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3亿人失眠,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有超过3/4的人晚上11点后入睡,近1/3的人凌晨一点以后入睡。而失眠经常相伴的心理疾病就是焦虑和抑郁。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女性睡眠率是男性的1.4至2倍。

(央视网)

那么我们主要讨论失眠的原因、影响及预防改善方法。

原因

失眠的诱发因素很多,包括心理、生理、环境、药物、生活行为、个性、精神及全身疾病等。

心理因素: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导致情绪激动、情绪不安,或是持续的精神紧张,都有可能导致失眠。过度关注睡眠问题而产生的焦虑不仅会加重失眠,还会造成失眠持续存在。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饥饿、过饱、疲劳,女性激素水平变化等生理因素也是失眠诱发因素。例如月经周期和绝经期的影响,在更年期间,夜间出汗和潮热常常会影响睡眠,在怀孕期间也会常常会出现失眠。

生活习惯因素:喝茶、喝咖啡、吸烟和饮酒,睡前看电视玩手机、入睡时间不规律、熬夜工作都可能扰乱正常作息,造成失眠。

影响

长期的睡眠不良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1、精神障碍: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易缺血缺氧,脑细胞代谢紊乱,加速脑细胞死亡,使人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或表现为焦虑、抑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症状

2、内分泌失调:长期失眠使人体生物钟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调,加速人体衰老,造成皮肤色素沉着、皮脂分泌过多、皱纹增多、毛孔粗大、脱发严重以及性功能减退等不良影响,还可引起女性更年期提前,卵巢功能下降等;

3、发育不良: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够促进骨骼、内脏等组织器官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生长激素的分泌水平与睡眠有关,如青少年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身体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

4、免疫功能受损:睡眠不足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降低人体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易诱发感染;

5、诱发躯体疾病:长期失眠可能诱发各种疾病或加重原有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对老年人危害最为明显,使老年人易患神经衰弱老年痴呆,尤其是有冠心病心律不齐的老年患者,夜间失眠甚至可导致猝死。

改善睡眠质量方法

1、调整作息规律:应尽可能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熬夜等不良刺激,顺应生物钟

2、减少刺激性因素:在睡前应尽量减少刺激性因素,避免摄入刺激性、难以消化的食物,包括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进而减轻对中枢神经的刺激作用

3、运动:建议在白天增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4、调整心态:可以调整心态,尽可能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睡眠

5、优化睡眠环境:可以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由于噪音、强光等不良刺激影响睡眠。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生长激素   生物钟   刺激性   焦虑   生理   睡眠   规律   情绪   不良   因素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