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乘客有多磨人?成为无数空姐的噩梦,最不愿意飞的航班榜首

在2018年时,中国国际航空针对空姐们“最不乐意飞的国家”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原以为大部分空姐会把宝贵的“吐槽票”投给任务较为繁杂的美国、新加坡,或者是穷的叮当响的非洲国家

但调查结果却让人感到十分意外,这几个最容易“入选”的国家,居然都不是让空姐们集体控诉的对象?

要知道,所有空姐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考核的,一举一动都是经过了特殊的培训,对于常年飞国际航班的空姐们来说,考核与培训的标准比起国内航线来说更为严格,毕竟对外代表着中国服务行业的整体形象。

能够让大多数空姐都极力“吐槽”,甚至以“噩梦”相称的国家,绝对是让大多数飞过这个国家的空姐们,都有着相似而又独特的经历体验了

谁能想到,这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国家居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印度。

印度到底凭借什么,才会成为常年呆在空姐们“最不乐意飞”的目的地黑名单里?

你在说啥?我猜不到

自从飞机这种出行工具,在全世界普及之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空际旅行也变得不再稀奇。

为了能够让搭乘飞机出行的旅客们都有一个愉快的旅途,各大航空公司也是绞尽脑汁的招募了许多腿长貌美,职业技能过硬的空姐们。空姐群体的工作就是在短暂的空中旅行中,尽最大努力的维护好飞行过程中的机内秩序,做好“空中服务管家”。

由于在飞机上遇到的旅客基本上都来自五湖四海,甚至异国他乡,所以为了能够与旅客们正常的交流,空姐们一般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

特别是飞国际航班的空姐们,不仅要能够流畅的使用英语等外语种类,能够与乘客顺利交流,还得拥有资深的“你比我猜”功底。

毕竟有些时候,号称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也无法打通空姐与乘客之间的交流障碍。

就比如,接待印度乘客的时候,互相听不懂这件事,就很让空姐们头疼。

印度作为一个被“七拼八凑”起来的国家,使用的语言种类可谓相当丰富,有印地语、英语,泰卢固语,乌尔都语等超过2000种语言。

语言种类杂而多的代价就是,即使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本土语言——印地语,能够熟练掌握的人也只占到了66%

那英语呢?作为被英国殖民了190年的印度,是不是早就能够熟练的掌握英语了?

很神奇的是,也没有多少印度人会说英语

印地语与英语这两种印度官方语言,普及的范围只涉及印度的少数上层阶级,也就是说,印度95%的人口都不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进行沟通

那万一恰好接待到会说英语的印度乘客,空姐们的工作是不是就会稍微简单一些呢?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只能说只是换了一种听不懂的语种。

众所周知,基本上大多数人在说英语时都会多多少少的存在“口音”问题,而印度人的口音也很有特色和辨识度,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印度人!”,网友们也戏称这是“带有咖喱味”的口音。

这或许是一种地域之间的审美元素差异,在印度人耳中听到的极具魅力的英语发音,在印度以外的人听起来,就是典型的清浊音分不清平卷舌混淆语速又快还听不清

这个时候,空姐们就得用上超高的肢体语言理解能力了,“抬手虚握放嘴边,还把头配合着仰起来”——这是要水喝了。

这两声“哇得哇得”居然是“water”的意思,空姐表示,又掌握了一个发音小技巧。

像这些较为日常的肢体表示,也并不是十分难猜,真正让空姐们感到猜不透的,还得是他们有着超多意思的“摇头点头”

开心了,印度人要摇摇头;不满意时,印度人要摇摇头;表达疑惑时,印度人要摇摇头……

那点头总得全世界一样了吧?事实上,在印度人的使用习惯里,点头可以表示认同,也可以表示不认同,具体意思要视情景而定。

寓意千变万化的摇头点头,再配上千年不变的迷之笑容,别说是空姐看不懂这是要表示什么意思,估计本地人自己交流起来也是全靠猜。

飞机上这种“你划我猜”的交流方式,往往都是以空姐一头雾水,而印度人一脸“你居然这都听不懂”的迷之笑容作为结尾。

服务难度超大的“麻烦精”

除了交流存在障碍之外,在针对印度旅客的服务上,也是一个让空姐们“捶胳膊揉腿”的体力活。

众所周知,印度存在严重的阶层分化,上层贵族阶级和下层贫困群体们,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观念、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是在对使劲“麻烦”空姐这事上,行为却是出奇的一致。

印度的上层贵族阶级们,由于在印度过惯了那种被佣人们前拥后簇的日子,于是对空姐的工作指指点点,摆出傲娇、挑剔等大小姐脾气,都属于他们的日常操作。

根本就不把空姐这类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者放在眼里,别说平等了,能够不当自家佣人使唤就非常不错了。

而对于常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那些人来说,攒了好几年的钱换到的“体验上层社会生活”的机会,他们往往也会抓住这个得之不易的机会,通过故意找麻烦的方式来“大刷存在感”。

