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泉水等量齐观的济南名片

  近日,有关软件产业的一则消息,引发了IT行业圈不小的震动: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的第三批全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申报工作中,经企业申报、地市审核推荐、专家组评审等程序,拟认定191个项目为第三批山东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其中,济南以92个项目位居第一,青岛64个位居第二,烟台、枣庄、泰安、淄博、东营、济宁等地市均有项目上榜。

  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事实上,济南软件产业实力雄厚成绩卓越,撑起山东省半壁江山,早已是圈内共识。就以此项山东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评定而言:2021年组织的第二批共评出212个项目,其中济南102个,青岛42个,淄博6个,东营烟台潍坊等地市均有上榜;2020年组织的第一批共评定85个项目,其中济南42个,青岛9个,淄博5个。领跑全省领先全国的发展优势,令“济南软件”在数字经济时代浪潮中一次又一次地出彩出圈。

  济南软件产业有多硬核

  如果泉水是济南最知名的名片,则软件,可称作是等量齐观的另一张济南名片。一个映射历史文脉,一个闪耀信息时代。不同的是,泉水是大自然先天的厚爱馈赠,软件则是济南人后天聪慧进取的结晶。

  早在2011年,济南就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中国软件名城”,这是继南京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20年,在原有中国软件名城基础上,济南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和科技部支持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成为继上海、深圳之后第三个“双区叠加”的城市。先发优势加上抢抓互联网数字时代机遇风口,济南软件产业已经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硬核实力:

  首先,多个赛道前瞻布局。济南软件产业的标志性符号,当属坐落于东部高新区的亚洲最大单体环形建筑——齐鲁软件园。该园区早在1995年就已成立,1997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是中国最早的“四大软件园”之一。经过20多年发展,已从6.5平方公里的创新洼地,成为了辐射周边26平方公里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城区。

  人才培养方面,与齐鲁软件园毗邻的齐鲁软件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当时的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批准建立的35所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2021年又被评为33所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该院所拥有软件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中排名全国前7%,位列全国第11位。

  企业培育方面,一批本土专家以敏锐超前的洞察力,早在互联网数字化浪潮汹涌来临之前,就已在业内站稳了脚跟。如浪潮软件成立于1994年,是当时信息产业部首批认证的4家特一级系统集成资质商之一;山大地纬则成立于1992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企业第一支进入新三板创新层股票。此外还有华天软件、积成电子、普联软件等业内翘楚。

  目前,济南已累计培育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11家,全国软件百强企业13家,上市软件企业达19家,软件行业纳统企业超过2000家。真正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行业生态。

  其次,关键指标实力凸显。2022年,济南软件业务收入4382亿元,排名全国第8北方第2,同比增长15.6%,增速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作为支柱产业,在各个领域实力突出:项目建设方面,获批4个国家级示范基地,获批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1个,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15个,入选省级软件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44个,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499个,省级大数据“三优两重”项目249个,所有指标均居山东省首位。

  在上游产业算力方面,目前,济南服务器产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AI服务器产销量全球第一,超算制造全球第二,国内超过50%的AI算力来自济南。在通用算力方面,济南共有11个规模较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20329台服务器,数据中心存储资源居全省首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零售端的济南科技市场。该市场是国内仅次于北京中关村、深圳华强北的第三大科技市场。享有“济南中关村”之美誉。虽然其业务不仅限于软件,但反映的是济南IT活跃激情的产业生态。如今其影响力仍在持续扩大,目标是成为华东地区最强大的电子商务集散地。

  再者,虹吸效应源源不断。包括,行业领域不断扩宽,如齐鲁软件园,园区内已注册上下游企业近5万家,产业聚集效应凸显。主导产业由最初的应用软件,扩展到高端软件,大数据、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总部金融等产业门类。放眼全市,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国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生态链。

  产业实力裂变升级。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规模总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创新平台、资质资格、重点企业、优秀产品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国字号”招牌后,重磅荣誉仍在纷至沓来……显然,济南软件已经不仅局限于一个产业,而是成为了撬动城市整体实力提升的数字能级。

  知名巨头近悦远来。在日益丰富的产业生态下,中国算谷重大产业生态项目,华为三大创新中心及区域总部、阿里区域总部、百度山东数据标注基地等项目先后落地济南。近期,继华为、百度后,优酷全资子公司、山东电子口岸公司等互联网相关企业(区域)总部亦纷纷落户济南。如今,对于数字领域巨头们而言,济南的吸引力可谓是独一无二。

  济南软件产业前景广阔

  软件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是整个数字经济领域的纵深推进。在软件定义一切、赋能千行百业的趋势下,可以想见不远的未来,济南软件产业将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大放异彩:

  首先,助力推进工赋泉城。当下,“工赋泉城”专项行动正在火热开展,该行动与济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时间节点上的高度契合,注定了软件推进工赋泉城,将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其看点在于,工业软件一直是济南软件产业的强项;同时,济南作为传统工业强市,拥有41个工业大类和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应用场景丰富;在基础设施方面,济南的4A级、5A级省级新型数据中心数量均居全省首位。所以不难预判,未来三年,软件应用与智慧工厂、数字赋能与工业强市,将会在互为供给互相促进中,彼此借势而上,带来工业数字化更大成就和更多惊艳。

  其次,软件名城提档升级。在软件产业发展上,济南所具备的完备基建底座、良好产业生态、强力虹吸效应,使其无论在全省抑或全国,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先发优势”。未来几年,将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竞争加剧、机会稍纵即逝的情形下,这一先发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根据《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济南的软件业务收入将突破6000亿元,行业企业纳统数量超过3600家,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培育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00家以上、首版次高端软件800个以上。从当前发展态势看,这样的目标属于保守估计。所以,济南“软件名城标杆城市”的愿景指日可待。

  再次,进一步提升城市智慧。软件,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动力和技术载体。城市大脑拥有了高品质高效率的软件,才能高速智能运转,释放智慧城市建设的红利。软件产业赋能下,济南在数字政务、城市运行、基层治理方面均取得了不俗成绩。如,高新区的云供地一键选址应用场景,让济南儿童医院东院入驻园区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节省了百万元成本;综合执法人员手机上的移动巡查App,结合卫星数据,自动智能判读,将原本1-2周才能完成的工作,缩短到一天甚至是半天,让监督和执法分析变得高效、精准。

  下一步,软件这一核心动力的发展优化,将为济南的智慧城市系统提供更高标准、更具可靠性的技术方案。如,通过软件开发助力信息交互,进一步增强城市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沟通和数据处理质效;借助软件开发不断增进居民个人服务体验,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准,从而实现城市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成果共促共享。(来源:姬望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济南   齐鲁   等量齐观   山东省   软件   泉水   名片   产业   项目   工业   城市   全国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