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出炉 地区间差异较为明显

本报记者 林春霞

人社部网站近日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4月1日),15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其中,上海、深圳、北京居前三位,分别为2590元、2360元、2320元。此外,若按小时劳动报酬计算,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5.3元,为全国最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最低工资标准变化反映出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这些年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成本上升和相关劳动权益保障的加强,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呈不断上调趋势。二是目前的工资标准体现出地区间的差异还比较明显。上海、深圳、北京三个城市最低工资标准较高,与多个因素相关。这些城市生产率水平更高,人均产出值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也较高,同时生活成本也相对较高,物价水平以及居民各方面支出在全国也居于前列,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会更高一些。

此次公布的数据显示,15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各地规定并不一样。比如,目前北京、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而大多数地区包括“五险一金”,若剔除这些费用,职工到手工资更低。

对此,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天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表示,若按月工资2000元计算,年工资就是24000元,这低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再剔除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更低。工资水平低,也反映了当下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容纳就业机会少,可能还隐含有大量的失业者,同时也表明企业盈利状况普遍低。

“目前的工资水平,不足以刺激消费,提振消费需求,距离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还有很大的差距。”周天勇建议,要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发展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要适当压缩非生产性非经济性部门的就业,增加经济性和生产性部门的就业,只有压缩前者,后者才能发展起来。

对于未来如何提升工资收入,冯文猛表示,从劳动者自身而言,需要持续不断提升竞争力和技能水平,只有在附加值越来越高的产业就业,才能获得更多收入。另一方面,产业链提升、就业岗位拓展以及居民收入调整等方面也需要配合推进。要通过创造更有竞争力的就业岗位,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其中一个前提是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整体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为劳动者实现更高水平就业和实现更高收入提供支持。此外,还要做好收入分配的相关改革,其中包括合理处理资本和劳动者收入的划分比例、根据经济社会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多个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国经济时报   就业机会   劳动者   区间   上海   北京   差异   居民   工资   水平   收入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