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探洞火热 专业人士:风险太大了

近年来,户外探险成为一种热潮,其中洞穴探险也渐渐出圈,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探洞的经历和绝美照片,让不少人也打算尝试。与此同时,“探洞引起真菌感染”一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起因是一网友分享了自己2018年与驴友探洞后,出现了咳嗽、胸闷等肺部的严重不适,被诊断为在洞中肺部被不明真菌感染。


那么探洞有哪些危险?需要注意些什么?对此,记者采访了探洞爱好者、医生、昆明蓝天救援队队员等,大家表示,虽然探洞能让人放松心情,强身健体,但存在的风险不容小觑,探洞者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最重要的是要跟随专业人员,做好防护措施,不要独自一人冒险。



社交平台

探洞内容丰富 关注度高


探洞是一项户外运动,也是极限探险的运动之一。日常中的探洞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即水洞探险和干洞探险。探洞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在洞穴探险中要频繁使用单绳升降、攀岩、游泳、潜水、救援急救的技术,进入洞穴深部。探洞的对象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工开凿的洞。参与者需要克服来自黑暗、幽闭的恐惧,挑战自身,同时探洞也能带来很多惊喜。探洞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克服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惧,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对抗性运动。



在抖音搜索“洞穴探险”的话题有27.8亿播放量。在小红书,搜索“昆明探洞”也会跳出不少相关内容,“昆明周边短徒步洞穴探险,有一次就会有无数次。”“昆明周边探洞也能出大片”......各种各样的文案配着精美绝伦的图片,非常抓人眼球,内容包含探洞心得、线路分享、邀约,获得了不少点赞。此外,随着暑期来临,也有不少旅游项目增加了亲子探洞体验。



爱好者

探洞充满刺激和挑战 仿佛置身于新世界


探洞究竟有什么魅力?爱好者刘杰说,探洞是一项充满刺激、挑战的运动,能让人充满好奇和兴奋,同时,洞中的奇观异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今年45岁的刘杰很喜欢户外运动,攀岩、骑行、徒步、游泳,还有近期火热的探洞。他介绍,最早接触探洞是2021年,当时看到圈里有人去探洞,刺激的体验和精美的照片吸引了他,于是就和队友就定下了目标,第一站是西山的大枯洞。



“我们深知探洞并非易事,所以特意开展训练,绳索技术、攀岩等。当时有六七名队友,训练达到一定效果后,我们就出发了。第一次探洞心情很激动,但是也充满恐惧。利用绳索从高处降到洞口过程中我有点恐高,手紧紧抓着下降器。走进洞穴里光线昏暗,越走越黑,心里有些紧张,好在有队友互相鼓励,加油打气,才顺利完成。”刘杰表示,第一次探洞完成后整个人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洞内景象让他流连忘返。


从2021年至今,刘杰完成了10多次探洞,基本都在昆明周边。他介绍,很多洞穴里的石钟乳形状各异,如果不小心碰到,还会发出美妙的声音。有的石头呈半透明状态,在灯光照射下,五颜六色,闪着光,像钻石一般。“不得不承认洞穴内的风景真的很棒,这也让我觉得很有趣。”


刘杰说,虽然探洞能看到美景,但也存在着很多危险。“每个洞穴的情况都是未知的,洞里漆黑一片,如果没有系统学习探洞的技术,风险就会增大。另外,不要独自前往洞穴,如果想去探洞还是跟着有经验的团队,也必须掌握过硬绳索技能。”



专业人士

不建议一人前往 需跟随专业团队


湖南张家界山地救援洞穴探险队队长张国强,有着4年的探洞经历,探索过的洞穴上百个,除了湖南当地的洞穴,湖北、广西、贵州都有他们的足迹。


4年前,张国强组建了张家界山地救援队,在救援工作中接触到了洞穴。他说:“洞穴救援难度极其大,更考验的是专业技术,本着提升救援能力的目标,我们开始探洞。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洞穴里的世界很精彩,除了没有光之外,有悬崖、河道、和石头的森林,还有一些动植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每一个洞穴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为了能安全、专业地探索更多的未知洞穴,张国强还组建了张家界洞穴探险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训练。“目前我们团队有30多名成员,还有专门的训练场地,每周我们都会组织集中训练,比如绳索上升、下降、横移、溜索和其他特殊线路等项目,还会到附近的洞穴进行实地操作训练。另外,我们团队也有心理学专家,毕竟探洞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人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我们就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疏导。”张国强说,在他的团队里队员们除了要掌握探险技术还要掌握救援技术。“探险和救援是紧密联系的,在未知的环境下,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要学习、掌握救援技能,以防万一。”


张国强表示,探洞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首先要考虑自身素质,是否有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建议去尝试。另外,探洞也是一项高风险运动,洞穴中光线黑暗,所以不建议一人独自前行,要跟随专业团队。探洞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安全防护装备也要带齐,比如专业的探洞安全带、绳索、照明灯、安全头盔,急救包等。“进行探洞还要做到环保,不能随意敲打洞内的石钟乳、产生的垃圾必须带出洞口、不破坏环境,做到安全探洞、环保探洞、科学探洞。”


蓝天救援队

探洞存在风险 需要重视


探洞让人着迷,但也有人被困洞中。昆明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王亮介绍,在他们参与的救援中,有一部分就是探洞遇险。“云南、贵州等地我们都进行过救援,被困的人有的独自前往洞穴,有的则是小组中的队员。被困的情况包括迷路、照明设备出现问题,或是困在洞底无法出洞。在云南、贵州喀斯特地貌比较集中,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去探洞,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甚至对一些未开发的洞穴进行探险,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首先,洞穴里的环境是未知的,而且洞内十分黑暗,基本上需要照明才能前行,如果照明设备不齐全将会寸步难行。其次,洞穴里道路比较宅,有的地方就是前胸贴后背,道路多还容易迷路。另外,在洞里碎石多,容易摔倒,难免会有落石,如果不小心被砸中后果不堪设想。有的洞里水比较深,还存在溺水的风险。许多探险者经验不足、装备不齐全、技术不到位,还没参加过专业培训,更加危险。尤其是竖洞,属于垂直结构,洞穴较深,最容易被困。王亮说,探洞存在很大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医生

洞穴内细菌、真菌易生长 探洞要做好防护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夏宜兰介绍,洞穴内环境阴暗潮湿、不通风,细菌、真菌、霉菌容易存活,尤其是真菌的孢子容易附着在人类的呼吸道粘膜上。而结核同样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离体后也能存活,且存活时间久,加之洞穴内有蝙蝠寄居,病毒较多。对此,免疫力低的人特别容易感染。


如果市民进行探洞,可以准备一些医用口罩,通过物理和化学屏障做好防护。其次,戴上手套,因为在探洞过程中几乎都要靠手完成动作,所以要做好防护,隔离病原体。另外,消毒药水、纱布等基础的医用物资也要准备,如果探洞途中遇上突发能够及时清理消毒。最后,在野外不论是探洞还是其他户外运动,都应该自己带矿泉水,因为野外的山泉水会有寄生虫,喝水后也会致病。探洞者也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准确的评估,量力而行。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记者:杨文爽

编辑:贺靖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昆明   石钟乳   风险   专业   真菌   贵州   绳索   洞穴   团队   人士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