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不如鼓励生育好

标题其实是有点错误,因为计划生育是国家调控生育,鼓励生育也是计划生育的一种。但是时至今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计划生育就是单一的强调生独生子女的政策方针。

该计划生育在1979年提出,当时就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到了1982年的时候,直接成为了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实施之后,明确的规定了每家只能生下来一个孩子。

然而在那个年代,人们的重男轻女是十分的严重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生男生女,一般都是各一半的概率,很多家庭在第1个孩子上生的是女孩,于是不得不寻找各种方法生下来第2个孩子。

并且当时十分流行多子多福的时代观念,认为更多的子女可以更好的照顾父母在老了之后的生活。

故该政策实施的并不是很容易,人们对于管生几个孩子有着很大的不理解。

于是社会开始从软硬两个方面用于开解。

在软的方面上首先陈列出计划生育对于国家、社会的好处。

一,减轻人口压力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是太高。

这就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总物资并不足以满足对于当时来说庞大的人口。

在现在人口劳动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然而在那个年代,大量的低素质人口和劳动力对于国家来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负担。

很多专家都认为中国的人口再不多加管控,在未来农业和工业生产会供养不起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甚至认为不管控,中国的人口会几亿、几亿的增长

二,就业形势艰巨

很多人在互联网上向往哪个时代,但是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代恐怕他还会不乐意。

因为在几十年前中国的经济实在是太不发达了。

在当时的中国个人的家庭上肉食是最珍贵的,毕竟有的时候一年到头才吃个一次。

唯一可以让人聊以慰藉的就是当时中国的穷是普遍的穷,大多数的家庭都没有什么钱,生活水平都较低。

很多的人即使想要工作也没有地方。在城市里面,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还没有到退休年龄的工人父亲为了让已经成年的孩子有个工作,于是就自己准备下岗,让自己的孩子接替自己的岗位。

甚至在更久远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岗位,国家向农村输入了大量的青年劳动力,希望农村可以供养起这几千万人。

而在农村里面,农民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天耕地或者是除草,不是农民不想去做其他工作赚钱,而是没有太多的工作可以供农民去做。

就业形势的压力迫使着国家开始稳步推行计划生育。

其次在软的方面上,有宣传独生子女的好处。

一,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这句话在当时确实是有的。不过这句话只是地方为了顺利的推进,而喊出来的。

为了方便推进,但是很多地方,在宣传标上写着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至于说硬的方面在这里我就不细说了,毕竟懂的人都应该懂,无过于房子、工作、社会关系等问题了。

鼓励生育时代的到来

计划生育自然有好处,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比如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上的人口红利不足等问题出现。

养老金也是个大问题

于是鼓励生育的时代到来了。

不但国家已经允许生三胎了,在很多地方为了鼓励生育,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生育的方法,比如说保障生育妇女的产假,给生育二胎、三胎的人发钱。

而这在我看来这是在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

一,与国际经济发达国家接轨

经济发达的国家普遍存在人口生育率较低的情况。

而虽然说如今的中国经济还远远算不上发达,但是相对于以前来说已经不错了。

中国与国际发达国家开始接轨。

发达国家人口生育率下降,开始鼓励生育发钱希望人们多生育,中国现在也开始发钱希望人们多生育。

如今韩国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而中国的生育率在2022年最终排在第5名。

总体而言,世界上较发达的国家生育率水平都是相对较低的。

二,生育率下降是社会的进步

在以前的时候,中国人特别是农村地区喜欢生育孩子。

很多家庭都有几个女儿、几个男孩,这些孩子生下来之后,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以及各种社会资源的保障。

往往生下来之后给一些饭吃,给一些衣服穿,只要最终活下来就算得上是胜利。

现在的人们,因为担心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以及各种的生活条件,普遍的选择少生少育,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并且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非常有钱的人生的孩子的数量相对较多,以及较为贫困的人生的孩子较多。

在社会上有着中等收入的群体生育率相对于以上两个群体来说往往会较低。

这是一种观念的进步,这更是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计划生育   生育率   劳动力   中国   人口   孩子   社会   国家   时代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