因此被当地人称作“天梯”。

天梯入口处

郭亮天梯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扩修,1977 年以前,是郭亮村通向山外的必经之道。天梯由一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成的,有的地方是直接在90度角的岩壁上凿出来的石坑,有台阶720级,梯势险峻,蜿蜒曲折,呈之字形走向。最宽处1.2米,最窄处40厘米,只能容下两只脚,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悬崖。

以前牛、羊、猪等牲畜大多是在小犊子时就由村民从“天梯”抱上来的,喂大后若想卖给外村,如果超过100斤,便不能从天梯背下,还得绕上30多里山路,绕行山西才能转下山。平时从“天梯”将山货背到山外,换取一些紧俏的日用生活品由于过于陡峭,下山时,走在后面的人像走在前面的人的脑袋上。如果遇到要送重病人下山,需要16个壮劳力轮流协作才能够完成。

1977年,郭亮人在峭壁裂缝峡谷上开凿出长达1700米挂壁公路,创造出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从此天堑变通途,郭亮天梯也渐渐走出历史舞台,成为郭亮沧桑巨变中一道历史见证。如今,郭亮天梯已不再发挥作用,又因其过于险峻,景区在入口处装上了铁门,仅开放部分路段用于游客参观并加以铁链防护。

六、九莲山.西莲天梯

西莲天梯位于辉县八里沟九莲山景区,呈“之”字型在悬崖绝壁间蜿蜒而上。西莲天梯纯属人工打造,由999级台阶构成,在没有修观光电梯以前,是西莲上山下山唯一的通路。

1960年,新中国经济相对困难,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为了解决西莲出行难得问题,12位工人腰绑缆绳悬挂崖壁凿炮眼、放炮,一点一点凿岩石、砌岩石,日夜奋斗147天,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999级之字型天梯。天梯的拐角处石牌坊有两幅对联:“有无真心临阶知,真假好汉登台现”、“回首嗟叹上天难,远眺惊呼绝壁险”。

其实,在九莲山景区除了收费的观光电梯外还有四个天梯:分别是西莲天梯(新梯,也就是现在使用新近梯)、碾平梯(西梯)、天门沟梯(天门沟景点)、东沟天梯(也称九莲老梯)。西莲天梯、观光电梯上去到西莲寺,碾平梯上去左转到抱犊老龙口,右转到西莲寺,老梯上去到东莲后静宫,天门沟梯上去到后静宫。但是,除了新梯,碾平梯、天门沟梯、东沟天梯均因年久失修未开发成功不对外开放,现已不再被使用,只有喜欢户外的驴友时而走之。

七、九莲山.东梯.西梯

1、九莲东梯

九莲东梯也叫九莲老梯,跟碾平梯(西梯)相对,这道天梯位于九莲山峡谷的东侧,因为年久失修较为老旧,碎石杂草丛生、少有人往所以也被称为老梯。

2、西梯.碾坪梯

碾平梯也叫“西梯”,属于南太行“险梯”之一,与东梯(九莲老梯)遥相对应。位于西莲大峡谷碾坪村的绝壁之上,因其上口不远处有一废弃的村子“西梯堂”,因此碾坪梯也被称为“西梯”。碾平梯保存相对完整,前半段在高约几十米的狭窄山缝内,由人工浆砌的石阶呈之字形沿山体盘旋而上;后半段斜挂在的崖壁一侧呈浅弧形上升,路险且陡,让人心惊胆颤。

碾平梯二崭向左(南)约五公里,是通山西陵川抱犊村老龙口方向,向右(北) 是往西莲不足五公里。如今碾平梯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在以前却是太行二崭西梯堂等废弃自然村下山经西莲大峡谷至松树坪最近的一条捷径。

八、天门沟梯

在九莲山景区内有一处荒废的景点天门沟,这里还隐藏着一座天梯通往后静宫,不过天门沟由于未开发成功,少有人至,不建议游客进入。

顺天梯登顶二崭的临崖公路,向东可达东莲、老梯、搭沟梯、回龙、锡崖沟;向西可达西莲、碾平梯、老龙口、八里沟一线天。

九、对首寺.女儿梯

在白鹿山紫霞关一带流传着一段俗语:“女儿缝,纵三纵,纵不上,要了命。”女儿缝指的既是女儿梯,它位于辉县南太行白鹿山二崭之上,上午峪快到对首寺路边的崖壁一侧。

相传,张良助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功成身退,隐居白鹿山。皇姑得知此息后牵挂张良,千里迢迢从长安赶来寻找。寻至辉县鸭口附近见太行地势险要、绝壁耸立,上天感动于皇姑对张良的一往情深,于是炸开一道裂缝,皇姑顺着绝壁上的石缝攀援上去,在二崭的小路正巧与自关山游历而来的张良对头相遇。后来,人们把女儿缝开辟成峰梯,修成两米宽的石阶步道,并称之为“女儿梯”、两人相遇的地方修寺庙称做“对首寺。”

