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宝宝几天没拉了,会不会被“宿便”毒倒啊

“我家娃三天没拉粑粑,是不是便秘了?”消化内科医生经常收到这样的提问。甚至,还有家长担心:“长时间不拉粑粑,积累毒素对宝宝身体不好。”宝宝一便秘,全家失笑意。便秘,看似简单的问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今天,请来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专家王宝香副主任医师帮助焦虑的妈妈们破解宝宝便秘的难题。

“宿便”是什么?“宿便堆积肠道就会中毒”、“宿便不排危及人体康”、“宿便会阻碍营养吸收”……当我们搜索“宿便”时,一堆说法强调“宿便”的危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让人觉得,“宿便”不排,寝食难安。


“宿便”这个词被人熟知,但它并不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


大众所理解的“宿便”,是指积存在体内1天以上而未排出的大便。


但从粪便的形成过程来看,食物残渣停留在人的结肠需要1-3天才排出,这是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


少数人由于运动少、粗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蠕动慢,从食物消化到形成粪便向体外排出的时间间隔就会更长。


只要排便频率正常、粪便成形,没有排便困难和疼痛,都属于正常范畴。



停留的便便有危害吗?

有。


但危害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这些大便里有毒素,会危害身体。


人的排便依赖于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感受到大便的刺激后,引发排便反射,而神经肌肉是有适应性的。


慢性便秘的孩子,直肠里存的大便越来越多,如果一直没有排出去,直肠会慢慢被动扩张,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迟钝,更不容易引发排便反射,粪便也会越积越多。


粪便积累时间长了,水分被吸收得越彻底,也就变得越来越干硬,只有当这些粪块堆积越来越多,产生的刺激更强了,才会引发排便。


但排便时这些干硬的粪块会撑到肛门,导致疼痛甚至肛裂,这些疼痛导致孩子更害怕排便,然后憋便严重时甚至导致大便失禁,形成恶性循环。


虽然“排宿便,清肠毒”是个伪科学的概念,但大多数人的确有被便秘困扰。有家长因为孩子的“便事”,急得团团转。如果想改善孩子排便情况,形成每日一次的排便习惯,是有办法的。


打败便秘,从认识它开始

便秘的原因:


引起便秘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两种: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


躯体器官或系统有明确的疾病引起的便秘就是器质性便秘。


如:先天性巨结肠症、神经源性肠发育不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脊柱裂、肠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这些情况下疾病是主谋,便秘是表象需要进行尽快治疗甚至外科手术。


反之,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的慢性便秘,就是功能性便秘,这在儿童便秘中约占97%


如:饮食不足、食物成分不当或过敏、肠道功能失常、精神因素、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


判断便秘有“三看”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排便次数少或者排便干硬就是便秘了。其实,判断宝宝有没有便秘,要看这几点:1、排便次数(每周 2次),2、排便性状:干硬3、排便困难:疼痛、时间长、排不尽感



目前,功能性便秘主要依据罗马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该准则包含排便频率、大便性状及其他便秘症状。




另外,目前描述评估大便形态使用广泛的是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它对大便的形态分为了7类。



攒肚


有的母乳喂养的宝宝,表现为3-5天排便一次,甚至更长时间,待到排便时仍是黄色软便。有人管它叫“攒肚”。攒肚多为6个月内母乳喂养小宝宝的“专利”。宝宝在满月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工作效率提高”,能对母乳进行充分消化、吸收,一时没东西可拉,需要积攒几天的残渣,才能刺激直肠蠕动排便,最终出现了数天才会排便。宝宝无不适感,每天照吃照睡,体重也增长,经常会3-5天排便一次,排出的便便颜色金黄,形状都正常,这不是便秘,不需要干预。


没有便秘困扰的娃,都用了这3个方法:

有的孩子长期便秘,排便困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渗透性药物(如乳果糖等)、粪便软化剂等来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其次,家长要给孩子时间,从生活习惯、饮食上面着手调理,巩固维持治疗效果。


0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建议在宝宝18个月大时,家长可对其进行科学的排便训练,循序渐进,不要强迫。


为宝宝准备儿童马桶,或者在成人马桶上安装儿童坐便套。


每天早晨鼓励宝宝蹲马桶,有利于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02改善饮食习惯

如果宝宝平时吃的主食精细米面偏多,没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就会导致大肠蠕动不足,排便速度变慢。



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对通便有帮助的果蔬:如:燕麦、红薯、芋头、山药、南瓜、芹菜、橙子、苹果和西梅等。避免吃高糖高脂肪食物。糖果、蛋糕、煎炸食品和其他甜食,这些食物只含很少量膳食纤维,并会影响胃口,减少其他营养的吸收。此外,每天也要摄取足够的水。多利用和制造机会让宝宝接受喝清水。03运动+手的魔力转圈圈两餐之间可做腹部按摩,沿着肚脐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注意力度,促进肠道蠕动。同时,督促孩子多运动。适宜的活动能有助消化系统活跃,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药物治疗、培养排便习惯、调整饮食,三管齐下。这些方法,不仅对小朋友适用,对孕妇、其他有便秘困扰的成年人也是管用的!

END

来源: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李荣升

责编:王素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儿童医院   宝宝   直肠   粪便   肠道   大便   疼痛   食物   家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