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焦虑,用抗焦虑的药没用,健脾+补肝血才是王道

两年前,我接诊过一位患者,睡眠质量不好,整个人很沉闷。她曾因家庭琐事而情志不遂。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只要稍微遇上一点不开心的事儿,就立刻想哭。

与此同时,她夜里睡眠多梦,心情烦乱不宁,易怒易恼。

患者当时已经绝经,于是立刻想到了更年期。但是到医院去,精神科诊断为焦虑症,时候必须以抗焦虑的药物为主来治疗。

结果药一吃,各种乏力、头昏、不爱说话,脑袋和四肢发沉的现象都来了。但是只要一停药,睡眠质量就会下降。

最终,患者思来想去,决定看看中医试试。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小数,苔薄黄,舌红,身体十分瘦弱,面色晦暗无华。

拟方: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龙眼肉,白芍,合欢皮,栀子,生地黄,麦冬。


患者服用10剂以后,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就是睡眠大大改善,而且情绪稳定。最终,患者诸证悉平,完全恢复正常。

中医里头,没有焦虑证这个词儿。和它对应的,有脏躁、郁证等概念。

这个患者脉细,身体瘦弱,全身乏力。这就是典型脾虚。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不够用,则脉细。

气血不足,身体失养,所以身体瘦弱。脾虚气弱,四肢不受养,所以乏力。

脾虚,则胸中宗气乏源,所以患者声音低弱懒言。

脾属土,心属火。火能生土。所以说,心为母脏,脾为子脏。现在,脾不足了,子盗母气,所以心必然受累。

脾不生气血,则心气心血不足,于是患者就出现失眠多梦、心悸心慌等现象。

心和脾,都是生血的重要脏器。心脾不足,则一身阴血亏虚。波及肝脏,使得肝阴肝血不足。

肝主情志。肝气失和,所以悲伤欲哭。阴血亏虚,患者难免生热,所以就苔黄,脉略数,舌红口干。

肝主谋,肝阴肝血不足,肝不能主谋,患者一时没了主意,就开始胆小、焦虑、紧张,情绪波动明显。

方子中,党参、白术、黄芪、木香,用于补气健脾,醒脾理气,解决的脾不足、气虚的问题。

当归、酸枣仁、龙眼肉,这是在养血补血,解决血虚的问题。

远志和茯神,主要用于安心神。

在这个基础上,白芍,养肝血。麦冬和生地,养阴生津,改善虚热。

合欢皮,疏肝悦志。栀子,则用于清热除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焦虑   白芍   白术   麦冬   木香   气血   乏力   瘦弱   王道   更年期   患者   没用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