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一分,命短一寸,分享一个化痰中成药,减少疾病可乘之机

为什么会有“痰多一分,命短一寸”这种说法呢?

中医认为,我们身体里的痰,有“无形”和“有形”之分,两者可以互相转化,相互影响。但不管是什么痰,如果进入了我们的血脉,经络,就容易产生痰凝,出现“痰瘀互阻”的情况,和西医上所说的血栓,囊肿,包块等等情况比较相似,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说,痰多一分,命短一寸。

那什么是“有形之痰”,什么又是“无形之痰”呢?

比如有的朋友,经常觉得自己嗓子里面有东西,每次说话之前,都要咳一咳,清一清嗓子,尤其是早上起来的时候,还觉得嗓子里的痰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这个痰,就是中医认为的“有形之痰”。

又有的朋友发现自己,总是觉得胃里闷闷的,胀胀的,吃不下东西,有的时候,还会犯恶心,想吐。头也总是昏昏沉沉的,不清醒,反应比较慢,同时大便也很黏,解大便的时候比较费力,大便也容易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这些情况,可能就属于我们身上的“无形之痰”了。

痰湿过重,就会阻碍我们脾胃的运化能力,所以胃胀,胃满。痰湿还会阻碍气血的运行,我们的气血不能濡养脑窍,还给我们的脑部提供营养,所以我们会觉得精神不好,昏昏沉沉。痰湿停留在我们的肠道里面,就像胶水一样,所以我们的大便也会变得粘滞。

不管是我们嗓子里的“有形之痰”,还是浑身各处的“无形之痰”,我们都应该在发现的时候,及时的祛痰、化痰,以免造成其他的疾病,损害我们的健康。

今天贾医生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并不是推荐大家都去尝试,而是分享这个中成药的化痰祛痰思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这个中成药叫做二陈丸。

二陈丸用到的药材有陈皮,制半夏,茯苓和甘草。

陈皮和制半夏,都有祛痰,燥痰的功能,归脾胃经,尤其是对于我们脾胃里的痰湿,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这两味药的药性都比较辛散,辛散之气能行,也可以减少我们经络,血脉里的痰凝停滞,打通气血运行的通路。

茯苓可以健脾化湿,减少痰凝的来源,切断痰湿的源头,再加上一味甘草,调和脾胃,补益脾胃之气。

以上就是二陈丸的用药思路,不过涉及到我们临床开方用药,也不一定要完全拘泥于这四味药,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适当的加减一些药材,比如有的人头晕,昏沉的情况比较明显,我们可以加入薄荷,石菖蒲这类醒神的药材,有的人已经出现了小的囊肿,结节,也可以添加破结化痰的瓜蒌,昆布等等。

总之,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你学会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中成药   半夏   陈皮   可乘之机   茯苓   脾胃   气血   大便   药材   嗓子   疾病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