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母亲的拉条子

西北人对于面食的热爱,不仅体现在爱吃和会吃上,还体现在爱做和会做上,并且形成了“十里不同面”的盛景。我想,这些都与西北主食为小麦和西北人的勤劳有关吧。

今年五月,我从银川出发,慢悠悠沿着丝绸之路古道到新疆旅行。途经的地方,面食真是不胜枚举。银川的羊排小揪面,中卫的蒿子面,白银的大肉面,各有特色。到了兰州小憩,必吃一碗牛肉面,面要二细,辣子十勺,端到面前,青白绿红黄,色香味俱全,看着都垂涎欲滴。一路向西,进入河西走廊,有武威的“三套车”,张掖的炒炮,嘉峪关的搓鱼子,告别了敦煌的驴肉黄面,就一头扎入拌面和馕的世界,到新疆了。

一路走来,尽管途经的美食在舌尖上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但内心深处依旧喜欢母亲的拉条子。

我生长于西北农村,自记事以来,母亲的拉条子一直是我们日常的果腹上品。或油泼,或浇臊子,或与美味的菜肴拌在一起,总能让我饥肠辘辘的肚子感到舒服和满足。

拉条子的做法简单,也很省事。挖来家里常用的面粉,温水放盐和面,然后就是揉面,醒面,以此往复,直至面团光滑后切成块,再将每一块揉成拇指般粗的面条。盆底刷油,把揉好的面条放在盆里,一圈一圈盘起来,每一层都刷油防粘连,继续醒面即可。有了这些工序,做出来的拉条子均匀有弹性,劲道十足。

利用醒面的时间,就可以做拉条子的配菜,臊子、炒菜都是忠实搭档。配菜的选择十分随意,冬春时节,家里买来什么蔬菜就配什么菜,到了夏秋时节,就看菜园子里长了什么菜,土豆、芹菜、蘑菇、茄子、蒜薹、韭菜都是配拉条子的绝配。

此后,把醒好的面均匀拽到面板上,再绕到手上,适度抻开,在案板上摔几下,待粗细适中入锅,水沸捞出,浇上臊子或者拌菜,一碗劲道十足的拉条子就做好了。在我心中,母亲的拉条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有一年秋日,我和父亲清早牵着骡子去山上犁地,回家已是午后。原始的农耕方式,早已让我们父子筋疲力尽,饥肠辘辘。回到家,母亲炒的大盘鸡,做的拉条子。我浇上大盘鸡的汤汁,连吃两大碗拉条子,感觉那是世上最好的食物。上次家庭小聚,在一家柴火鸡店里,父亲边吃鸡肉边念叨,我和虎娃那次犁地回来,你妈做的拉条子,吃美了。

大学毕业后,我定居城市。几年后,父亲和母亲搬来跟我居住,因此下班经常能吃到母亲做的拉条子。写这篇文章时,突然觉得,我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更应该感谢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条子   劲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母亲   饥肠辘辘   新疆   面食   面条   父亲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