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状元:总结《黄帝内经》要点,附讲解其十人九积寒邪最甚

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四周种满了参天古树,树荫下摆放着石凳,供人休憩,人一走进来,便感到了一股幽静和祥和的氛围。谢老师的学生小王是他的得意门生。谢老师严谨而亲切,而小王则聪明勤奋,每次来见谢老师都认真做笔记。

今天,小王再次前来谢老师的诊所,他拿出一本古籍《黄帝内经》,面带疑惑地问道:“谢老师,我一直听说《黄帝内经》在中医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呢?

谢老师微笑着点头,开始解答小王的问题:“小王,你问的很对,确实,《黄帝内经》在中医历史上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黄帝内经》在中医历史上有4个第一。”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现存中医理论经典

谢老师,接着说:“首先,它是第一部现存中医理论经典。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中华民族,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象的。”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

小王点头表示理解,接着问道:“那么,除了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还有其他方面吗?”

谢老师笑了笑,说:“当然有。《黄帝内经》不仅仅是医学经典,它还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它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提出了养生的方法和原则,让人们懂得了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体的健康。

小王默默地记录下这些信息,接着问:“还有其他重要的思想吗?”

《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谢老师点点头,说:“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只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所以也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治疗。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只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地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小王略显茫然地点点头,对这些深奥的思想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但仍然坚定地继续记录下来。然后,他问:“还有其他方面吗?”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谢老师继续解释:“当然,还有一点,这也是我特别喜欢的部分。《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仅是医学的经典,更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小王听后,对《黄帝内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感慨地说:“谢老师,我真的很庆幸能够成为您的学生,每次向您请教都能学到很多宝贵的知识。”

《黄帝内经》十人九积寒邪最甚

小王又问:“谢老师,听说‘十人九积寒邪最甚’,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有什么奥义?我很想知道。”

谢老师微笑着看着小王,他神态庄重,说道:“中医上有一句话叫做‘十人九积’,这并非夸张之言。几乎所有的疾病,包括癌症在内,都与‘积’有关。积是指人体内各种病理性的积聚物。其实,积的含义与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於’有些相似。今天,我们从‘积’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小王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知道,谢老师的知识渊博,每一次的授课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谢老师继续道:“积的种类主要有气积、血积、水积、食积、痰积、酒积和肉积。其中,气积会伤及肝,血积会伤及血,水积会伤及肾,食积会伤及脾胃,而痰积则会导致很多疾患的发生。”

他接着引用了《黄帝内经》中的一段文字:“《黄帝内经》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谢老师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寒邪从皮毛进入经络和肠胃,导致血脉瘀滞或津液停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积。

小王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揣摩着这句话的内涵。他理解道:“寒邪的侵袭导致血脉凝滞、津液停滞,进而形成积。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常说‘寒凝’是万病之源的原因。

谢老师看出了小王眼中的兴奋,鼓励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解释下一个方面:“另外,《黄帝内经》还提到了暴饮暴食对积的影响。它说:‘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小王陷入深思,他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他试着总结道:“这段话告诉我们,暴饮暴食会导致肠胃受伤,出现出血现象,而瘀血在肠外停滞,加上寒邪的侵袭,汁液与血液相互搏斗,凝聚不散,最终形成积。

谢老师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很好,你理解得很透彻。”他继续说道:“最后一个方面,《黄帝内经》提到了外受寒邪和情绪影响对积的影响。它说:‘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小王聚精会神地听着,他沉思片刻后道:“这段话告诉我们,外受寒邪的同时若又过度的忧思,会导致气血逆乱,六经不通,温热之气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血液凝聚不散,津液滞渗,最终形成积。

谢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小王的理解和总结表示赞赏:“很好,你对黄帝内经的理解非常透彻。积的形成确实是寒、气、瘀、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寒邪的影响尤为重要,因为它是诱发各种疾病的根源。”

中医认为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涉水淋雨、汗出当风、空调过凉,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小王听到老师的赞许,脸上露出自豪和满足的表情。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谢老师看到小王的学习热情如此高涨,便提议一起共进午餐。他们在诊所附近的餐厅享用了一顿美味的午餐,边吃边继续讨论着中医的话题。小王感到自己与谢老师之间的师徒情谊越来越深厚了。

午餐过后,小王继续回到家中学习。他翻开笔记,反复研读着谢老师讲解的内容,尝试着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学习让他感到非常充实和有意义。傍晚时分,天空渐渐暗下来。小王站在窗前,注视着外面的街道和花草。它们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他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欣慰和自豪。就这样,小王的一天过去了。他收获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也感受到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中医的魅力所在。他知道这样的日子将会继续下去,而他也将会一直珍惜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附《黄帝内经》必备原文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黄帝内经   小王   中医   津液   中医学   状元   中华民族   要点   混乱   老师   生命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