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房产中介挂了一年多的房子为什么卖不出去?

头条解读

露桥解读:2021年下半年至今,应该有不少朋友把手上的二手房挂在中介,至今都没有卖掉吧?我就碰到好几个咨询的案例。

我把这些情况总结了一下,看看到底是哪些情况导致手上的房子长期卖不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应对。

原因1:错判楼市行情,没有做到在好行情里出货,反而深陷逆市,无法解套。

房产作为大宗消费交易,动辄几百万的金额,流动性比较差,又容易受到各类政策的不确定性打击,一旦政策有变,行情走凉,就会面对被套的窘境。

所以,房产交易一定要打提前量,一定要提前预判后市行情,根据楼市兴衰周期,在市场火热的时候,卖在高点。

特别是一些房龄较长、配套较差的弱势房源,只能依靠汹涌的行情作为掩护才能高价出货。否则,面对房东的就是行情下行周期中,踩踏式出货的滞销风险和价格战对盈利的侵蚀。

准确预判行情不是不可能的事情,2021年2月5日房三观微信公众号推文《楼市躁动,何以置业?》一文,就精准给出了“2021年上半年行情好于下半年”的判断。



原因2:依然以强势房东姿态自居,没有与房产中介搞好关系。

不管买二手房还是卖二手房,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房产中介在打交道。试问一下,对于每天都接触各类房东和购房人的中介工作人员,在非亲非故的情况下,凭什么把高性价比的房源优先推荐给你,或者优先推荐你的房子给客户呢?

是利益!

房产中介是靠成交拿佣金吃饭的,如果没有成交,中介就没饭吃,如果有成交,并且还能额外多拿一些利益,房产中介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从这个逻辑出发,房产中介为了尽快达成成交,一定会优先推荐那些“房东好说话”、“性价比高”、“还有还价空间”的二手房。

如果你符合这些条件,那房产中介必然会优先推荐,因为他们也要靠成交拿佣金吃饭。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再加一把火,特别是在楼市行情冰冷的阶段,告诉他们,在多少时间内成交,除了中介应收的买方支付的中介费外,作为房东,再给你包一个红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交易中以利开道,无往而不利。


原因3:没有分析清楚自身房产的优劣势,没有做到扬长避短,看菜下饭。

每个人买二手房的原因都是不同的,作为房东,你改变不了购房人置业的原因,但可以分析清楚自身房产禀赋是哪些,而这些禀赋又会吸引哪些购房人出于怎样的目的来这个区域看房。

一旦这些购房人来看你的房子了,就把最能俘获他们芳心的因素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成交的概率自然就能上升了。

比方说,你的房子学区比较好,很能吸引学区置业需求的购房人。那么,你是不是可以花一点小钱,专门装修布置出一个崭新的适合孩子安心学习的书房兼卧室呢?

再比如说,你的房子学区一般,但临近就业中心,交通便捷,商业发达,很适合刚需小年轻作为婚房使用。

那么,你是不是可以花点小钱,把老旧的墙面粉刷一下,把窗帘换饰一新,把渗水留下有斑痕的墙面用墙纸重新贴一遍,再把卫浴用品和主卧家具换成新的,是不是会给那些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多一分婚后生活的憧憬,也多一分买下这个家的冲动呢?

总之,有的放矢。要先确定这套房子适合怎样的人群,然后针对这类人群的喜好特征,做一定程度的空间或者功能改良,以达到冲动消费的效果。

放心,只要对方能冲动,这成本就能转嫁,自然不需要与同小区的出货房东打价格战。


原因4:没有做好价格调查,想当然的胡乱报价。

很多房东误以为,买卖双方是博弈关系,只要搞定买方即可,其实不然,房东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同小区其他在售房源的房东。

所以精明的房东一定会搞清楚同一个小区其他在售房源的所有特性,比如,价格、装修、户型等等因素。

如果行情好,精明的房东会根据小区所有房源的综合情况,报一个性价比价差的价格,如果行情不好,就会报一个极具竞争力的高性价比价格。

千万不要认为二手房市场报价是不透明的,尤其是一些老小区,购房人在同一个小区不断淘房源比较性价比,房产中介为了尽早达成成交,也在给客户找性价比高的房源,同样,其他精明的房东也在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身的报价。

所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同时,也要灵活运用战术,调整价格。


原因5:随便找几个中介挂房源,随时给中介看房源。

房源要找尽可能多的中介挂出去,中介之间有竞争,才会尽早带来客户。

不要随便什么时间点都去给中介开门看房子,下雨天采光不好的时候,晚上小区里面车辆乱停放的时候,工作日中午购房人心理上处于“社畜”状态的时候,看房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最理想的约看日子是周末阳光灿烂的午后,一方面非工作日看房人的身心放松,更包容事物的缺点,另一方面周末也更适合房东约一些“朋友”陪着看房人一起看房——看房人根本不清楚这些陪客是不是跟他一起来抢房子的——有时候卖房,是需要一点点“卖压”的,你懂的。


