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

#伤寒论# 读书笔记

《阴阳离合论》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厥阴、一个阳明,这便有了三阴三阳。但厥阴、阳明这样一对概念,则几乎只限于中医之用。

那什么叫阳明?什么叫厥阴呢?

《素问》里定义为:“两阳相合为阳明;两阴交尽为厥阴。”

中医有个最基本的观念,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实际上,在传统文化的很多领域都能见到,比如儒家、道家的学问都是秉承这样一个基本的观念,这个观念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的是与天地同步。天地生你也生,天地怎样变化?你也怎么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这就是整体观念,这就是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我们要跟上天地的变化,首先必须知道天地怎样变化。

天地变化最明显的单位,就是“年”。在年的变化框架里,还有一个更基本、更细小的变化单位,就是“气”。

一年由二十四个气组成,在年的框架里,气就是最基本的变化单位,天地便是按照这样一个单位在不断的变化。人要与天地相应,就必须得跟上这个变化。

天地交换到另一个气的时候,你也要跟上来,还停留在原来的气上,就叫作“不及”;如果天地还没有跨越到另一个气上,你先走了,就叫做“太过”

阳明

《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肺者,治节出焉”,“肺者,气之本”。肺在运气里,在《阴阳大论》里,属于阳明。阳明燥金,主肺与大肠。在气这个层面上,人体靠什么来与天地保持一致呢?就靠肺。

厥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厥阴为风木,主肝胆。

罢极,按照以前的说法就是“疲极”,疲劳到极限的意思。但这个说法却不符合逻辑,首先我们还是看“极”,七首为一级,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到了这个极点,就要发生“生数皆终,万物复始”的变化。

可是谁又能活那么久看到这个变化呢?我们可以利用《内经》的另一个思想武器来认识这个问题,就是“象”。

同象原理

《灵枢》有一篇“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四时,就是春夏秋冬,本是年周期里的四个时间单位。《灵枢》去把它放到一天里面,认为一天里面也有春夏秋冬,这就叫做“同象原理”。在年的周期里有生长收藏,同样,日的周期里也有生长收藏。所以岐伯曰:“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阳生,日中阳长,日入阳收,夜半阳藏。周期长度不同,但阴阳变化相同,这就是同象原理。

罢极

我们之所以能从这一年跨越到另一年,必须是作为这一年的“极”终结,罢了,另外一个“极”才能开始。所以,“罢极”的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促使年与年、岁与岁、极与极之间交替变换的一个关键因素。作为人体,我们怎样保证在这个大跨度上与天地的变化保持一致,就要靠厥阴,就要靠肝,这就要靠“罢极之本”。

在岁与岁上与天地沟通要靠“罢极之本”,要靠厥阴;在气与气上与天地沟通要靠“气之本”,要靠阳明。厥阴是粗调,阳明是微调,有了粗,有了微,就在多层次、多方位上与天地建立了相应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日中   素问   天人   春夏秋冬   阴阳   周期   观念   原理   单位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