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蕾行动计划”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幸福成长

关爱探望与慈善救助,给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带来温暖和信心;宽敞整洁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课后和假日有了好去处;新颖而务实的服务项目,帮一些孩子摆脱任性孤僻……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监护缺失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福建省自2020年起以强大的合力、稳定的投入,提升了关爱保护力度。

完善制度设计

让项目在全省落地

在《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出台后,福建省民政厅推动各市建立以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为牵引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网络。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各级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委”的作用,把基层的关爱、保障和服务阵地建实筑牢,福建省民政厅制定实施了“福蕾行动计划”项目,以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提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精准化水平。

自2020年起,省财政开始为此项目安排预算,目前每年的总额为2000万元。为了最大限度地取得实效,省民政厅要求各地市统筹兼顾,将项目安排到工作基础好、群众需求大的区(县、市),并指导区(县、市)选好试点乡镇(街道)。对实施试点项目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视情况给予其每年20万元—30万元的项目经费。

省级财政的大力投入,带动了市、县财政的投入力度。福州市已在97个乡镇(街道)实施了该项目,覆盖55.1%的乡镇(街道)。2022年,三明市累计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33个,开展关爱活动1188场次。近三年来,泉州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2023年启动的项目覆盖了30个乡镇(街道)。

离基层越近,离办法越近。在基层一线的见闻,使承接“福蕾行动计划”项目的社工机构了解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需求,从而产生了动力和灵感,策划了一系列接地气、有实效的活动。宁德市淳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信来心往”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知心姐姐”、“知心哥哥”与屏南县的一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结对,通过写信和视频通话等方式,为其答疑解惑、提供心理支持。代溪镇中心小学的陈肖(化名)在信中写道:“父亲是外地人,和母亲离婚后离开了代溪,很少有联系,外婆也很严厉,我感觉自己好像是多余的。”“知心姐姐”看到后,赶忙建议社工对陈肖进行个案辅导。“今年5月中旬,一些‘知心姐姐’和‘知心哥哥’还去屏南跟结对的孩子见了面,孩子们非常开心。”服务中心负责人陈老师说。

市县逐层“添砖”

让阵地夯实筑牢

近三年来,福建各设区市的民政部门根据《政府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暂行实施办法》,全力推动“福蕾行动计划”上台阶、上层次。各设区市民政部门积极争取本级财政资金和福彩公益金的支持,并大力指导县(市、区)具体实施。

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一方面积极制订具体方案、购买服务,另一方面努力打造儿童福利保障及关爱服务指导中心。各地的指导中心负责开展面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临时照料、康复指导、监护评估、精神慰藉等服务。针对个案,他们还积极与乡镇(街道)民政办开展会商、服务转介和工作指导。在三明市民政局的推动下,9个县(市、区)全部单独成立了未保中心,将乐县和沙县区新建了未保大楼和教育基地。2022年,福州市长乐区、周宁县等地的乡镇(街道)实现“福蕾行动计划”项目全覆盖。

在永春县等偏远山村,留守儿童也得到了社工的贴心服务;闽浙交界处的松溪县民政局引入福建省兴业证券慈善基金会“兴未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壹基金“温暖包”服务等一系列项目。领略非遗文化、体验民族服饰、参加篝火晚会……6月23日,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民生保障局的支持下,泉州台商投资区致和社工事务所的社工组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度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端午节。

个案层面的效果立竿见影,令人欣喜。今年38岁的翠姐(化名)家住龙岩市武平县城厢镇,是一位脑瘫患者,属于二级残疾。她的丈夫也是残疾人,常年在外务工。翠姐和上职高的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壮壮(化名)被纳入了低保。虽然政府部门对翠姐家予以了救助帮扶,亲戚给予其诸多帮衬,但家庭的不完整、父母的残疾,使壮壮变得内向、孤僻。幸运的是,“福蕾行动计划”项目实施后,村儿童主任和社工一同针对壮壮存在的问题给予多方面的帮扶服务,壮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关心他,他有小伙伴了,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翠姐激动地说。

机构各显神通

让帮扶更有力

“福蕾行动计划”稳定的资金支持和行动支持,为社工服务机构谋划实施关爱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促进了他们的发展。社工机构以各自的特长优势,在乡镇(街道)和社区(村)落实兴办儿童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结对帮扶、假期关爱、司法援助等关爱服务“十大工程”,为有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关爱服务。乡镇(街道)在动员部署、阵地建设、社会资源整合等方面也给予了社工机构大力支持。

关爱之花处处盛开。依托阵地和资源,承接项目的社工机构利用寒暑假、周末等节假日举办了内容充实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开办了周末兴趣班、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禁毒知识教育等活动。此外,社工机构还招募学校老师、社会爱心人士等担任“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亲情陪护和生活、教育帮扶服务;依托当地心理健康机构开通专线,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服务;动员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等进行慈善帮扶。

截至目前,三明市沙县区以“七色花儿童成长学校”为活动载体,在五个村开展周末小组活动107场,受益3210人次;开展社区活动15场,服务受益1508人次;开展为期7天的冬夏令营4期,服务受益700人次。

参加工作不久的武平县亲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小钟,根据当地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策划了“感受生命,认识生命”城厢镇儿童之家成长小组活动。她用“记名”小游戏和“水果蹲”小游戏增进小朋友的相互了解,用《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你很特别》、《两株番茄》等绘本故事引导小朋友们认识自我、感悟生命、学会沟通,通过“我的自画像”、“别人给我贴标签”、“优点大轰炸”等活动帮助小朋友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自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对机构的每一次活动都充满期待。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3个县(市、区)的439个乡镇(街道)实施了‘福蕾行动计划’,是项目实施初期的4倍多。接下来,我们将推动各地市以更大力度、在更大范围实施该计划,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受惠受益。”省民政厅儿童福利处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社会报》 转自:民政微语微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社工   民政厅   困境   儿童   福建省   民政部门   福建   乡镇   街道   机构   幸福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