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索菲亚教堂没啥值得哈尔滨人自豪的


圣·索菲亚教堂坐落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多年来被官方当作哈尔滨的标志建筑 广为宣传,甚至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的大院里也能见到圣.索菲亚教堂的巨 幅户外宣传画——事实上,在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上圣.索菲亚教堂几乎无所不在。这是非常不妥的。在这种主流思潮的误导下,培养出民间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畸形的感情。大家看看自媒体上的视频 和文章,讴歌 哈尔滨之 美丽必提索菲亚,表达哈尔滨之 乡愁必提索菲亚,怀念哈尔滨之 昔 时 必提索菲亚。索菲亚教堂成了很多 哈尔滨人绕不开的情结,仿佛 不提索菲亚就描述不了哈尔滨,仿佛那里记载着、闪耀着他们祖辈伟大的历史功绩,仿佛那里凝聚着他们祖辈光辉灿烂的奋斗历程,又仿佛那里展示了年轻人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我在这里要大喝一声:警醒吧!圣 .索菲亚教堂只是沙俄入侵中国东北的历史见证!首先那里应该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次它才是一个旅游景点,它根本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哈尔滨的标志!


沙俄 当年为了开辟不冻港,为了掠夺中国东北富饶的资源,为了 最终 占领 东北 ,强行在大清国的土地上修建“中东铁路”。为了保障铁路的修建和运行,沙俄派出大量军队进行保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就在哈尔滨修建了这座为了 让 远离 家乡的士兵 精神有所寄托 并 安抚 战死他乡 的 军人 亡灵 的 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


明明知道这座教堂的来历,为什么还要把它当作哈尔滨的地标而引以为自豪呢?一句话,缺乏文化自信!如果单纯地缺乏文化自信也罢 ,却 又加进来虚荣和铜臭——都来看看全国最大的省会城市吧,不仅面积有8个上海48个香港那么大,而且更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


现代人几乎完全忘记了这种景观和风情所带来的历史羞辱。


百度词条上显示:1997年6月2日至9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扩建索菲亚广场7000平方米,辟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以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既然圣 .索菲亚教堂是一座 沙俄 修建 的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随军 教堂,怎么就成了你“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


至于圣·索菲亚教堂的功能,我强烈建议把它辟 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年轻人知道那段屈辱的历史,让外地游客了解哈尔滨是一座因“中东 铁路”而兴 的城市。现在它内部搞的“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表里不一——这里应该 成为“ 中东铁路 博物馆 ”。


其实,哈尔滨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圣.索菲亚教堂代表不了哈尔滨。最近哈尔滨在泰国曼谷获得了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办权,大家注意到了吗,申办城市主背景海报的画面是松北新区的地标建筑融创茂和融创乐园。这就对了,一个城市要靠自己用双手建设,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我劝哈尔滨莫 打“沙俄牌”,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设 起新哈尔滨的文化标志。满大街的俄式建筑只能作为自强、自立、自信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不要再傻乎乎地引以为自豪,因为你真的没啥自豪的!


圣.索菲亚教堂的确很美,特别是在雪中和雨中。但它不是你的,它是强盗留下 的!强盗的子孙直到今天还在烧人家的房子、砸人家的饭 锅、抢人家的财物,炸 得人家遍地废墟、民不聊生!


我坚决 主张修复 并 保留 圣.索菲亚教堂 ,让 它 告诉 我们 的 后人 它 是怎样 在 我们 土地上 “落户” 的。我不是 玻璃心 ,也不是 天天生活在 仇恨 中而不能自拔。我只是担心 ,忘记过去 会 失去明天 。


希望 持 不同 观点 的 网友 勿喷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索菲亚   哈尔滨   东正教   沙俄   拜占庭   教堂   哈尔滨市   中东   自豪   建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