为了纪念张良和皇姑,后人把张良隐居的山头称为张良垴;把他居住过的山洞称为张良洞(又名柴房宫)。把女儿缝上的关山二栈称为皇姑栈,她住过的山洞称作皇姑洞。如今,张良坟、皇姑坟犹存,而这些藏匿于深山绝壁中的凄美传说也成了户外徒步爱好者访古游历的乐园。

十、南太行最长险梯:北扒绝.南扒绝

南扒绝、北扒绝梯是古时山民进出山的交通要道,分别位于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乡的地八洞河村和榆树湾村。由于年久失修少有人至、已不再使用而逐渐被废弃,不过,如今却成为南太行户外徒步的经典线路之一。

1、北扒绝

“绝”,是南太行一带山民们对直立绝壁的通俗叫法,“扒绝”,则是指攀爬这些绝壁必须手脚并用攀援而上,因此叫做“扒绝梯”。而北扒绝梯号称是南太行最长最险的天梯,相比起有南太行第一险梯的鸡冠梯来讲,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记载北扒绝天梯兴修于大清同治四年,如今在天梯的上端还保留着两通石碑:一通碑额为“万古流芳”重修记事碑,清晰的记载了重修北扒绝古道的山民和每位捐款人的姓名及出资金额。从右至左能辨认出分水岭捐钱叁仟文、泰锡興捐钱壹仟文、珞盛恒捐钱壹仟文、義興号捐钱壹仟文、榆树湾捐钱壹仟文等...在碑文左侧有落款为大清朝同治四年字样。

另一通石碑据网文资料说是大清陵川县衙所立“禁止单人独行”的官方行文。石碑因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大致意思是:“告诫过往客商因绝梯险及匪患,严禁单人独行,严禁早、晚搭黑通行的告示,落款为道光二十年,足显天梯之重要,更显天梯之险峻。

2、南扒绝

南扒绝位于陵川县马圪垱乡地八洞河村,与北扒绝直线距离约三公里左右。不过两梯之间隔着巨大的深沟(当地人称“东沟”),要想穿越南北扒绝则需要绕10多公里的一个大圈。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北扒上,南扒下是众多驴友亲身总结下来的经验。虽然说南扒绝的危险系数不及北扒绝,但也危险之极。南扒绝梯是一处竖立在悬崖峭壁上修凿的天梯小道,和别了天梯不同的是,站在高处一扭头就能看到悬崖谷底,这无疑对于恐高者来说攀爬时的心里压力会更大。而最为危险处是靠绝壁一侧的石阶,几十米的高度无任何防护,因为路险,附近村民在悬崖上固定了钢丝绳,攀爬着需双手攥紧钢丝绳,倒退着一步一步走下来。

南、北扒绝梯全程走下来约20多公里,拔高1100多米、用时10个小时左右。由于山高梯险,不建议恐高者以及初级驴友前行。

太行天梯,曾经是先民通往外界的唯通道,即便是现在,依旧发挥着作用。这些天梯,如同一道道丰碑,承载着太行先民的梦想与追求,穿越了崇山峻岭、穿越了历史时空,历经千年风雨、历经沧海桑田,成为太行的符号、太行的精神、太行的根脉......

其实,太行山里的“天梯”之多远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在河南、山西交界处的南太行类似于这样的“天梯”就有上百个有余,这还不包括西太行、北太行一带的天梯。比如关山的万丈梯、蚂蚁梯、猴梯、张沟梯;韩口村附近的八道梯、南盘梯;林州石板沟的猴梯、罗汉梯;鲁班豁的新梯头、天平山的燕子梯;以及北太行武安的大水峧天梯等等......

那么,除了这些“天梯”,你还知道太行山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天梯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温馨提示: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

END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文章仅供大家参考,码字不易,如有错误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太行   天梯   绝壁   太行山   辉县   龙口   天门   崖壁   鸡冠   山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