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青州“两根海缆价值量为15亿元”,海缆三强暴跌机会还是出逃

市场传闻:“三峡青洲五七项目送出工程主海缆项目开标,两根海缆价值量为15亿元”

传闻信息是否为真?有何影响?

信息解读:

1、目前该传闻消息尚未确定。据东北调研信息显示,传言虚假,招投标网站结果未确定,海缆错杀。

2、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试验性质导致单位价值量偏低,并不影响未来预期。按照天风调研信息,关于青洲五、七海上风电项目,参照青洲一二项目阵列海缆的价值量6亿,则该标包中送出海缆价值量为7亿,长度92km,折合单价约760万元/km;海缆单位价值量预计13亿元/GW。单位价值量的下降主要系送出海缆从交流向直流转变过程中的技术降本,未来增长逻辑不变。

另外,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海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对于海上风电的存在意义,是为了100km乃至更远距离的传输。

铜价上涨对海缆的影响。

按理说东缆已经对铜价套保,而且很多项目也签开口合同,不知道市场为啥很担心铜价波动对公司的盈利影响问题,本身用铜在风电里头就是一个优势了,比起轴承铸件等用非标合金的容易套保很多。

A,海缆公司都会有套期保值的业务,高端海缆供不应求,海缆本质还是靠赚加工费,原材料价格提升,不影响公司的加工利润(制造费用)。只有一种可能,招标报价时和中标附近价格发生大幅变动可能有部分影响。

B,铜价只占海缆成本的30%左右,海缆毛利综合毛利45%以上,所以铜价哪怕变动10%甚至更多,对海缆都利润影响其实不大。

C,铜价最高的时候其实是2021年,那年是海缆业绩最好的时候,也能反正,影响不大。

我认为担心原材料价格的典型对海缆没研究。

D,铜价。全球经济疲软叠加国内地产和基建见顶,你很难说铜有长期涨价和保持高位的基础。

220KV的价格问题

目前部分220KV价格下降。实际上海缆是一个非标定制产品,不同项目是不同情况的。比如说亨通降价6%的项目只是一个很小的改造项目

海缆因为特殊的非标定制和招标情况,实际上毛利一直维持在一个价格区间

A,变动幅度不大,基本上5-10%左右。其实这在新能源和制造业领域非常常见。

B,目前220KV招标占比持续下降,主流已经是330,400,甚至500KV,同时中天科技(SH600522)、亨通光电(SH600487)、东方电缆(SH603606)的订单结构也是往这个方向走。220KV对一线海缆公司的影响不大。

C,海缆需要资质和认证,第一次很重要。部分二线厂家低价拿订单是为了拿一个准入门槛,拿到第一次,拿到了未来可能也会提价。

D,海缆属地特征明显,宝胜多次低价竞标,实际上还是东方和中天高价拿了单子。

海缆扩产问题&竞争格局

这个反复说了,帖子也写过。高端海缆技术壁垒高,验证壁垒高,码头壁垒,资质壁垒,,属地壁垒,投资壁垒,产品壁垒。目前来看,海缆基本没新进入,制造业领域非常罕见,特别新能源领域。批量玩家进入光伏,逆变器,锂电材料。但是海缆格局非常稳定。

这个行业高端海缆产能稀缺,新玩家进不来(投资大,投资久,回报晚,风险高,壁垒强)老玩家扩产慢,比如东方电缆作为一线海缆其实扩产也要4年,另外海缆作为占比低,重要性强(类似于调味品行业),维修成本高,故障成本高,风场最核心的就是海缆,另外有严重预期差。

另外产能建设非常慢(3年以上),根据目前的情况,供需情况是不断紧张的,特别是高端海缆。比如今年东方电缆因为产能不足让了订单给宝胜。电压等级越高扩产周期越长,基本2年以上(看东缆北仑基地&阳江基地均2年以上);以及研究产能是否无序扩张感觉意义不大,要看的是竞争格局是否因此恶化——对应研究护城河:

一是资金壁垒:风电里头最高,单GW5亿+;

二是先发优势:不像光伏可以直接做最新次代产品(直接买三方设备上大尺寸、薄硅片、N型电池片等,虽然可能产品质量有差),但是高压海缆是要的,想做330、500kv先要有220业绩做支撑,然后每代产品研发又起码3-5年+:如果复盘东缆历史就很清楚看到,110kv国产化普及用了6-7年,220kv国产化普及用了13年,不难想象330&500kv的护城河是很宽的。

所以在深远海是确定大趋势的情况下,不要一直盯着220kv的盈利能力不放,核心在深远海带来高毛利&高护城河新品类+龙头产品结构升级。单一品类年降本来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看隔壁消费电子,同规格镜头和模组,年降15%-20%都完全不稀奇。

