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赚46亿!英国白酒伪装国货10余年,伤着中国人身体,疯狂收割!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丨科普10克

编辑丨科普10克

每年狂赚46亿

水井坊,这瓶我们耳熟能详的高端白酒,其实早在2006年就悄然被外资收购,当时陷入困境的水井坊被英资酒业巨头帝亚吉欧斥资5.17亿美元收购了40%的股份,在外资的背书下,一蹶不振的水井坊迎来了转机。

帝亚吉欧凭借多年在全球酒类市场的丰富经验,为水井坊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不仅酒液口感得以提升,瓶身设计也更加考究,从品牌定位到市场推广再到消费者触达,每个环节在外资的持续投入下焕然一新。

最令国人瞠目结舌的是,帝亚吉欧将水井坊直接定义为“酒中贵族”,一瓶水井坊售价高达600元,与当时300多元的国产顶级白酒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月薪仅700元的年代,这无疑达到了奢侈品的价格水平。

然而,高价并未成为水井坊热销的绊脚石,第一批产品上市后迅速被抢购一空,不少消费者甚至排起长队等待补货,在当时理性消费意识淡薄的环境下,水井坊依靠包装和营销快速打开了国内高端白酒市场。

在帝亚吉欧的持续运营下,水井坊销量稳步上扬,甚至就在最近经济最差的两年里,其年销售额更是分别达到46.32亿元和46.73亿元,稳居全国白酒销量榜首。

将曾经的顶级品牌全兴大曲远远甩在身后,如今,全兴集团90%的收入都来源于这个奇迹般转型的水井坊品牌。

那么,帝亚吉欧是如何让一个原本毫无名气的品牌在中国实现蜕变的?

水井坊的兴起

水井坊,曾经是中国白酒界的翘楚,代表着中国白酒工艺的极致,但是,它的辉煌很快就被外资所摧毁,水井坊的兴起与沉沦,反映了当代中国酿酒业的兴衰历程。

20世纪90年代,中国白酒业迎来春天,为规范产业发展,国家举办了“全国品酒会”,通过公开评选推动企业生产优质酒品。

小酒厂全兴公司连年获得好评,打响了知名度,尽管如此,全兴仍属于中低端酒企,难以跻身第一阵营。

1999年,全兴在厂区发现了一处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酿酒作坊遗址,可以追溯到元明时期,被认定为“水井坊遗址”,中国白酒的发源地。

技术人员参考遗址酿造工艺,成功培育出极品酒糟菌,酿出香醇古法白酒,全兴遂推出旗下新品牌“水井坊”,一时名声大噪,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更一度超过茅台,成为天价白酒。

然而好景不长,外资如蝰蛇般盯上了水井坊,2006年,英资酒业巨头帝亚吉欧收购了全兴集团49%股权,在多年经营后,帝亚吉欧最终以6.4亿美元完全控股全兴集团,水井坊被外资整个吞并。

帝亚吉欧利用水井坊的品牌效应大肆赚钱,却不在乎产品质量,每年水井坊推出大量产品,种类繁杂,酒质参差不齐,已失去手工酿造的精良,帝亚吉欧还将水井坊产品直接输出国外,严重破坏了中国白酒的市场。

水井坊从国宝级老牌酒厂沦落为外资的血吸工具,成为外资掠夺中国白酒业的典型案例,我们必须警醒,坚决抵制外资对中国优质品牌的掠夺,维护国酒的尊严。

水井坊的教训强烈提醒了中国企业要自主创新,不能轻易靠外资支持,只有这样,中国白酒才能复兴,重登世界舞台。

如今,水井坊已经名存实亡,失去了曾经的荣耀,全兴集团的创始人肖耀东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

他无法接受心血被外资摧残的现状,只能从帝亚吉欧手中收回水井坊遗址,另起炉灶,重建水井坊酒业,通过自主研发和保护酿酒工艺,肖耀东希望能让水井坊重回正轨,再次作为国酒响彻世界。

然而,路遥知马力,鉴于水井坊已名誉扫地,肖耀东能否使水井坊再次绽放光彩,仍是个未知数,我们唯有拭目以待,并期盼着国酒能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那么,是什么导致水井坊这个品牌名存实亡的呢?

