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沽源县革命老区同行号村之感想


作者:志在八方

沽源县莲花滩乡同型号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红色革命的根据地,现已列入红色革命老区。

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四面环山,有天然的桦树林在群山环绕,真是山连山林连林、山奇连山,怪兽横生,也许郎政委在战争时期,这个地方做根据地的所因之在吧。

现如今同行号村的人们,现居常住人口仅有十八人,还是过着八十年代初的生活,种大田,养猪羊,下地南山北坡,上炕孩子老婆。

近几年来,虽然村村通路,交通环境有所改善,但一到了冬季大雪封山,进出还是有所限制。

肥厚的黑土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前几天我去同行号村堂哥家做客,他说同行号村也要搬迁了,说是一家开发商和他们签定的协议,要开发做旅游地带,使我不仅想起父辈们在这个地方的历史生涯。

我大爷叫杨文珍,1942年参加革命,解放前夕历任过宝源县大队侦查排长,解放后曾任过;联合县〈张北县,康宝县,商都县〉邮政局局长,张家口地区财政科长和尚义县邮政局工会主席等职务,2019年1月去世,享年96岁。

我父亲杨文亮,生于1929年,《实际是生于1926年但工作档案是1929年出生》1942年加入革命,解放前历任宝源县同信号武委会主任,1945年光荣入党,解放后在西辛营四区委会工作,1952年调西辛营供销合作社,1953年调到懂家围六区粮油购销站石门沟分站工作,1954年懂家围粮油管理站任职,之后一直在红圪塄粮库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本来我父亲是解放前参加工作,应该享受离休待续,因文革期间档案丢失,办理的退休,我要通过相关人员打证明,父亲不让我参与),2005年去世,享年80岁。

我父亲从小没有念过书,因工作的需要,只是在忙里偷闲中和我的舅舅史永春学习了几千个汉字,刚能看懂个文件。(史永春当时任西幸营区书记兼区长,解放后任商都县委书记)

在我的印象中,我父亲是个大公无私,胸怀坦荡之人。就拿职务来说吧,常理是人家是逐步上升,我父亲是一级一级向下降,但他老人家对工作还是精益求精,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共产党的干部,能上能下,打仗靠的是胆量,如今是搞社会主义建设,我没文化,应该让给有文化的人去干,不是更好的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吗!

从我记忆中,我父亲在未退休之前,很少回家,尤其是逢年过节,我父亲没有和我们全家过一个团圆节。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共产党员就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要牢记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不忘老一辈留下的革命斗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意志,弘扬正能量,顺应时代潮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高擎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汇聚起更加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崛世界之最不是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沽源县   行号   张北县   解放前   解放后   老区   享年   历任   老人家   感想   父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