原因6:与其大幅降价卖有硬伤的“老破大”,还不如想办法联合大家加装电梯。

我发现二手房市场上,最难卖的是“老破大”——房龄老,品相破旧,并且面积还大,最要命的是,这类“老破大”还在顶楼,不带电梯。

一般性买这类大面积房产的就两类客群,一类是品质改善型的,首先排除,因为把价格降得再低,这类人也不容易动心成交。

另一类是带着父母同住,上有老,下有小,但购买力有限的人群,这类人是有可能成交的。但是没有电梯,对于家中有老人的家庭,就是购置“老破大”最大的阻力。

目前全社会都在做“适老化”改造,对于加装电梯,政府也有一定的资金补贴,其实一台电梯需要平摊的费用并不多。

在实践过程中,最不愿意加装电梯的是一二楼这些楼层较低的业主,一方面,他们家楼层低,有没有电梯无所谓,特别是一楼,根本用不着,搞不好电梯井还会遮挡采光。

另一方面,这些低楼层的业主心理大致也清楚,没有电梯的情况下,低楼层是优势,一旦加装了电梯,这个优势就会消失,搞不好还会影响房价。

所以,这个世界90%的事情,是可以用钱解决的,剩下10%的事情,需要更多的钱解决。你懂的。


今后我会把在2023年写的有关楼市和财经预测性文章,集合如下,以便读者反复阅读,加深印象,同时,也为了验证我预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欢迎读者“打脸”验证。

2022年国内住户部门存贷结构扭曲,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隐忧?

2023年重点城市核心区域房价大概率会上涨

银行房贷年限拉长,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财富稀释剂

可能需要发动一场小牛市,来化解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


楼市要闻与解读

王一鸣:金融部门加大对优质头部房企的融资支持十分必要

据上证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政策要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仍要以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为重要前提。

应保持政策稳定性,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金融部门在供给端加大对优质头部房企的融资支持十分必要。

露桥解读:

当然要支持头部优质房企的资产负债表,否则,各地的土地市场怎么拍出“地王”,不出“地王”怎么改善楼市预期呢。这点,从上到下,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不公开说。




银保监会:将继续加大对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贷款、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监管

证券时报消息,银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指导商业银行依据合同约定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畅通线上办理渠道,加快审批处理效率,做到客户少跑路、快办理。

同时,将继续加大对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贷款、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监管。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若有提前还贷或者其他金融业务需求,请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咨询了解相关情况,避免被不法中介机构误导,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露桥解读:

光说屁用,杀鸡儆猴。




银保监会再谈提前还房贷难:部分银行已制定服务方案 近期办结数量明显增长、办理时限有所缩短

证券时报消息,记者2月24日获悉,近期银保监会再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银行加快处理积压申请,做好提前还款服务。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目前商业银行正在优化相关金融服务,做好提前还款的办理工作。

“有的银行制定了专门的客户提前还款服务方案和流程,统筹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保证还款时间的可预期性;有的银行开展多渠道服务对接,设立房贷提前还款热线专席,为客户咨询及业务办理提供便利;有的银行在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部署提前还款预约功能,提升服务效能。”

上述负责人介绍,从市场反映和了解的情况看,提前还款办结数量明显增长,办理时限有所缩短,提前还款困难的问题已逐步缓解。

露桥解读:

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之前干嘛去了?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大涨96%,购房者近70%为首套刚需群体

澎湃新闻消息,近期楼市回暖的消息不绝于耳,近日走访北京的多个在售楼盘,发现看房人数增加了不少,咨询量和成交量也有所回升,二手房交易近期也较为活跃。

目前北京购房者以首套刚需群体为主,整体占比近70%,客户对价格、区位、环境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某平台数据显示,2月1日至2月23日,北京二手房成交11638套,环比上涨74.07%,同比上涨96.29%。伴随着网签量的增多,银行的业务也在增加。

露桥解读:

拿着一线城市的楼市数据给三四线看,三四线楼市表示“你别瞎说,我们冷着呢”;拿着三四线楼市数据给一线看,一线楼市表示“你别瞎说,我们回温了”。




证券时报:慎待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证券时报评论文章称,近段时间以来,“提前还贷潮”受到舆论热议,监管部门就此与部分商业银行召开座谈会,要求做好对客户的提前还款服务工作。

伴随对这一现象的讨论,是否要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来抑制提前还贷,成为争论的焦点。房贷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对待这部分利率的调整务必慎之又慎。

金融消费者基于利益考量选择提前还贷,是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正常市场行为。这种“排队提前还贷”的现象能否长期持续,还需进一步观察。

同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能否直接抑制“提前还贷潮”,尚存在不确定性。若简单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存量房贷利率,或与当前利率市场化精神背道而驰,也不利于往后金融政策的持续性。

此外,直接对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不能采取“一刀切”要求商业银行对存量房贷利率打折。

露桥解读:

给存量房贷降息,是肯定阻止不了提前还房贷现象的,因为两者虽有交集,但需求导向不一样。




财经要闻与解读

美联储利率掉期定价政策利率将在2023年7月达到5.45%峰值

露桥解读:前面我可是苦口婆心提示美股下跌风险,现在坐实了。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较周四纽约尾盘跌647个基点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9810元,较周四纽约尾盘跌647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9116-6.9829元区间。

露桥解读:年前做过预测,人民币汇率超涨了。上周五我发布了年前的预测内容,可以回过头去看一下。




名家投资展望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今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5%以上

据21财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2月24日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

“当前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我国经济明显转暖,多项指标反弹回升,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国际组织和市场机构普遍对中国经济转向乐观,纷纷调高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

总体判断,今年中国有望实现5%以上的增长,如果能够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实际的增速有望高于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商业银行   存量   房东   房源   楼市   电梯   中介   房子   原因   银行   行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