就从印度人们对机场轮椅服务的“极限利用”来看,“麻烦精”的称号就绝非浪得虚名。

一般来说,在中国的许多公共场所,都为出行有困难或者腿脚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轮椅服务。

机场也为乘机旅客们提供了轮椅服务,只要有人需要,就能够无偿使用,而出于人道主义,空姐们也会对这些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投入更多的服务于关心。

在平时的服务中,空姐们也不用掌握这样一种特殊技能——辨别乘客是否真的需要轮椅服务

毕竟基本上不会有人为了享受轮椅服务而故意装成特殊人士,空姐们就只需要对提出有相关需要的乘客进行服务就行,但是显然这种“你需要、我就在”的帮助行为并不适用于部分印度群体

如果在机场看到由三四十辆轮椅组成的特殊队伍,请不要质疑,大概率就是这群“麻烦精”来了。

那些看起来能够一拳打死一头牛的汉子们,如果不是故意装成柔弱的坐在轮椅上的话,无论谁看了都得跨上一句“好壮实的汉子”

这些坐在轮椅上“像座小山立在那里”一样的汉子们,一边乐呵呵的享受着来自只有他们一半体型的空姐们的轮椅服务,一边秉持着“千穿万穿戏不能穿”的理念,努力的用自己拙劣的演技演出“我很柔弱”的样子,这么多人一起不要脸,也是怪难为他们的。

只是可怜那些穿着漂亮工作服,却干着搬运工这种体力活的空姐们了,既不能揭穿、也不能表现出不耐烦,不然就会接到来自“麻烦精”们的投诉警告

对于经常飞印度的空姐来说,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场面,每次航班基本上都是20个“特殊群体”起步,上不封顶。

对比起要人全程推着走的行为,故意要让空姐给搬行李这件事发生在印度人身上也是不奇怪了,正好碰上“麻烦精”的空姐们也只能是“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了,除了忍耐,根本没有其他办法。

把飞机当食堂的饕餮们

有人这样调侃“飞机上有10个服务铃响起,那绝对有6个是印度人按的。

如果说飞机起飞前故意制造出来的麻烦都只是“开胃前菜”的话,等飞机开始在云中穿梭时,空姐们的另外一个噩梦才算刚刚开始。

基本上所有的国际航班都向乘客们提供免费的餐饮服务,只要按下服务铃召唤空姐,就能拿到自己所需要的餐食,饮品等。

一般来说,每个航班上根据飞机客容量大小所配备的3名-6名空姐,对于服务其他国家的乘客来说,恰好能够满足服务需求,但是对于印度来说,这显然远远不够。

毕竟对于一个对纯洁水有着近乎执念的国家来说,单喝水这一项就是一个大工程,这里要杯水,那里水喝完了要续上,那边还有水洒了等着擦的……服务铃声与咖喱味的英语,在飞机的各个角落响起,空姐们忙到脚底翻天。

以波音747-400客机为例,一架飞机上携带的饮用水多达1.5吨,平均下来每名旅客可以分得接近3.5升。而载客量相对较少的空客A330则有两个350升水箱,每名旅客可以分得4.6升饮用水。

短短几小时的飞行时间,按理说基本上都不会存在飞机上携带的水被喝完的情况,但是对于常年喝着“纯净”的恒河水的印度人来说,这点水怎么够?把飞机上的储备热水也拿来续上!

几十个印度人喝光几吨水这事,似乎就很合理,显然来回上百趟只为送水这件事里,最难受的依旧还是空姐。

除了喝水,印度人在吃饭上更是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突发奇想”“说换就换”。

因为宗教信仰原因,许多印度人都会选择订“特殊餐”,而且他们订餐的种类繁多,比如印度教餐、穆斯林餐、耆那教餐、东方素食、亚洲素食、西式素食等等;定餐的人数也是多到离谱,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总载客量的9成

由于特殊餐的服务流程是提前确认、提前发放,挨个逐一收订餐需求,再挨个确认发放,本来就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再加之印度乘客有着根生蒂固的等级观念,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同一时间吃饭,于是发放飞机餐的时间段被迫分成了几个,空姐们的工作量就无形中加大了几倍。

关键是许多“任性”的印度人,往往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自己原本选好的特殊餐都已经摆在自己的小桌板上了,结果一看周围人吃的,服务铃很快就能响成一片——要求换餐!

空姐们被这些接二连三的要求轮番折腾,从飞机起飞到飞机降落,别说休息时间了,别因为加水放饭的速度不符合这些“大爷”的要求,背上几个投诉就谢天谢地了。

正是由于这些听着就磨人的行为并非个例,才会让印度成为空姐们“最不乐意飞”的国家榜首。

其实让空姐们感觉像“噩梦”的原因也不止这些,还有印度人独特的味道,以及对动物都能产生的欲望暴力倾向令人堪忧的素质等。

长此以往,那里还会有空姐愿意飞印度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印度   空姐   乘客   印度人   英语   轮椅   榜首   旅客   噩梦   航班   飞机   语言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