恶性事件

曾几何时,水井坊这一古老的白酒品牌,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纯正的酿酒工艺和醇厚的酒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资的介入,这个百年老字号也逐渐被商业利益同化,丧失了它独特的精神内核。

21世纪初,水井坊被一家跨国酒业巨头收购,新老板打着“改革”的旗号,将水井坊的酿酒工艺进行了“改良”,加入了国外的技术。

他们认为,这能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但对于水井坊的忠实拥趸来说,这种技术革新破坏了酒的原汁原味,水井坊在他们心目中,是中国古法酿造的典范,不是可以任意揉捏的商业产品,这就像是在给一件古董增添了奇形怪状的装饰,破坏了它的古朴本色。

然而,商业巨头并不在乎这些,他们制定了稀释水井坊高端定位的策略,开发出中低价位的系列产品,目标锁定80后等年轻人群。

他们希望通过此举打开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多利润,但这无异于在一个百年老字号上打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

他们还不遗余力地在电视、网络等渠道打广告,2012年至2018年,水井坊的广告投入高达数亿元。

这些营销手段无疑提高了水井坊的销量,但与此同时,也磨灭了它作为中国老字号的独特魅力。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质量控制上,新水井坊也出现了严重问题,2021年,江苏一男子在酒店打开一瓶上好的水井坊酒时,发现瓶中竟有一只死苍蝇。

这让他极为恶心,也对这一老牌子彻底失望,这还不是最离奇的质量问题,水井坊频频被曝出假酒事件,甚至直面“造假”的指控。

每当遇到质疑,水井坊的反应都是鉴定的态度,一口咬定那都是“假酒”,完全推卸责任,这让人对它的产品安全生出深深的怀疑。

可以想见,在利益驱动下,一个百年老字号是如何一步步被商业化改造,最终丧失了它的精神实质。

当今中国,类似水井坊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老字号被收购,品牌被异化,质量跌落,只剩一个漂亮的外壳。

那么水井坊是如何在中国收割的呢?

外资企业的疯狂收割

水井坊自古以来就以其百年老窖与酿酒工艺而闻名,然而自被英资企业收购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应该被好好利用的8口古窑,在外企的经营下全部闲置,这些具有百年历史的酿酒设施成为了摆设,导致水井坊的酒质明显下降,已经失去了从前的风采。

水井坊以制作年份酒而自豪,标榜出好几款“古老佳酿”,但这完全是对消费者的误导,据内部人士透露,水井坊标注的酒窖年份都是虚假信息,所有酒的酿造周期最长不过5年,这种造假宣传不仅骗取消费者金钱,也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伤害。


2021年,水井坊酒厂附近居民多次投诉酒厂排放的恶臭味道严重污染生活环境,检测发现酒厂排放的恶臭污染物严重超标,已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尽管居民多次投诉,但水井坊一直拒不整改,置民众健康于不顾。

水井坊的酒瓶包装确实很精美,但仅凭外在无法掩盖其产品的质量问题,2022年,水井坊用全新包装推出两款“老酒”,希望重振颓势,但效果并不明显,销量依然惨淡,除非水井坊能重新提升酒质,否则仅仅依靠花哨包装是难以重新占领市场的。

结语

水井坊的变迁确实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外资企业参与也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必须警惕盲目崇洋和丧失自信,坚持发扬光大民族文化。

无论谁掌握品牌,中华白酒的精髓不会变,我们要继续传承、创新,使中华文化之花开得更繁盛。

另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规范,防止企业通过不当手段牟利,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还需关注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至于饮酒,任何品牌产品都需适量,我们信任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守护这片热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白酒   英国   国货   销量   老字号   余年   酒厂   遗址   中国   外资   身体   中国人   疯狂   工艺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