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江西同为西,饮食文化大不同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在大同市下面的一个小县城,是一个标准的80后,和其他普普通通的北方农村人一样,在物质匮乏与精神需求逐步改善的过程中,开始成长起来,还记得小时候其实没有什么零食可以吃,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几颗“人形的糖块”罢了。大概在五六岁的时候,还记得那时候的零食就是一个大白馒头,出去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手里带上一个馒头,那是相当威风的事。把他们馋的眼放金光,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搞上一块馒头来吃。现在想来真的是好笑,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和我是同岁,犹记得放学后他为了能吃上一个馒头。和他妈妈死缠烂打了好长时间,结果也未能如愿,最后只能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这幅画面一直在我脑海当中存留,至今依然清晰可见。


大概在1994年左右,那时候人们的物质基础其实还不是很丰富,整体来说虽然有进步,但是毕竟有限。但是我们是快乐的,放学后最重要的事是给家里的羊砍树枝来吃,那时候家里养了羊的孩子会集中在一起,骑自行车到树多的地方,爬树把树枝用刀砍下来。然后用草搓成草绳把树枝捆起来。这时候最不好做的就是把这捆树枝放到自行车的后架上,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力气不够放上去就会掉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找一根草绳让力气最大的那个孩子固定紧,这样才不容易半路掉下来。也就是在这样的劳动当中,形成了最原始最朴实的友谊,这份感情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

学校里孩子们最高兴的莫过于野炊了吧,我们小时候没有野炊这个概念,但是却喜欢干像野炊一样的事。大家聚在一起分配好任务,你拿盐和葱,他拿锅和油,还有的拿菜,偶尔有时候会有人主动说能拿一小块肉,那他此刻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中心,就像太阳一样给了我们光和热。如果实在搞不到肉,我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就是到野地里去抓一只黄鼠,这东西可不好抓,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到它们的窝,然后把旁边的洞口都堵上,只留一个大的出口。用桶装满水然后灌到这个洞里,这时候时间仿佛凝固了,不多时一颗小脑袋就探了出来。有时候还需要再补上一桶水它才会完全的出来。


夏天的食物比较多,有时候蛇也是我们餐桌上的目标。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太开心了。各种材料齐备,然后找一个背风的地方,用石块垒起一个炉灶,起锅烧油一顿小小的野餐就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或许我们也并不是在意这样食物是如何的美味,我们在乎的只是这个过程吧。

山西大同的最北面被称为塞北,这里冬天气候寒冷。室外零下十几二十度是常有的事,糟糕的天气依然阻挡不住小伙伴们寻找美食的步伐。用一个铁盒下面开个孔,中间用铁钉开几个眼,然后插上一些硬的铁丝,这样一个简易的可以随时移动的火炉就制作完成了。北风呼呼的刮,天气冰冷刺骨,我们就是依靠这个火炉,艰难的在苦寒的荒野中放肆着自己的青春,或许这都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吧,骨子里就有亲近大自然的基因。


冬天的天气情况是恶劣的,野炊的步伐依然不能停止。这时候红薯是我们最喜爱的食物。大家凑钱买几个红薯,到树林里捡一些枯树枝,烤红薯就是小伙伴们冬天里能找到的最理想的食物了。童年的记忆大抵都是快乐的吧,一转眼我们长大了,开始各奔东西,有的辍学了,有的学了一门技术,有的十几岁就成了家。终于我们不再是自己,有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我们变成了谁谁谁的爸爸,变成了谁谁谁的儿子,或者是谁谁谁的老公妻子,童年就这样匆忙的离我们而去。

2005年我们已经跨入了21世纪,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发展,在物质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我们不再为了一口吃的而发愁,再也不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了。2005年对我来说是一个阴暗的年份,高考失利令我情绪低落,按照我的成绩只能上一个大专,这对于一向高傲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实。但是不管我内心怎么不愿意,现实是我不能改变的,填报志愿的时候,我随手拿过同桌的表格照着他选的学校填好了我的志愿。最终我和他一起来到了江西省一个叫“春”的地方那就是宜春市。


初到宜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闷热,站在原地都冒汗,塞北的夏天是凉爽的,空调肯定是用不到的,最多就用个风扇。收拾好心情,第一次来到食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有很多鱼,各种各样的鱼,而且这些还都不刮去鱼鳞。咬上一口脆脆的别有一番滋味。还有就是这些鱼都没有去除内脏,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呀,我这个北方的汉子第一次见识了江西的饮食文化。

那时候最喜欢吃的是鲶鱼,这种鱼在北方是很少见的,在大同几乎就没有听说过这种鱼,这么说吧,从小到大我就没有吃过没有鱼鳞的鱼。鲶鱼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绵软爽滑,有一种德芙巧克力的丝滑感。大概一个月后,有个贵州的室友和我说,你这么喜欢吃鲶鱼呀,我说对呀,这鱼很好吃,他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吞吞吐吐的说,他们那里一般用这种鱼来清理厕所。我差点吐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吃过鲶鱼。后来定居宜春,娶了江西的老婆,我老婆说她们这里的鲶鱼生长环境是很卫生的,一般都没有问题,只不过是这种鱼的适应能力太强,被一些人妖魔化了,我也从新尝试过鲶鱼,突然感觉,还是最开始熟悉的味道。

