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没了,我们的保单还安全吗?

近日,保险行业频出幺蛾子,其中重磅新闻无非是华夏人寿、天安财险等触底暴雷,其中,华夏人寿已经被全面接管,正式改名为瑞众人寿。作为被保人,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保单权益怎么办?我的保单还足够安全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扒底华夏人寿起落风波

我们先从华夏这场全面接管风波时间线出发,深扒华夏接管历程。

华夏人寿的历史,可谓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华夏保险成立于2006年12月,是最早一批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一家全国性、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153亿元。截止华夏改制之前,华夏除了总部以外,拥有嫡系直属分公司24家,合计员工在册数达到18万之众,且2度上榜由《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名单。截至2023年1月,公总保费442.3亿元,在整个大陆市场来看,属于市场TOP5级别的量级存在。

因而华夏风险处置这条重磅新闻,无不让华夏保单客户们,心头一紧。

华夏被保监会银监会监管的重要原因就是自身偿付能力不足,也就是流动性不足所造成的的随时资金流紧张。这样看,此次雷霆手段对待华夏保险等,反而是进一步维护我们作为被保人的账户权益安全考虑。

再回头看看,这几年,华夏积累的风波过程:

2020年,四家保险公司陆续进入银监会监管部门名单,四家公司风险浮出水面,监管部门雷霆出手,以《银行业监管办法》为依据,插手以华夏、天安保险为首的经营主体改制。

2021年,中国银行保险报,再爆一条重锤新闻,四家保险信托接盘期限再度延长一年!

随后至今,2023年2月底,华夏的风波尘埃落地,彻底淡化出保险行业的历史。

所以综述可以看出,华夏被监管,有着历史的流动性安全危险,其中偿付能力欠缺,依据《保险法》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出于对被保人的权益着想,华夏因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必须被接盘处理。


华夏保险虽覆替,保单安全度无需担心

经银监会官方出面核实,天安、华夏等四家被接管的保险公司接管前签订的保险合同继续有效,根据《保险法》有关规定,四家保险公司无论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如何变化,风险如何最终化解,被保人相关保险合同的合法权益,原封不动的,由续替机构继续执行

其中缘由,其实是对我们客户的一种保障措施。继保险行业多次触底暴雷,但被保人的合法权益仍然是存在的。无论华夏的名字怎么更替,无论华夏的主体的股权结构怎么优化,调整,最终被保人的保单所有的权益都会继续由接盘方来继续维护。

可以理解成,华夏等四家保险公司卖身,但是业务会继续由卖身的公司继续完成之前保单的履约。具体接盘方分别为四家大型保险公司。其中,华夏的业务接盘是由中国人寿保险来承接。

也就是虽然华夏保险的股权结构被分解,公司的主体是由银监会来控制,但是华夏的业务执行是由中国人寿代为执行。

作为被保人,我们应该做什么?后续注意什么

看到这,很多华夏的被保朋友许是虚惊一场。华夏的业务正常经营,只会显示负债,而被保人个人的权益也会继续被履行。

作为被保人我们需要做什么?需要做的是继续等待,和保留好自己的保单等关键性文件即可。

接下来,华夏的资金运用、公司的管理框架和治理会发生变化,但华夏保险已有的资金不会被允许挪为他用,且相关规定明令禁止保险公司的储蓄资金在被金融机构体系外做其他危险性投资与其他非正当理由的用途。且之前的网点的保单,也会分批逐步的,过渡到中国人寿旗下,进行后续的履约流程和服务操作。

华夏事件背后,既是给整个保险行业的管理、经营发展敲响了警钟,也是对我们投保人提供了一个现实版的警醒案例。我们在挑选保险公司时,要充分考虑进去该保险公司流动性风险,充分认识行业规定,遇到此类情况,积极维权,也同时保持平常心对待。我们的保单只要是通过正当途径签约,且有相应凭证和法律文件,无论发生什么重大变化,我们都是可以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伸张。

作为投保人,伙伴们想要知道更多防坑指南,如果维护好保单权益或者更多想要了解的内容,都可以在评论下方与我们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保单   保险公司   天安   保人   股权结构   华夏   流动性   人寿   风波   权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