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这项研究显示,不管麻将还是跳舞,爱打堆堆的老年人更长寿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那些长寿的老年人,很多都是爱凑热闹、爱打堆堆的,

不管是凑一起麻将扑克唱歌跳舞,还是聚一堆搞民族西洋混响乐队,还是团一伙拍美女照花鸟,哪怕就是坐在年轻人当中啥子都不做,边听大家冲壳子边打瞌睡,也不愿意一个人待起。


这并不是我们张起嘴巴随便说嘞,而是有科学nian究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团队做了一项针对28000多名、平均年龄89岁的中国老年人的研究发现:经常社交可能会延长寿命。也就是说,喜欢凑热闹打堆堆,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哦!


下面,负责这项研究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何森、王自琼、郑翼医生就详细来给大家一一讲解。






中国是目前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21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占13.50%。如何让老年人能够有良好的生活状态,减少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一直都是政府、专家学者、社会各界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除了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寿命的直接原因,饮食习惯、吸烟喝酒、锻炼、家庭收入、婚姻状况等也会对健康有影响。那社交情况对老年人的健康或者疾病的发生有没有影响呢?

根据现有的研究发现,保持积极的社交状态,的确可以降低冠心病、心理问题、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反之,处于孤独状态的人群得心血管病的风险也要高一丢丢。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都是来自西方国家,那对于生活方式、家庭构成有些区别的中国老年人来说,是不是也同样有用呢?

我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团队近年开展了一项社交频率与中国老年人群体总体生存状况的研究。这项研究纳入了28563 名平均年龄为 89 岁的老年人,其中男性 11855 位,所有参与者平均随访时间5年,或直至死亡。

研究了这些内容


根据社交活跃度不同,参与者被分为5组:几乎每天社交、至少每周1次、至少每月1次、偶尔、永不。

在五年随访期间得出这些数据——

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的人,死亡率为18.4%

偶尔参加活动的人为8.8%

至少每月1次的人为8.3%

至少每周1次的人为7.5%

几乎每天都参与活动的人为7.3%

从社交活跃度对死亡时间的影响上看,5年随访期内,与从不参加社交活动的人相比:

偶尔社交的人死亡时间延迟了42%

至少每月社交的人延迟了48%

至少每周社交的人延迟了110%

几乎每天都社交的人延迟了87%


结论

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看不太懂的、瞄到都脑壳痛的调查、研究、分析后发现,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越频繁,生存时间越长


这项研究结果可以说是弥补了社交活动对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空白, 结论也在今年发表在权威期刊 BMJ 子刊《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上,并提出:为了提高长期总体生存率,建议老年人每天都积极参加日常的社交活动。


当然,不仅华西医院的研究是这样说的,就在今年7月,日本九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神经病学》(Neur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显示,经常社交的人,脑容量更大,社交频率较低与脑容量减少有关。还有部分研究表明,将老年人暴露在社交刺激的群体中,可以阻止甚至逆转脑容量的下降,提高思维和记忆能力。

说人话就是,要想健健康康活到九十九,就是要天天出去凑热闹、打堆堆!




如果说上面那一段是科学研究的结果,那下面我们就再详细解释一下,当一个快乐的交际花、交际草老辈子,为啥子对健康有好处——

经常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的老年人,由于社交网络和社会支持的范围更大、更广,抑郁症、孤独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

经常参加朋友聚会、聚餐、各类活动的老年人,可以调动老年人的活动状态,将跍到屋头耍手机、养宠物等类似静息活动,转化为动态活动,从而增强身体素质

社交活动丰富的老辈子,由于接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都会较多,接受和更新这些信息,无形中对心血管、脑神经等都良性的刺激作用

总的来说,经常参加社交活动,会让身体和心理都能得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的状态。



01

主动认识邻居、结交朋友

近几十年来生活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独居老人的数量增多,老年人发生抑郁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比如早几十年大家都是住的平房、院坝,街坊邻居都是老熟人,打开门就能摆哈龙门阵,但现在在城市里多数都住的是楼房、电梯公寓,可能住了好几年都还没跟隔壁的人说过话,老年人长期没有社交参与就可能导致抑郁甚至引发一些认知障碍的问题。

所以,老辈子们要“主动出击”,多认识一下周围的邻居,尤其是遇到有年龄相仿的,可以主动认识约起买个菜、散个步、去社区打个麻将跳个舞,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这样社交活动也自然丰富了起来。


02

多参与打麻将等棋牌类活动

对于老年人来说,打麻将等棋牌类活动的好处是非常多的。首先,可以促进社交。一般打麻将都是四人一桌,在打牌过程中会摆龙门阵,大家相互的了解和认识也就更多了,关系也就更近了;其次,打麻将等棋牌类活动对有的老辈子来说,给予的情绪价值是愉悦的,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中老年人抑郁的风险;最后,打麻将等棋牌类活动属于手脑并用,可以改善人的认知能力。当然,打麻将也要适度哈,毕竟久坐也的确会引起些问题。


03

积极参与社区、小区活动

坝坝舞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这个大家都晓得了,其实现在很多社区有各种老年兴趣团体,社区、小区也会定期举办一些团体活动,那么我们鼓励老辈子们可以主动申请参与这些团体或活动,参加合唱团、舞蹈队,也可以加入社区、小区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小区的居民服务,这样也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自己也会觉得被需要。

不要小看这种“有用”的感觉,这对于退休后突然闲下来、有了大把时间的老年人来说,被大家需要可以维持他们自信心、责任感,也让他们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04