长期空间

海缆在风电里面最抗通缩的环节已经不用赘述了:通缩是因为阵列缆从33到66kv,通胀是靠深远海。

量:21-22年海风并网22GW左右,十四五规划近70GW,也就是说后三年还有近50GW空间,年均都能看到17GW,按前低后高,25年乐观点甚至能看到22-25GW的并网量(比如23年8-10GW)。25年22-25GW里头东缆市占率给35%,即大概8-9GW。

盈利:单GW价格给12-15亿(深远海抗通缩),稳态毛利率按35%,费用率大概8%,税率13%,则净利率大概23%,即单瓦净利3-3.5亿

现在为啥跌

除去资金博弈行业轮动等短期因素,其他原因分析如下:

1、估值贵:海缆龙头竞争优势强+行业长期beta确定性高导致估值早就打满了,上一波90块钱的时候市值打到620亿,已经接近25年估值,然后本身也在高位运行很长时间,即使是现在60块钱420亿市值,按上面计算也已经打满23年业绩,本身股价有回调需求。

2、担心十四五东缆后续市占率问题:这个市占率问题不是所谓二线渗透逻辑,是头部三家分配问题,从属地来看,十四五剩下时间海风量比较多的就福建、山东、广东,广东后续东缆要面临中天竞争,福建可能头部三家五五开,山东看来基本是中天的地盘,加上前期大项目里头一直是东缆靠技术+属地优势拿,相当于大家担心在头部2、3家十四五总份额差不多的情况下,东缆的量上前期透支得更多一些。

后续介入分析

周末看了挺多股东们的发文,有拍计算器的,有讲长期故事的,有说错杀了的。这么说吧,真相其实一点都不重要,机构未知,你我更未知,所以我们只能去评判股价与预期的关系。

过去,海风本来预期是一个有很强贝塔的行业,海缆则在这个行业之上拥有一个强阿尔法,所以业绩未出,相关公司的股价全部先行。这个贝塔第一维度是本身预计去年招标大年,今年产业链大年,目前来看重磅项目是推迟了,大年被平滑。第二维度是今年或许有可能还是一个招标大年,因为产业链降本超预期?但去年的标都还没定,今年目前这个问题无人能回答。

再说难听一点,海风本来就是周期行业,高增长被平滑了,还真想周期变成长吗?这里面还有一个双30一直在头上,至今未有明确定论,不过目前江苏的项目好像都是这个标准了。这个阿尔法则首先嫁接在海缆抗通缩之上,同时机构吹了很久的三巨头竞争格局优,其他都是杂毛,另外外加一个深远海趋势带来的高电压业务放量,量价双赢,戴维斯双击。

目前来看,首先低电压已经被卷到了,二线厂陆续进来了,近期中天和亨通的低电压订单都明显量价,这个确定。另外为什么近期海缆还是弱呢?最具有信仰的高电压也因为传言降价崩了,后面还有虎视眈眈的宝胜说突破了高电压技术。东缆产能也打满了,东缆怎么不提前扩充产能迎接几个大年呢?

说回最新青州的事情,确实有很多猜想和组合,比如一根两根的问题,包不包含阵列的问题,哪一家的问题等等,目前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结论,我只知道故事是讲不下去了。贝塔弱了,阿尔法没了,海缆还有什么?一个减量博弈的市场,股价会杀到哪个共同的预期位置,这个行业又什么时候可以凝聚新的共识?

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的连续下跌都是被机构合力减持的结果,这些减持的机构会因为什么所谓传言选择割肉吗?我作为长期跟踪海风的投资人告诉大家真实情况吧,一线海缆的竞争格局正在变得恶劣,因为二线宝胜、起帆、汉缆已经纷纷突破技术瓶颈,加入330kv及以上的竞争是迟早的事,其中宝胜更是掌握了500kv的核心技术,大家自己去百度吧,再看看二线海缆股票走势就明白了。

综上,海缆是非常好的赛道,但类似风机价格内卷的情况正在开始有机构出清避险也无可厚非,目前需要等待底部估值的稳定再进入不迟。

我会在 公众号:海涵财经 每天更新最新的医疗新基建、一体化压铸、 汽车智能化,激光雷达,HUD,车规芯片,空气悬挂、L3级智能驾驶、PET铜箔,纳电池,800V高压,光伏HJT、TOPCON、钙钛矿、光伏XBC、BIPV、IGBT芯片、碳化硅SIC、CTP/CTC/CTB电池、4680电池、工业母机、海风柔直高压、新能源车高压快充、高镍三元、碳纤维、PET铝箔、PET铜箔、空气源热泵、新材料、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乡村振兴、锂矿、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抗原检测等最新题材热点挖掘,未来属于高预期差的结构性市场,把握核心赛道以及个股的内在价值逻辑预期差才是根本所在。

— END —

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图片、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仅用做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青州   非标   价值量   中天   属地   壁垒   产能   深远   海风   价值   机会   项目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