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儿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每年的夏季,进入高发季。患儿高烧不退、满口水疱、吃不下睡不好。这个病该怎样预防?一旦患病该如何护理呢?

近期,0—5岁的儿童患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例有所增多,这两种疾病都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

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患儿的症状较轻,少数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系统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患儿年龄越小,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需要家长关注患儿病情并及时就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组成员 刘慧: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个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的表现,然后它的疾病的名字不一样,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每年夏季是一个高发的季节。这个时候因为一些环境、温度、人群的聚集,可能跟这些因素都有关系。疱疹性咽峡炎它主要表现就是口腔长这种疱疹,我们在进行咽部检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种疱疹,同时患儿可能会有发热的表现。手足口病不仅仅是口腔有这种疱疹,手足心也可以出现疱疹,就有这三个部位,手足口三个部位都有这种疱疹的表现,就称之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传染性疾病,患儿需要居家隔离两周,临床表现缓解一般一周症状就恢复了,但它的传染期是有两周。

减少接触感染源 及早就医是关键

很多患儿家长也很困惑,平时对孩子照顾很细致,也很注意卫生,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呢?

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感染途径比较多:一方面,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例如咽喉分泌物、唾液、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可间接经被肠道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牙杯、碗筷、奶瓶、奶嘴、内衣贴身衣物、玩具、床上用品、桌椅表面、门把手等进行传播。这些都是防止传染的关键环节。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组成员 刘慧:首先我觉得应该尽量地减少接触这种传染源,我们最好做到少去密闭不通风的场所;然后就是勤洗手,如果诊断确诊这个疾病的小朋友,最好还是听从医嘱,在家居家观察两周的时间;平时的饮食要清淡,适当多喝水,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总台央视记者 孙金燕 黄一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咽峡炎   手足   疱疹   儿童   分泌物   妇幼保健   肠道   部位   口腔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