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稍微胖点好

环肥燕瘦各有所好,本不必议论。当今世风以瘦为美,也无可非议。不过,若说是“千金难买老来痩”,似乎便值得讨论了,因为既特指为“老来”,这胖痩便不是一般“美”的概念,而是涉及老年人健康的话题了。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者易有血脂、血压、血糖等之增高,不利于健康,故有“健康体重”之提倡。不过,体重与身高相关,两者应综合考虑方较妥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衡量体重标准有体重(质)指数一法:以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即:

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 身高米数)

设某君体重为60公斤,身高1.68米则

体重指数 60/(1.68 1.68) 21.28

体重指数以18.5~24.9为正常,小于18.5为消痩,大于24.9为超重,等于或大于30为肥胖,考虑到东亚地区、如我国人士身材一般偏低些,乃建议以18.5~23.9为正常,小于18.5为消痩,大于23.9为超重,等于或大于28为肥胖。上述某君之体重指数21.28,当属正常范围。

这一标准虽已考虑到了身高的影响,但是并不适于孕妇与儿童,亦不适用于肌肉发达之人,当然亦不适用于有腹水、水肿之病人等。不过此法简单易行,通常用于大致评估人之胖瘦、营养状况等。

肥胖之不利于健康已无需赘述,然而消瘦亦非健康之道,人之所以消瘦多为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即或为刻意减肥者,事实上也已属营养不良之列。

如今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与年轻人相同,肥胖与消瘦皆不健康,又何来“千金难买老来痩”之说?尤其值得关注之事是老人由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又缺少些体力之活动,常有肌肉萎缩,更是老人消瘦常见的病因。肌肉减少即“肌少症”,肌力必弱,是老人体力衰弱之主要原因,老人因之易于跌倒,甚至丧失自理生活之能力亦常因此之故。非止如此,近年的研究还发现肌少症者抵抗感染性疾病之能力、即免疫力多差,还易发生糖代谢的紊乱以致引发糖尿病,过于消瘦者易患认知能力减退之症。

故对老人而言非但不宜“老来痩”,而且应该以稍胖一些为好,通常学术界多认为65岁及以上之老人体重指数以20.0~26.9为宜。而近日中国营养学会更颁布了一个《中国高龄老人体重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的文件,推荐高龄老人、通常指80岁及以上之老人,体重指数的适宜范围为22.0~26.9。换言之,若老人之体重指数为18.5~21.9者皆应视为消瘦,而非正常。如今的看法:老年人总以稍胖为宜。

作者:杨秉辉

来源: 新民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营养不良   高龄   消瘦   肥胖   体重   身高   老人   指数   能力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