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带6个长寿穴位!没事按一按吧

中医认为,人体有许多穴位,通过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方法,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其中,有6个穴位是非常重要的养生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1. 每天按按“护心穴”强壮心脏

国医大师李业甫被誉为中医推拿第一人,他曾提到,通过穴位按摩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心脏病

其中,内关穴是治疗心胸疾病的重要穴位,它所属的经络叫心包经,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功,可以帮助心肌供血,预防冠心病并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取穴方法:在手腕掌横纹中点向上三指处中间位置。

按摩方法:点按内关穴,每天按摩3次,每次30秒,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为宜。

2. 按揉肝脏元气的“仓库”可以疏肝利胆

中医学认为肝属于木,是“生命之木”,具有调畅全身气机、促进血液循环、推动津液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吸收、调节情绪等重要作用,功能非常强大。

然而,现代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不规律、熬夜、喝酒等,让肝脏承受越来越大的负担。

如果出现以下4个信号,就要引起警惕:

①肝掌:当肝脏无法正常代谢体内雌激素时,手掌的大小鱼际可能呈现发红状态;

②脸色差:肝脏出现异常会影响皮肤,可能出现脸色暗淡、没有光泽、面色发黄、发黑、长色斑或痤疮等;

③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肝开窍于目”,肝和眼睛有密切关系,因此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表现可能说明肝有问题;

④指甲坑坑洼洼:《素问》提到“肝者,其华在爪”,肝的精华会反映在指甲上,如果肝血不足或肝气郁滞,指甲会变得发暗、软薄、坑坑洼洼。

为了养护肝脏,中医学提出了许多方法,其中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相当于肝经元气的“仓库”。适度按揉太冲穴可以疏肝泄气、缓解肝火,减轻胸闷等不适症状。

取穴方法:太冲穴位于足背上,第一、第二跖骨重点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按揉时,可用力适度,每次按摩3~5分钟,每天按摩1~2次。

3. 艾灸脾胃的“补气穴健脾益胃

中医学常说“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脾与胃相表里,一旦脾虚,就会导致人体气血不足,出现乏力、头晕、胃胀等症状。

脾虚的明显表现是足三里穴的凹陷。足三里穴的凹陷通常提示脾气虚的问题,常伴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即四指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

艾灸方法:为了调理脾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王军主任建议,隔天在足三里穴各艾灸15分钟,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作用。

4. 点揉“补肺穴”止咳润肺

中医学认为,“肺为华盖”,犹如一把大伞,保护着其他脏器。如果肺气充足,就能有效地抵御外邪;但如果肺气虚弱,各种病毒就会乘机入侵,导致感冒、怕风自汗、气短轻喘等症状。

为了补充肺气,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成祥院长推荐了一个补肺穴位——太渊穴。

太渊穴出自《灵枢.本输》,属于太阴肺经,主治咳嗽、气喘、无脉症、腕臂痛等症状

取穴方法:太渊穴位于手腕弯曲的腕横纹处,靠近大拇指的一侧,手指可以感受到脉搏的位置。

按摩方法:用手指点揉太渊穴3~5分钟,感到酸胀即可。

5. 点按肾脏“滋补穴”滋阴益肾

中医学认为,肾脏是人体精气的重要来源,在人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肾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小便频繁、头晕目眩等诸多问题。当人的手掌小鱼际褶皱多且扁平凹陷时,往往提示肾虚的问题。

针对肾虚,王军主任介绍了一个滋阴益肾的穴位——太溪穴。据《九针十二原》记载,太溪穴是肾经的原始之源,是治疗肾虚的重要穴位。

每天轻柔点按太溪穴,可以起到调理肾虚、补肾填精、益髓壮骨的作用

取穴方法:太溪穴位于内踝尖垂直于腱部连线的中点位置。

按摩方法:采用轻柔点按太溪穴3-5分钟,局部皮肤发热即可。

6. 每天按按大脑“特效穴”醒脑启窍

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长时间的脑力活动、过度思虑会损耗脑神,影响人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大脑有很多常见的相关病症,例如中风、失眠,甚至抑郁症、焦虑症等情志疾病。

中医里有一套养脑的“特效穴”——头三神,适当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对脑相关的情志疾病和脑血管疾病起到醒脑启窍、通血止晕的作用。

取穴方法:头三神由神庭穴、本神穴和四神聪组成。

①神庭穴:位于发际线中间上缘0.5寸的位置;

②本神穴:位于神庭穴左右各开三寸处;

③四神聪:四个穴位分别位于百会穴(两个耳朵连接处的中点)的前、后、左、右各1寸处。刺激四神聪可以起到健脑益智、养神开窍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中间三根手指像梳头一样,从发际线向脑后推,或者用手掌半握,用指尖轻叩这些穴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慢性疾病或身体不适症状,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

综合编辑:大 V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穴位   太溪   太渊   神庭   艾灸   太冲   长寿   中医学   气血   肝脏   人体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