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我们心中共同的 “桃花源”

来源:江西日报

一个人如果没有去过婺源,是件很遗憾的事儿。

一个人如果只去过两三次婺源,也许会生出更多的遗憾。

很多人来婺源,都会惊叹于婺源的美。

婺源的美,美得你仅用文字赞美她,你自己都会觉得自己肤浅了。

远眺青山蜿蜒,揽一方翠屏可作画;近观岗峦翠绿,撷几片红叶好题诗。婺源的美,最直观的恐怕就在这方山水了。

白云青山八百里,江深竹静三五家。婺源山灵水秀,山的绵延和水的蜿蜒,浑然天成。婺源的山敦厚而不高冷,不像一些名山古刹,只是为神仙准备的;婺源的山,是专门为他的儿女们准备的,就像父亲的臂弯,永远是儿女们温暖的倚靠。无论你在外当多大的官、发了多少财,抑或有多少苦闷、受了多少委屈,回到故乡大山的怀抱里,就像倚靠在父亲的臂弯里,你保准会忘记一切烦恼,享受神仙般的宁静和惬意。

婺源的水也多不深,却风光旖旎,多姿多彩:有的清澈晶莹,像天真纯洁的少女;有的温润翠绿,似风情万种的美妇;有的波光粼粼,恰如饱经沧桑的媪妪。这里的水多是深山冷水却很温润,就像母亲的乳汁;无论多么顽劣的孩童,只要他吮吸一口母亲的乳汁,他就会变得无限的满足和恬静。

婺源的春天是从柳树枝头开始的。经过冬日的洗礼休整,沉寂了一个冬天的柳树枝,伸着懒腰发出了嫩绿的新芽,邻居的桃花、梨花、油菜花妹妹也像约好了似的,三五成群地露出了笑脸。小桥流水、金黄花田、薄雾轻烟,蓝天下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让你有点“庄周梦蝶”的感觉,不知道自己是在春天的梦里,还是在梦里的春天。

婺源的夏天,一身翠绿,氤氲娇羞,茶香扑鼻……银杏姐姐、红豆杉妹妹羞涩地给你擎起了“五花伞”,习习山风、阵阵凉爽直抵你的心肺;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用她那婉转的歌喉,娇滴滴地提醒你:当心、当心,水珠、水珠,意思是说:你得当心飞如白练的瀑布哟,小心溅你一脸的水珠哟。

远村秋色如画。婺源的秋天是一个以金色为主色调来装扮的世界:坡上的菊花黄了,树上的果子黄了,田里的稻子黄了,高傲的枫叶也羞涩地变黄变红——山顶斜坡坡上的小草、大树都悄悄褪去了青衫,换上了一年才舍得穿一次的金黄色正装,就像一个丰腴成熟的少妇,盛装出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自豪地向朋友展示家里的富足和慷慨。每当晨曦映照,日出山头,家家户户都攒着劲把自家的山蕨、水笋、辣椒、南瓜、玉米等宝贝一股脑儿地端出来,各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组合,不经意间绘就了一幅享誉世界的“晒秋”景观图。

山水花等自然景观给人的视觉冲击无疑是强烈的,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具特色的婺源古民居,给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则更为深刻、久远。

婺源的美,美在人文荟萃、历史厚重。自唐代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建县以来,婺源古属徽州府,素有“书乡”“茶乡”美誉。婺源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名贤辈出,星河灿烂。历代仕宦、乡贤留下的传世著作3100余种,被收入《四库全书》的172种、1290余卷。一个山区小县,竟有如此贡献,清末林则徐惊呼:“南畿名邑数婺源!”

婺源历史遗迹遍布乡野,有中国传统村落30个、古建筑4100余幢,是徽派建筑的大观园。大夫第、司马第、尚书第、天官上卿第——这些造型古朴、韵味独特的古建筑群落,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梯田云雾交映成趣,与天然山水遥相辉映,给人以清新俊逸、明快淡雅的美感,既像飞速发展的人类文明,无意间给后人遗落下的一幅迷人长卷;更像是历史这位最年长的时间老人,留下的“传家宝”和郑重嘱托。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难怪那些游人不远百里、千里、万里而来,来到这还略显有些偏僻的山野,或凝视,或惊诧,或亢奋,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和本能的羞涩矜持,甚至忘记了天地自我,情不自禁地投入眼前的世界,享受、融入婺源这一方山水里了,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桃花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婺源   桃花源   青山   都会   乳汁   翠绿   水珠   当心   羞涩   山水   心中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