2008年我毕业了,大学读的浑浑噩噩,就是觉得时间过的飞快,班里的同学还没有认全,就要离开这里了,工作也没有着落。现在看来,那个时候应该是很迷茫的才对,要啥没啥,农村出生,专科毕业,只是读个最普通的学院类大学。但是当时却没有这些感觉,给我留下最深的感受反而是和同学离别的伤感,对于工作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走出去。


第一站来到了温州,开始是做储备干部,其实就是端菜的服务员。却给了一个可以迷惑年轻人的称谓,干了没几天,一天有一个个子不高,精瘦的中年人对我说,来我们部门吧,我们这里更适合你。我立马说好的,他很疑惑,反问我,“你知道我们是什么部门你就同意?”我说,“什么部门都可以,什么部分都比整天端盘子好。”他笑了。就这样我来到了餐饮采购部。

毕业满一年,很多同学都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当了老师,我也蠢蠢欲动。于是我又回到了宜春这个城市,参加了招聘考试,比较幸运的是一次上岸。再后来就在宜春结婚生子了。结婚后,才真正的融入了江西的生活,慢慢的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以及这里的饮食文化。

江西最常见的最被老表认可的莫过于炒粉了,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喜欢这一口,经济实惠口感还好。它的做法非常简单,但是口感却很独特。首先,需要准备好红薯粉、葱、蒜、花椒、辣椒、盐、鸡精、醋、油等食材。其次,将葱、蒜、花椒、辣椒等调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油,用中火热油,然后加入红薯粉,继续炒至香味散发,最后加入盐、鸡精、醋等调味料,再炒至粉熟即可。江西炒粉的口感香脆,口感独特,非常受欢迎。初次到江西的朋友可以品尝一下。


江西全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潮湿,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春秋季节气候宜人。江西的年平均降水量较多,一般在1000-1500毫米之间,多为雨季,雨量分布不均匀,多数地区雨季雨量较多,干季雨量较少。江西的夏天,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温度较低,降水量较少。气候湿润。这种天气情况也深深影响了江西人的饮食文化,高温多雨,不利于食物的保存,智慧的老表们就创造出了腊肉这种食物。能够更方便的长时间存储。

江西腊肉是一种深受江西人喜爱的传统食品,它是用猪肉经过腌制、烘烤、腊制而成,腊肉味道香甜,肉质细嫩,口感清香,是江西人最喜欢的食品之一。江西腊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腊肉是贵族的特产,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到了清朝,腊肉的制作技术更加完善,腊肉也慢慢地被普通百姓所接受。今天,江西腊肉已经成为江西人的传统美食,每年腊月,江西人都会家家户户地制作腊肉,以此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婚丧嫁娶是中国人的传统,赣西也不例外。经历过乡村大大小小的各种酒席,我发现一个和北方截然相反的上菜习惯,江西地区更喜欢用碗上菜,而北方地区则没有这个习惯。这是因为江西地区的饮食文化更加重视精致,而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则更加注重实用性。此外,江西地区的饮食习惯更加多样,而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则更加单一。总之,江西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江西地区更喜欢用碗上菜,而北方地区则没有这个习惯。

说到饮食,我们也来谈谈山西的传统吃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准没错,所谓存在即合理。每个地方的饮食都不同,这是由于各地的气候、土壤、植物、动物等资源的不同而导致的。比如,在温暖的气候下,植物和动物的繁殖更为频繁,从而使得饮食也更加丰富多样。另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有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他们习惯于吃某些特定的食物,这也是影响饮食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有不同的经济水平,他们买得起的食物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影响饮食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由于各地的资源、文化、经济等因素的不同,导致每个地方的饮食也不尽相同。


山西大烩菜是一道以豆腐、肉丁、蔬菜为主料,搭配调料烹制而成的一道菜肴,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山西大烩菜的做法是将豆腐切块,肉丁洗净,蔬菜切片,将豆腐、肉丁、蔬菜放入锅中,加入调料,烹饪至豆腐变软,肉丁变熟,蔬菜变软,即可出锅。山西大烩菜的特点是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色泽鲜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山西的冬天特别的寒冷,基本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只能在秋天的时候大量的囤白菜和土豆,这或许是晋北盛行大烩菜的原因吧。

山西的山水气候造就了另一道美食。腌咸菜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人们就喜欢腌制蔬菜,以便把蔬菜的营养保存起来,以备冬天食用。山西腌咸菜的特点是酸甜可口,口感丰富,色泽鲜艳,而且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物。山西腌咸菜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将蔬菜洗净,然后用盐水浸泡,再加入调料,放入大瓮中,然后压上一块石头,放入阴凉处即可。


寒冷的早晨,坐在滚热的火炕上,吃着酸脆的咸菜再加上一碗小米粥,口味鲜美,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的需求。腌咸菜可以提供营养,而小米粥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使食物更加美味。这种菜肴不仅可以满足山西人的口味,也可以让其他人尝试到山西的美食,享受到山西特色的美食文化。

我对大同充满热爱,它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的根源。我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友谊。大同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美丽的风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秀的人文环境。我也爱宜春,它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是我老婆的故乡。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我们一起爱大同,我们一起爱宜春。一起为大同宜春的发展做出贡献,一起把她们建设成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山西   江西   北方地区   宜春   江西人   鲶鱼   腊肉   口感   饮食文化   气候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