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必看!这些操作后果很严重!

春节假期转瞬即逝,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各高校大学生马上要迎来春季返校。

如果遇到以下兼职开卡、注册APP等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别被骗子坑了,前途尽毁!



这样新办卡、注册APP很危险


在高校附近、公园、商场等场所,经常会看到新办电话卡、新用户注册APP的地推活动。


其中,部分是商家的正规营销手段,但有一些可能是打着开卡、拉新的旗号,背地里却在进行非法活动。


1

兼职办新电话卡赚钱


不法分子以兼职名义吸引大学生新办电话卡,办一张卡就有几十到一百的报酬,多办多得。

这种兼职活动,其实是在变相收购大学生的电话卡。


骗子利用你的身份信息办理虚拟电话号码,或者是办了实体电话卡后进行回收,进而转手卖给犯罪团伙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类似的还有开办银行卡的活动。


这样的兼职信息,在各类社交平台、兼职网站和兼职贴吧中并不少见,还存在于诸如“大学生兼职群”等学生聚集的平台,部分人员甚至提出招收校园代理。


2

现场注册APP领礼品


除了收购电话卡、银行卡外,不法分子还会在摊位施以小恩小惠,吸引大学生前来注册各类平台网络账号。

用手机号注册各类APP时,往往需通过短信验证码才能完成注册,不法分子声称不需要安装在本人手机、只要你提供一个验证码,其他不需要操心。


一番操作下来,既不用下载APP,又不用自己手动操作,仅仅提供一个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就能领到小礼品,你是不是也心动了?


危险!有这种想法的朋友们趁早打住,很多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就是这样被坑了。


这些“地推”人员拿到利用你名下手机号注册的各种网络账号后,同样会出售给犯罪团伙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你以为在赚钱 实际是在犯罪!


很多大学生,甚至社会上很多人对于将电话卡、银行卡卖给他人有什么危害并不清楚。


他们单纯地认为:我只是将自己闲置的东西卖给别人赚点小钱,又没有实施犯罪,别人用来干什么不关我的事——这样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甚至是各种网络账号,都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滋生土壤。


有的大学生将自己办理的电话卡出售给他人,看似获得利益,但殊不知这些电话卡大多被犯罪分子用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并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后警方侦查的极大阻碍。


对于个人来说,实名认证的电话卡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不仅泄露了个人重要信息,更会给自身带来诸多危害。


不少人甚至因此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或被限制使用通信服务、产生严重的信用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由公安机关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万元的,处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人在卡在 账号也得在


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甚至是网络账号,不仅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帮凶”,更涉嫌犯罪。因此,大学生们一定要注意:

1. 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电话卡等,不能租借给他人使用,更不要因为蝇头小利卖给他人;


2. 要经得起诱惑,千万不要被“地推”的小恩小惠给忽悠注册一堆网络账号,自己的账号务必要自己使用,不要随意让他人使用甚至出售;


3. 不随意给别人发送正面照、手持身份证件的照片,或者是让别人帮你拍,因为不法分子也会将这些照片收集好后都卖出去,你的脸就成了犯罪分子的面具。


总之,自己的卡要自己用,自己的账号也要自己用,不要出卖自己的个人信息及实名认证的各种证件,不要为了贪图小利出卖自己,影响自己的前途,牢记买卖、租借电话卡、银行卡、网络账号均属于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来源:珠海公安

责任编辑:小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不法分子   犯罪分子   电话卡   银行卡   所得   账号   兼职   后果   操作   电信   大学生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