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之中国教育体质变革的紧迫性

作为一个高三考生的家长,近年来一直对国家的高考政策格外关注。就目前国家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个别国家针对中国人为编织的科技铁幕,科技封锁。华为芯片事件不是个例更不是结局,仅仅只是个开始!要说我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不缺科技人才,为何还要受制于人看别人的眼色讨生活?早期的闭关锁国让我们科技发展落后于某些国家是面对的事实,但更多的是我们缺乏各个行业顶尖的人才,无法赶超技术差距才是根本的原因!

说到人才就不得不提及中国的高考制度。教育一直被视作强国的根本。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到高考政策的数次改革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渴求。高考作为临门一脚每年都为国家选拔着大量的人才,这些考生从此将奔赴各行各业实现理想与抱负。也会有不少成为行业精英以知识回报国家。可以说985 211是我国人才的摇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但落选的就一定是资质平庸的无为之辈?我觉得也不尽然。有多少在某个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因为其他学科的缺陷而被阻断了求学之路,失去了继续生化深造的机会。

就拿芯片制造行业来说,物理人才是行业振兴的关键,在初高中阶段其实有很多孩子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大多数可能因为语文,数学,或者英语甚至政治不够优秀而失去了进入行业顶尖院校继续深造的机会。甚至直接失去了进入大学的资格。最终面对现实选择平庸而无为的生活,这是考生的悲哀也是名族的不幸。把牛顿和爱因斯坦放在我们的高考制度下他们也注定是体制的牺牲品。人无完人,如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就像前两年某些人大代表提出的高考取消英语成绩,先不去讨论英语是否真的累赘,议案的出发点就是英语可有可无的成绩拖了很多考生的后腿。英语如此,数学,语文难道不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能造出光刻机的人就必须精通国学,熟背古文,懂得人体构造,了解化学反应?同理,我们医院的主治医生辅导不了自己孩子高中甚至初中数学题目的大有人在,难道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

我这里大胆来一种假设,假如一个孩子物理很优秀,可以接近满分,但他的数学只能考一百分,语文八十分,英语八十分,化学八十分生物八十分,那么他的命运如何?另外一个考生物理只有八十分,其他门门接近满分。同样去报考中国科技技术大学,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真正的物理人才或许只能在二本线挣扎,而物理八十分的考生因为综合成绩优秀被科技大学录取。究竟是考生的悲哀还是名族的悲哀!

说的很多却像什么都没有表述清楚,国运不需要我们这些搬砖挣生活费的人去操心,可我们的社会精英关注的或许是自己的仕途政绩。在他们眼里跨阶级的声音远没有台下的掌声生动,毕竟噪音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国运   紧迫性   英语   中国教育   体质   中国   考生   物理   优秀   孩子   国家   人才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