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300万提前退休”,有网友不淡定了

澎湃特约评论员 马青

上海一对夫妻决定提前退休了,妻子33岁,丈夫43岁。两个人失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后来一盘算,银行里有300万存款,有房有车无娃无贷,双方老人各有退休金,为什么还要每天吭哧吭哧、起早贪黑地上班呢?

然而,网友们不淡定了,300万就放心退休?开玩笑吧。有人开始算账,按这对夫妻的预计,一个月理财收入一万,那就需要年化率4%。可存款利率没这么高,理财没这么稳定,加上物价可能上升,需要扣除通货膨胀率,300万存款真没有想像中那么可靠。还有人说,没有单位交医保,一场大病就能把所有的计划打乱。

300万是他们的全部底气吗?账可以这么算,也不能完全这么算。很多人算账时,想的是“如果我有300万存款,我会提前退休吗?”令人无奈的现实是,我就算干到退休,银行里也攒不下300万现金。所以,重要的不是这300万他们还能用多少年,而是人到中年就已挣下这份家业的底气。

他们能够在四十岁的时候,在上海买房买车无贷款,且存下300万现金,这个底气可能包括双方家庭的经济支持,更意味着夫妻二人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理财水平,是这些而非仅仅300万,让他们相信自己在面对未来种种不确定时不必焦虑。

那句真理怎么说的来着?钱并非万能,没有钱却万万不能。反过来也一样,没有钱肯定不行,但钱却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有人月入一万,可以过得逍遥安逸,有人月入十万,却可能无法安枕。

一直有人在研究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什么关系。2020年一份《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发现,当前中国社会,个人年收入12-20万是个拐点,低于这个点,收入和幸福感是正相关,一旦高于这个点,收入增加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幸福。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工作带来的价值排序是“养家糊口”大于“自我实现”,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价值排序却可能是相反的。

所以,提前退休也好,不再找工作也好,不见得就是混吃等死。这对夫妻把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每月开支都拍成了视频,放在了社交媒体上。这也是一种与社会联系的方式,至于会不会成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场域,谁又说得准呢?

还有人说,这对夫妻敢于提前退休,是因为他们是丁克家庭,没有教育支出,少了很多负担。实际上,丁克家庭没有教育支出,却比有娃家庭更要做好养老准备。

我也是丁克,深知坊间那句调侃:“没孩子的老人处在养老院鄙视链底端”意味着什么。眼下,八十岁的老母亲日渐体衰,我不得不搬回去与她同住。母亲时常问我“将来你老了,谁来照顾你?”我的回答是,再过几十年,社会变成什么样谁知道呢?说不定都有养老机器人了呢。

丁克家庭从一开始就要面对社会舆论、亲朋好友的种种好心劝告,坚持不养娃的选择,在我年轻时,还是需要无视社会眼光的心理承受力的。这对夫妻决定换一种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并将之公开,予人讨论,大约本身就是具备无惧他人评价的扛压能力。

个人的生活方式,无论婚不婚,要不要孩子,要几个孩子,无论工作还是退休,极简还是奢侈,都是自己选择的路,每一种选择都有理由,每一种选择也都值得尊重。有人问日本女性主义者上野千鹤子什么是“真正的女性主义”,她说是自由选择。这何止是女性主义的答案,也是人性的终极解答。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存款   生活方式   底气   支出   夫妻   收入   孩子   家庭   网友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