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国:天涯海角“牧”海人

新华社海口6月8日电(记者袁睿、钟群、杨冠宇)海南省三亚蜈支洲岛海下,色彩斑斓的小鱼成群结队畅游海底。突然间几个黑色的身影打破了海底的宁静,鱼儿们四散而逃,藏进珊瑚礁内。

身着三毫米厚的潜水服,穿戴着五十余斤重的潜水装备,领头的潜水员是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海洋部经理王丰国。他的主要工作是在海底为鱼儿们安家。到达海底后,他拿出工具开始了一天的珊瑚移植工作。先清理礁石上的藻类,再用锤子钉下钉子,最后将从珊瑚苗圃上取下来的珊瑚断肢用扎带固定在钉子上。

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王丰国在水下开展巡护工作(2020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在水下,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困难重重,为了防止压到珊瑚,他要保持好中性浮力,同时控制身体与海底形成一定的角度,每一次挥锤还要对抗水压,面对脆弱的珊瑚更是要控制力道、轻拿轻放。

夏日正午的三亚烈日炎炎。完成了上午工作的王丰国出水后熟练地脱掉了潜水装备,拿起盒饭大口吃了起来。

“上午‘种’了不少珊瑚,很顺利。我第一次移植珊瑚很失败,一捏它就碎了,怎么也掌握不好力度。”王丰国说,“珊瑚是小鱼们的家,它们在这里栖息、繁衍。珊瑚‘种’完,工作还没有结束,还要随时监测,清理敌害、渔网。只要是关于水底下的事情,我们都会马上去做。”

海南省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中国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自2010年开始建设以来,当地开展投放人工鱼礁及船礁、珊瑚移植、海洋垃圾和珊瑚敌害清理、海洋环境监控等工作修复海洋生态、养护渔业资源。十多年来,王丰国一直参与其中。

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王丰国(右)在移植珊瑚(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2006年,王丰国应聘到蜈支洲岛旅游区潜水部工作,作为潜水教练员的他每次下海都能看到形态各异的珊瑚随水流飘动、成百上千条小鱼形成的鱼群从眼前游过。但到了2009年,水下珊瑚的数量明显变少,碰到鱼群的概率也降低了。

“当时没有系统海洋保护的概念,我就带着部门同事清理海底的渔网和垃圾,以及威胁珊瑚的长棘海星。”王丰国通过照片对比发现,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同一位置上的珊瑚就已经死亡。

2011年4月,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在海南大学王爱民教授团队技术指导下正式投放第一块人工鱼礁。作为当时潜水部的经理,王丰国配合王爱民教授管理海洋牧场,他的海洋保护之路也正式开启。

“当时什么都不懂,我看鱼礁都叠在一起还跑去问教授,这样行不行,用不用分开,教授解释半天我才明白。”王丰国笑着说,“刚开始我每周都去观察,也没发现有什么变化。后来看到鱼礁上附着满了藻类、贝类,还有小鱼聚在里面。”鱼来了,王丰国的信心也有了。

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王丰国结束水下工作后出水上船(2020年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从一无所知到滔滔不绝,王丰国对于海洋保护的认识越来越深刻。2013年,他开始学习珊瑚移植。

“珊瑚第一次长出来时,他高兴坏了,逢人就炫耀:‘我们种的珊瑚长出来了!’”王丰国的同事们想起当时的场景不禁笑了起来。如今,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已移植珊瑚3.5万多株,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聚集、繁殖、生长。

“他现在就是海洋牧场的‘活海图’。”一提起得力助手王丰国,王爱民教授赞不绝口。“投鱼礁必须要和他商量,哪里有珊瑚、海水的深度和海流状况怎么样,他都非常清楚。”

截至2023年4月底,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已经投入人工鱼礁及船礁等约8万空立方米,水泥型人工鱼礁2571个,船型礁21艘,形成了完整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信息化系统可以随时查看海底情况,不下海期间,王丰国就喜欢拿出手机欣赏水下的鱼群和珊瑚。“我希望以后无论从蜈支洲岛哪里下海都能一眼看到鱼群和珊瑚。”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鱼群   水下   牧场   海域   天涯海角   珊瑚   小鱼   海底   教授   海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