跟亲人朋友保持联系

“年轻人好忙哦,不要随时打扰他们……”

很多时候老辈子抱着不要打扰儿女的心态,没有随时跟儿女联系,这里先不说年轻人的问题,就从老年人的角度来说,其实有时候发个微信、短信,晚上简单视频几句,这种程度根本算不上“打扰”,反而你随时给子女汇报下在参加活动,跟哪些大爷太婆些一起耍,子女会更放心。

另外,老年人们也要多和老朋友、老同事联系,方便的可以约上逛公园喝茶钓鱼,距离远点的可以多打电话叙旧,甚至还能定期约着聚个餐,这类社交活动一定要保持频率。



另外还有几句话要送给年轻人,如果自己的父母对于社交有点害口失羞的,或者觉得自己这样不会、那样也不会,不好意思出门社交,当儿女的也可以主动出击哈。

比如帮他们去老年大学报个名,比如搞点家搭子把棋牌麻将教会,比如几家聚会的时候都把老辈子带到,慢慢大家伙熟了老辈子就不社恐了三,目的是让他们多出门参加社交活动就行!



“医生,我老母亲虽然现实中不太喜欢主动社交,但她耍手机耍得牛得很,天天拿到手机看直播、刷视频、拼XX上买东西,这种算不算健康的社交活动呢?”

关于耍手机这件事到底好不好,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智能手机的普及的确降低了老年人的“触网门槛”,尤其现在很多APP专门还有长辈模式,不仅字大、声音大,操作也简便很多,老年人也学会了各种操作,还会拍视频,编辑制作……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老年人会接触一些新信息,学习一些新知识,这的确可以锻炼老辈子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但另一方面,如果老年人过度依赖手机,成为了“网瘾老辈子”,可能不仅达不到社交的效果,还可能带来很多风险。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融合传播研究中心等发布的《2021老年人手机使用报告》,互联网银发用户(即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6000万,其中70.29%的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长超过2小时。根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



1

对老年人来说,

手机社交达不到线下社交的效果

为什么我们一直鼓励老年人要维持社交活动的频率,那就是因为大家约着一起耍、活动的时候,是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的,比如打麻将,那么至少这三四个小时内大家都坐在一起互动摆龙门阵,但手机打麻将就不一样了, 跟陌生网友打几乎是没有沟通的,达不到与人沟通的目的。

2

网瘾老辈子的风险大

参加社交活动都是有安排、有节奏的,但耍手机就不一样了,哪怕就是在吃饭,也能把手机架起耍,晚上更是耍个通宵达旦都有可能,这对老年人的伤害是很大的。

从身体层面来说,久坐带来的腰肌劳损,久看屏幕带来的视力影响,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眼部疾病的发病风险。

从财产安全层面来说,现在手机上虚假广告多、各种谣言到处飞,还有专门烧老年人流量和骗老年人钱财的不法分子,但跟年轻人比,老辈子们难以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同时部分老年人还因为孤独,很容易上当受骗。


所以,我们不推荐老年人用耍手机的方式来替代线下的社交活动,要想维持健康的老年生活状态,既要与时俱进学习新事物,合理使用智能手机,更重要的是也要维持日常的社交活动,保持一定的频率。





哎,把这条链接甩给爸妈后,

本社懒陷入了深思,

麻将、下棋一个都不会,唱歌、跳舞一个都不精,

二天老了拿啥子技能去打堆堆呢?






参考文献



1. Wang Z, Zheng Y, Ruan H, Li L, Duan L, He S.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activity frequency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older people: results from the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23 May;77(5):277-284. doi: 10.1136/jech-2022-219791. Epub 2023 Mar 6. PMID: 36878718.

2. Hirabayashi N, Honda T, Hata J, Furuta Y, Shibata M, Ohara T, Tatewaki Y, Taki Y, Nakaji S, Maeda T, Ono K, Mimura M, Nakashima K, Iga JI, Takebayashi M, Ninomiya T; as the Japan Prospective Studies Collaboration for Aging and Dementia (JPSC-AD) Study. Association Between Frequency of Social Contact and Brain Atrophy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ople Without Dementia: The JPSC-AD Study. Neurology. 2023 Sep 12;101(11):e1108-e1117. doi: 10.1212/WNL.0000000000207602. Epub 2023 Jul 12. PMID: 37438128.

3.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17 highlights. UN, 2017.

4. Wu L, Huang Z, Pan Z. The spatiality and driving forces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China. PLoS One 2021;16:e0243559.

5. Foster L, Walker A. Active and successful aging: a European policy perspective. Gerontologist 2015;55:83–90.

6. Kuiper JS, Zuidersma M, Oude Voshaar RC, et al.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risk of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ies. Ageing Res Rev 2015;22:39–57.

7. Sundquist K, Lindström M, Malmström M, et al.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follow-up study of 6900 women and men in Sweden. Soc Sci Med 2004;58:615–22.

8. Chiao C, Weng LJ, Botticello AL. Social participation reduces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older adults: an 18-year longitudinal analysis in Taiwan. BMC Public Health 2011;11:292.

9. Fain RS, Hayat SA, Luben R, et al. Effect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on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in Norfolk, England: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PIC-Norfolk study. Public Health 2022;202:58–64.

10. Gronewold J, Kropp R, Lehmann N, et 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Heart 2020;106:1317–23.


本文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华西   老年人   麻将   长寿   堆堆   中国   社交   老年   状态   风险   医院   健康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