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局”何以成为浪费重灾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高源

炎炎夏日,夜间餐饮消费不断升温,为城市增添了不少烟火气。一头是店家火爆的生意,而另一头,“宵夜局”也成为食物浪费新的重灾区。

餐饮向来是城市“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夜时分,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来点“啤酒、烧烤、小龙虾”,既能消暑降温,也能解压放松。可欢乐归欢乐,从大家离去后的餐桌看,有的只吃主菜、扔掉配菜,有的一桌菜剩一半,而剩菜打包远没有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不乏食客点了单、拍了照,最终菜品却只翻动了表面皮毛。点菜一大桌、剩下一大堆、拉走一大桶,着实令人心痛。

近年来,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深入人心,可为何到了“宵夜局”,歪风又回来了?一来,宵夜主打气氛,难免冲动消费。对很多人来说,老朋友难得聚在一起,当然要每样菜都点些。可大多数“宵夜局”的客人又刚吃过晚饭,聚会主要是喝酒聊天,自然会剩下不少。二来,店家没有小份,点餐容易超量。大排档等夜市门店的菜品,多是以量大取胜,还没有形成提供小份菜、半份菜的理念。

事实说明,谨防“夜间经济”变“夜间浪费”,还得再较一把劲。目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着力加强对“夜经济”餐饮浪费的检查力度,督促夜市等热点区域的餐饮服务单位设置“光盘行动”标识,并大力推广小份菜、半份菜。专项行动、大力监管都很必要,但关键还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引导大家在各个场景、不同时段都能真正将“避免浪费”铭记于心。从商家入手,日常小馆也好、“深夜食堂”也罢,小份菜理应覆盖到餐饮行业的各方各面,而用餐完毕后主动帮忙剩菜打包,不仅是人性化服务的一环,也有助于消费者放下面子。

制止餐饮浪费,必须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来。近些年,每当社会提倡“节约无小事”,就总有人认为浪费与否都是个人私事,旁人无权干涉。殊不知,任何微小的浪费,放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上,都足以积累成触目惊心的数字。更何况,养成“光盘”好习惯,折射出的更是理性节俭的社会风气。按需点餐、争取“光盘”、剩菜打包,让勤俭节约成为永恒“食尚”,也是每个人肩上的一份社会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宵夜   重灾区   剩菜   店家   夜市   夜间   欢乐   光盘   习惯   餐饮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