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贴牌企业,如今靠假货“躺赚”数10亿?网友:比茅台还暴利


故事发生在一个时光交错的年代,我仿佛置身于南极人的辉煌与衰落之间,见证了一个品牌的兴衰。当初,南极人凭借“卖吊牌”一度累积了巨大的财富,成为头条焦点,但如今回首,他们的命运却在“吊牌”背后悄然转折。

南极人贴牌是谋生的手段,却也是沉重的枷锁。曾经,这是他们的金鸡母,贴上别人的牌子,财源滚滚而来。然而,问题悄然而至,质量暴露,声誉摇摇欲坠,南极人成为负面新闻的焦点。


即便他们尝试通过收购其他品牌来继续“卖吊牌”,也难掩过去的阴影,业绩愈发下滑。

我又想到了俞兆林和北极绒,他们在争夺“保暖内衣第一品牌”的竞争中,效仿了南极人的“卖吊牌”模式。然而,质量问题导致声誉下降,授权费用骤降,业务岌岌可危。北极绒也陷入类似的困境,产品抽检不合格成为他们业务的软肋。

浪莎的“卖吊牌”之路同样曲折。原本是一家卖丝袜的公司,他们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转向“卖吊牌”。


然而,贴牌产品的质量问题暴露无遗,品牌形象受损。尽管他们试图进军新能源领域,试图多元化盈利,但“吊牌”似乎已成为难以摆脱的包袱。

花花公子的故事更是令人啼笑皆非。通过商标授权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的产品却被认为是“假洋牌”。高昂的正规授权费用与频发的产品质量问题使得品牌逐渐失去“洋品牌”的光环,最终被迫走向低价策略。

飞利浦因技术相对落后,选择转型时出售多个业务,包括商标许可。


然而,贴牌商家的质量问题频出,飞利浦的品牌形象逐渐变差。而荣事达在并购中成为“三姓家奴”之一,将小家电业务的“吊牌”“卖”给荣电集团,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细细思来,这些“卖吊牌”盈利的品牌表面上获利颇丰,却在质量和声誉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今,这些品牌的辉煌曾经如同烟云,转瞬即逝。或许他们应该认真对待消费者,否则,市场将会无情淘汰。

社会上对这一现象的反应五花八门。


有人指责这些品牌只顾追逐眼前的利润,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声誉的重要性;有人认为这是商业社会的必然选择,品牌只是在追求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做出的权衡决策。然而,更多人对“卖吊牌”的现象感到深深忧虑,担心这种短视行为会在商业道德上留下难以抹去的污点。

总结而言,这些品牌虽然通过“卖吊牌”一度赚得巨额财富,却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声誉的重要性。这样的短视行为终究会在市场竞争中付出沉重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金鸡   软肋   飞利浦   北极   短视   茅台   假货   暴利   声誉   利润   业务   网友   品牌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