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后养生,吃好2样、做好1事!照着做,不生杂病、全身都养好

你那里天气暖了吗?有春天到了的实感了吗?

说实际的,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很多地方自雨水节气后,气温才逐步回升,冬雪渐成春雨。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雨水节气后,才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来了。

那么,这个阶段该怎么养生呢?简单来说,可以归纳为“吃好2样、做好1事”。

吃好2样,健脾胃、祛湿气

雨水能滋养万物,本是好事,但如果人体长期处于雨水的“浸润”中,会导致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以致湿气内生,进而出现疲倦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因此,雨水后养生,健脾胃、祛湿气是重点。从食疗上来说,以下“一菜一鱼”现在吃正合适~

一菜:荠菜

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平,有养肝明目、利尿除湿、健脾益胃、利水消肿等功能。

现代医学则认为,荠菜营养价值,内含大量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等矿物质等。

值得一提的是:

荠菜含有相当丰富的膳食纤维,这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

荠菜是一种高度碱性食物,胃酸分泌过多者适当食用,可以中和胃酸。

它可以凉拌、做馅、煮面、做汤,增色增味提鲜样样行。

注意:荠菜属于光敏性食物,吃了以后要注意防晒。

一鱼:鲫鱼

随着春季气温转暖,人体也阳气长而阴气消。

此时不宜多食羊肉、牛肉等温热之品,容易辛温太过,肝木过旺,反伤脾土。相反,味甘性平、不易上火的鲫鱼,更适合大家食用。

中医认为,鲫鱼有健脾温胃、除湿利水、温中下气之效。《本草纲目》中载:“诸鱼属火,唯鲫鱼属土,故能养胃。”

推荐一个鲫鱼食疗方~

芡实鲫鱼汤

材料:芡实15克、淮山15克、鲫鱼1条。

做法:将处理干净的鲫鱼放入锅中,用少许油煎至淡黄色;然后与芡实、淮山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以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养胃固肾。

做好1事,不生杂病

虽然雨水带来了生机,但此时天气变化不定,阴寒未尽,乍暖还寒。再加上春季人体阳气不稳,较易散泄。

因此,大家别一看到天气回暖就乱脱衣,要适当“春捂”,以抵御冷风、湿气等,预防“老伤”发作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具体该怎么“捂”?一般要注意两个要点:

①捂两头,即头颈与双脚。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一旦受风着凉,阳气散发,很容易引起感冒、头痛、牙痛,甚至诱发脑血管疾病。

而颈部是风邪袭人的首发之地,也是风邪侵入人体的一条捷径。风邪乘虚入侵人体,可引发诸多病症。

至于双脚,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也容易遭到风寒侵袭。

②要因人而异,注意分寸

“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捂的时间越久越好。衣物的增减,要视天气变化的情况、自身年龄大小、体质强弱而定。捂过头,同样有害健康。

(养生每日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雨水   芡实   荠菜   阳气   胃酸   湿气   鲫鱼   节气   全身   中医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