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鬼脸,爱眨眼,这种“可爱”可能是病





01

频繁的怪动作



最近

小麦(化名)妈妈发现孩子

总是频繁“挤眉弄眼”

“怪动作”一个接着一个~



“我叫你不要做这些动作,听见没?快改掉这些坏习惯!”小麦妈妈怒吼。


每当小麦控制不住自己“摇头耸肩”的时候,父母第一反应就是吵他。




而在学校,小麦也会因为这些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有时老师还会批评他,怪他扰乱课堂纪律。


周围的一切让小麦感到十分压抑,也很自卑!


直到有一天,小麦实在是受不了了,冲父母生气的喊道:“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也许我是生病才会这样!”


我也不想这样,我好难过呜呜呜

于是

小麦父母决定

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评估后

确诊小麦患有“儿童抽动症”






02

抽动症是什么




郑州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于永慧

告诉小编

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孩子经常眨眼睛或者是扭脖子,很多家长都不在意。但如果是过于频繁地眨眼睛、而且表现为快速的不自主的、反复眨眼、没有目的性的肌肉抽动,歪鼻子和扭脖子等症状,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注意了,这就不是孩子调皮的事了,很有可能是抽动症的症状。


抽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属于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频繁眨眼睛、清嗓子、撅嘴、缩鼻、扮怪相、说脏话、点头、摇头、扭脖子、耸肩等。





03

早发现早治疗~



抽动症的一些表现与孩子们常见的小毛病或者坏习惯不易区分,简单的小毛病和坏习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纠正进行改变,而抽动症则不同抽动症的发病病程越长,治疗越为困难,部分抽动症患者成年后症状仍然明显。



春季是儿童抽动症的高发时节!!!


近期,因患儿童抽动症而前往我院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患儿的年龄大多在3-12岁之间。由于患儿的症状较为特殊,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掉,不能及时治疗,结果导致孩子的病情愈加严重。




造成抽动症的原因有哪些?



Part.1

孕产因素

孕产因素史、生后窒息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等。

Part.2

感染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脑炎等后遗症。

Part.3

精神因素

受到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的动画片等。

Part.4

家庭因素

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

Part.5

环境因素

经常受同学欺负、多处于吵杂、烦闷的环境。

Part.6

心理因素

强迫症、闭锁心理、过于活跃、行为过激等。




抽动症有哪些危害?









1


长期面部抽搐,导致肌肉变形或僵硬。

2


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接触。

3


频繁抽动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导致学习困难。

4


常被周围人嘲笑,心理负担巨大,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于永慧医生提醒:


家长一定要重视抽动症的危害,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学业和就业选择,都有很大影响。


如发现孩子挤眉弄眼、频繁发声等症状,不能辱骂和责骂孩子,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进行干预。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挤眉弄眼   小麦   症状   频繁   脖子   家长   因素   父母   可爱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