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不懂养生要吃亏,2宜4忌照着做

三伏尽,处暑来。所谓处者,躲藏也,暑,即是暑热之意,处暑便是躲藏暑热的意思。民间有着“处暑不出暑”的说法,意思是处暑节气里,依然会有未消散的暑热。好在今年为民间的“早立秋”,相信在处暑里也不会太热。不过这段时间为夏秋过渡的重要时刻,难免有多变的气候,忽高忽低的温度,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今年立秋后的炎热天气持续时间较为短暂,总体而言,秋天将会是一个比较凉爽的季节。根据今年末伏的特点以及老祖宗的经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今年秋天的大部分地区将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尽管可能会有一段“秋老虎”的热浪袭来,但是总体而言,随着处暑过后,天气将会迅速转凉,为秋天的到来做好准备。

处暑吃鸭子

处暑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

煲药茶

处暑时节,我国两广地区有煲药茶的习俗。人们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煲药茶,处暑过后仍闷热,煲凉茶解暑热。

01

忌过早的加衣

民间素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入秋以后并不需要急着添加衣物,这个时候应该稍微“冻”一下,这样子有助收敛阳气。要适当的“冻”下。不过,“秋冻”还是要因人而异,根据实际状况灵活掌握。此外睡觉不要盖得太多,以免导致出汗伤阳耗津。

02

忌熬夜

处暑前后,生活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才能缓解秋乏。因此,处暑之后要改掉夏季熬夜的习惯,最好能争取在10点前入睡,比夏季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

03

忌辛辣

处暑节气之后要少食辛辣食物,这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因为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这是因为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随后身体便凉了,阳气发散了自然身体也就凉了。

04

忌饮食油腻

处暑后,由于整个夏季炎热的气候会让人消耗太多能量,到了处暑,人体开始休整,所以身体会出现疲惫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而化解“秋乏”最好的办法就是:饮食清淡,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

1. 颐养性情:祛湿除热,收敛气机

处暑后期一般进入9月,秋意越来越明显,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培养乐观的情绪、保持神志安定、收敛神气。

2. 秋季到,要润燥

(1)润肺燥:处暑开始,空气逐渐干燥,肺喜润恶燥。因此,秋燥伤身,养生重点在于润肺。可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饮食上多吃些无花果、百合蜂蜜、芝麻、核桃等。

(2)润肠燥:秋燥表现在肠胃上,就是容易消化不好,大便干结。应该保证水分摄入。早晨要养成喝一杯温水的习惯,每天要保证 1500-1700 毫升的水分摄入。可多吃润肠食物,如梨、柿子、银耳、白萝卜等,这些食物可以滋养肠道,增进肠道动力,从而让排便更顺畅。

(3)润肤燥:秋季气候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 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需要及时保护皮肤。在皮肤护理方面,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无论是洗面奶还是沐浴液,建议选择不含皂素成分的。

(4) 润唇燥:嘴唇是直接暴露在外的黏膜,特别容易缺水干燥。一旦出现嘴唇干燥的情况,一定不要舔唇!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还要养成使用润唇膏的习惯。

3. 叩齿吞津

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平常上班族可做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

4.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作秋瓜坏肚,有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有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梨可润肺,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也是最适宜秋季吃的水果。

5. 少辛增酸

处暑节气饮食宜增咸减辛,以养脾胃。多食咸味食物,少食辛味食物。多食新鲜果蔬以防秋燥,顺应肺的清肃之性。如梨、柑橘石榴尽可享用,它们都有润肺生津之效。多食银耳、百合、莲子、杏仁、蜂蜜、小米、黑芝麻、黑米、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还可饮用萝卜茶,将白萝卜切片煮水,用此水冲茶,具有解暑开胃生津之效。

6. 防寒保暖,艾灸护脐

需要注重肚脐的保暖。寒邪之气易从脐侵入体内。所以建议可以尝试艾灸护脐方法,即艾灸神阙穴。方法:将艾放在温灸器里点燃,置于肚脐部位施灸;调整升降的高度以调节火力,以微烫而不痛为宜。艾灸器内部为两层,取出内层,可将药饼蒜、姜等隔于二层之间,名曰:隔物灸。


来源:山西省中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处暑   艾灸   暑热   阳气   节气   辛辣   干燥   秋天   食物   民间   今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