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来“炸花”,这种老一辈年轻时常做的美食你吃过吗?

“七夕”也叫“乞巧节”,往年每到这一天,西渡街道灯塔村里的大姑娘、小姑娘都要和长辈一起做巧果,当地也称为“炸花”,谁做的“炸花”花样多,谁就是家里最能干的人。那么“炸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西渡街道灯塔村的四堂间热闹非凡,附近的巧手阿姨们都聚在一起做“炸花”。“炸花”其实是一种油炸小点心。其主要材料很简单,就是面粉和白糖。制作方法也很便捷,把面团做成各式花样的美食,然后放在油锅里炸,便可享用。

许久不做“炸花”的阿姨们凭借着年轻时候的手法技巧,只要一开始做,就能立刻上手。

“我刚才用了短的擀面杖,现在面皮变大了,就一定要换长棒子,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村民李培芳熟练地把面团擀成一块约1平方米的大面皮,擀好的面皮切成长条,然后对折,用刀一块块切开来。此时等待许久的阿姨们立刻围了过来,轻巧地用剪刀在对折面剪上几刀。一块块面皮打开后,就看见她们手指灵活的叠放,面皮就变成了各式花样……

阿姨们表示,以前每年到了农历七月,家家户户就会开始准备食材。除了花样繁多的“炸花”,大家还会制作形似韭菜盒子的大炸饺,可以是纯肉的,也可以是只包白糖的甜饺子。刚出锅的“炸花”特别酥脆,咬上一口嘎嘣脆,淡淡的香甜味道也令人回味无穷。大炸角则更饱满,咸口咬上去特别满足,甜口则是一嘴的糖水。

组织这次活动的四堂间堂主李连花表示,一开始说要做“炸花”,阿姨们都很积极要参与,而村里的老年人也都很期待,大家都特别怀念这些特色小点心。有的村民还带来了家里好几代一直使用的舂米缸,爷爷们也忍不住露两手,大家轮流操作,回忆过往。

炸花、大炸饺在油锅里炸至金黄,一盘盘端上桌。担心老人们吃得太油腻,阿姨们还一起包了一些菜肉馄饨,个头不大,就是希望大家吃得开心满意,过得健健康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灯塔   切成   面团   面皮   白糖   吃得   村里   农历   村民   阿姨   花样   年轻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