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中,头胎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有何特点?

随着“二孩”政策的出台,二胎出生而导致头胎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已有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独生子女,且头胎会出现焦虑、易怒、敏感、自私、过度自我保护等心理问题以及行为适应方面的问题。

头胎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因为青春期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情绪波动较大,具有两极性的特点,所以我们选择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

已经有研究发现,提高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减少学生的行为问题。一项长达3年的研究表明,社会情感学习能够减少学生的欺凌行为,对于抑郁、焦虑等症状也有预防的作用。

并且社会情感能力也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社会情感学习也在我国多省市开设了试点,足以见得国家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视。

已有研究发现,社会情感能力在是否独生这一条件下差异显著,且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情感能力得分偏低。

但是在社会情感能力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头胎的研究很少,头胎社会情感能力的现状并没有详细的论述。因此研究头胎社会情感能力对促进头胎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了从社会情感能力入手解决头胎因二胎出生而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头胎社会情感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揭示头胎心理问题出现的内在原因。为从社会情感能力入手解决头胎心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证研究显示,独生子女的社会情感能力的平均得分要高于非独生子女,也就是说非独生子女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新环境上的能力可能较弱一点,在生活中可能更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之后又对头胎和二胎的社会情感能力做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在头胎和二胎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头胎社会情感能力的平均得分低于二胎的平均得分。所以质性研究中的主要访谈对象选择了非独生子女中的头胎。

已将初中生社会情感能力分为亲子关系、同胞关系和同伴关系三部分进行研究。其中亲子关系是探讨子女与父母之间如何相处、如何解决问题。

同胞关系是探讨同胞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同胞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同伴关系是探讨在家庭之外的环境中如何与他人相处。在这三种关系中探讨非独生子女社会情感能力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因素。

头胎社会情感能力的表现特点

首先,研究回答了头胎社会情感能力在亲子关系、同胞关系和同伴关系中的外在表现特点是什么。根据探究结果,社会情感能力的概念框架分为认知和管理两个部分,头胎社会情感能力的外在表现相当于社会情感能力中“实际如何做”的部分。

并且量化研究也显示,头胎社会情感能力中的自我管理、他人管理以及集体管理都显著低于二胎,所以他们在“实际如何做”的部分即有优秀的表现又会出现不良的表现。

在亲子关系中他们具有懂事独立、争得父母宠爱和反抗叛逆的特点,这与他们在同一代人中的家庭排行有关。

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人们一直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年龄大的孩子就应该照顾和谦让年龄小的孩子,所以头胎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主动担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因为排行第一的孩子在年龄上占有优势,他们掌握的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都要多于年龄小的孩子,会在弟弟妹妹面前扮演权威的角色,做事具有完美主义色彩,富有自我奉献的精神,所以与二胎的表现特点相比在生活中他们表现更加懂事和独立。

有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部分研究发现,头胎儿童呈现出积极倾向的社会适应。同时正在读初中的头胎也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本来就敏感多疑,所以他们面对家庭环境的改变和父母照顾重心的转移,会很容易察觉到。

已有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中学生更容易出现心里不平衡的现象。当两个孩子之间出现冲突和矛盾的时候,父母总是更偏袒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能公平的处理同胞间的矛盾,不能一直同仁。

所以头胎在亲子关系中希望自己也能像以前一样得到父母的宠爱,于是他们也具有争得父母宠爱的特点。尤其在父母出现“重男轻女”的男孩偏好的时候更加强烈。

在同胞关系中,在适应了弟弟妹妹的到来之后,因为头胎在亲子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懂事和独立,让他们在同胞关系中会主动的照顾弟弟妹妹,他们也认为这是他们的责任。作为哥哥姐姐,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担当。

有研究表明,头胎的自责倾向明显高于二胎,在受访者中有学生会因为没有照顾好弟弟妹妹而自责。而且也有学者认为,在同胞相处的过程中,会有亲密行为和大量的情感卷入,他把这称之为同胞间的亲职化也就是承担照顾同胞的责任。

尽管弟弟妹妹的出生给他们带来一些麻烦和问题,但是他们的弟弟妹妹作为家里仅有的同龄人可以与他们作伴。

在遇到一些不能与父母老师或朋友说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与自己的弟弟妹妹说,在他们放学回家没有同伴的时候,弟弟妹妹也可以陪他们一起玩耍和学习。

在同伴关系中,头胎和二胎在学校的表现有所不同。已经有研究表明,头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能优于后出生次序的儿童。

研究也发现,头胎在与同伴相处的时候更具有包容心。是因为头胎在家里本来就扮演一个比较权威的角色,独立性和成熟度都优于二胎。

头胎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因素

研究回答了究竟是什么因素能够影响头胎的社会情感能力。通过对20位头胎的访谈,希望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影响头胎社会情感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经过归纳总结,发现了三类影响头胎社会情感能力的因素,分别是自身特点、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

性格优势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在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都能有所体现。已有研究表明,性格优势是生活事件对心理和谐影响的非常重要的人格变量。

性格会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从访谈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受访者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行为表现和情感体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离不开自身的性格。

而且性格作为一个比较稳定的因素会持续的影响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但是研究没有发现性格作为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

同时受访者也表示他们自身经历过的事情也会影响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比如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把之前的经验迁移过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学生对自我、他人、集体的认识程度,也影响着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当学生们对自己、他人和集体有了正确的认知后,他们就可以用合理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反省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促进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除了自身因素,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对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家庭和学校都会对学生们的社会情感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了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就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因为父母的做法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的做法和观念。

尤其在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差别对待会对孩子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和同胞关系,以至于对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

研究也发现,除了父母,同胞也会影响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情感能力,这是与独生子女最大的不同,同胞作为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对他们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有学者认为,同胞关系是一种强制性的情感矛盾关系,他们之间不仅有亲密的一面而且还存在着矛盾的一面,而且出生顺序在他们之间也有很大影响,所以会对他们的社会心理发展造成复杂的影响。

他们不仅能从父母身上习得待人接物的方式,也能从同胞身上学到。并且同胞关系的好坏也影响着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因为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是除了父母之外可以一直陪伴自己的人。

研究也发现,在学校中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在这种关系中学习同伴身上的优点使自己进步。杨传利等人好的友谊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在学校里除了同伴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影响最大的是老师,老师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所以老师说的话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重的分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头胎   能力   情感   社会   独生子女   同伴   同胞   弟弟   父母   关系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