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悲观是怎么形成的?如何养出乐观的孩子?

重要提示:本文涵盖了我多年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满满干货6000字,您可能需要抽出半小时安静的时间来阅读!

在上一篇文章《要做一个乐观的人!但我们要先了解悲观从哪里来?》中,我们知道了积极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协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历经20年,研究了50万成人和儿童,得出以下三条悲观者表现更差的结论:

  1. 悲观者更容易感到抑郁;
  2. 他们在学校、工作及球场上所获得的成绩都低于其具有的潜在能力;
  3. 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发现:悲观者更容易向无助感屈服,这些人患抑郁的风险更高。而乐观者会抵抗无助感,并且在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无法逃避的噪音时也不会放弃。

尽管悲观并不是导致抑郁的原因,但是悲观为抑郁提供了“温床”。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挫折和失败,但乐观者却能从容应对,绝境逢生;而悲观者,特别是悲观水平很高(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乐观水平很低)的人却很容易长期陷在挫折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悲观不仅让他们在经历挫折的时候元气大伤,也可能因为“吸引力法则”带来更多的挫折和苦难。

我们必须学会乐观,必须让孩子们学会乐观的技能。

是的,我们可以学会乐观。因为我们的大脑终身可塑,我们的大脑链接随时都在变化,只要你愿意改变,前提就是你有这个决心,就可以改变大脑链接,就可以让自己变得乐观。

思维模式的实质

如果您关注心理学,您一定了解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由美国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并基于此提出了到目前为止依然最为普遍也很有效的心理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埃利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并不是引发情绪和行为C(consequence)的本质原因,引发情绪和行为C的本质原因是个体的信念B(belief)即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并不来源于事物本身,而来源于我们大脑对事物的加工方式。

情绪ABC理论

信念是什么呢?信念由我们的认知(我们平时说的知识、经验和信息),以及我们对认知的加工模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逻辑思维模式,即元认知组成。

无论是认知元认知,在我们的大脑中,都是以神经链接的方式存在。我们每经历一个新的认知/经验,就会在大脑中产生一个新的链接,我们每经历一个与既有经验相关的认知/经验,就会在大脑中强化神经链接。

到这里您可能会有疑惑:“我们的认知形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要改多难啊!”这是很多咨询者向我提出的疑问。

但是,当这些咨询者很快摆脱抑郁以后,他们都惊呼神奇。是的,这几年我通过实践证明:我们的思维模式不仅可以改,而且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难。当然,前提还是你必须有决心!

大脑神经链接

这一切的原理就是:我们的大脑终身可塑——我们的大脑中无时无刻都在产生新的链接和断开旧的链接,或激活/强化旧的链接。决定如何链接,如何断开,如何激活的,就是我们的逻辑思维模式

也就是说,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情绪和反应的正是逻辑思维模式(元认知),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改变那么多的认知,要改变的是逻辑思维模式(元认知)。这就让改变变得容易很多。

悲观的思维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变得乐观的第一步是我们相信可以改变,并且建立了改变的决心。

接下来,根据因果理论,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因导致了悲观的果。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和防范。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大概25%来源于基因遗传,这是我们的家族祖先们长期生存经验的烙印。剩下的75%来源于后天的塑造,包括:家庭或父母的影响、社会的影响,及其个人的经历。

来源一:父母的影响

1、父母的教养方式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代的孩子:物质充裕,不用担心温饱;精神充裕,从小就阅读琳琅满目的书籍、体验各种过去的人们想都不敢想的玩具、旅游、娱乐、生活方式;没有打压和伤害,成长在充满鼓励、赞许等“无条件的爱”中。但是青少年的抑郁症、空心病、焦虑症、ADSD、抽动症等精神疾病却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低龄化?

难道都是学习压力的祸吗?可是无论哪一时代的孩子,要想有好成绩都必须努力,都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呀!更加显然的是: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越往下层的需求压力越大,相比父母辈、祖辈既要面临学习压力又要面临生存压力来说,压力并不是在一个层级上的。可是为什么出生在困难时期的人反而心理疾病少呢?

80年代的青少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马丁·塞利格曼的研究显示:美国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30年代出生的人患抑郁症的比例要高出10倍。马丁·塞利格曼通过研究发现,这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自尊运动”存在相关。

什么是“自尊运动”?这与50年代人本主义流派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无条件的爱”和行为学派的斯金纳主张的“父母惩罚无效”有关。整体意思是主张父母无条件的爱、正面养育和不惩罚。

主张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会导致有些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失去原则。比如过度重视孩子的感受,确切地说是:过度在意孩子是否开心,多度避免孩子的挫折感。

事实上,不开心和挫折感不仅对人类来说是很正常的情绪体验,而且也是必要的经历。至少要达到心流的状态,就必须先经历挫折感(当然不能是承受不了的挫折),否则心流无从谈起。而心流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来源。

洛克菲勒

比方说:为了让孩子感觉良好,假大空地赞许孩子:“你是我见过最厉害的小工程师!”“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你表现最棒了!”“就说你是最聪明的!”........甚至为了避免孩子受挫,直接插手替孩子完成本该孩子自己完成的工作,避免将真实的情况、父母真实的困难告知孩子,即便孩子犯错也不惩罚等等。

这些与实际工作或行为成果无关的赞赏会让孩子失去真实的自我价值感。这种空虚的感觉可能在童年期没有表现,但是到了青春期——需要自我价值去支撑自我的形成和自我同一性时,就会显现出来。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突然找不到自我价值,突然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的原因。

空心病的人,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过于在意孩子感受”的情况,就是“放大或虚构孩子的感受”。

有一次陪孩子在游乐场玩,游乐场里有很多三四岁的小朋友,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自然都是“莽里莽撞”的。有个小朋友活跃一些,在爬爬梯上上蹿下跳玩得很开心,不小心撞到另一个看上去文静一些、正在爬爬梯的楼梯上趴着的小女孩。

本身只是无意地轻轻撞了一下,孩子也并无任何反应。但是孩子的奶奶非常气愤,她破口大骂那个好动的孩子缺乏教养,又转头去抱着自己孙女安抚:“宝宝没事吧,没吓着吧,没事没事,奶奶在呢......”

被骂的孩子的妈妈听到自己孩子被无端指责“缺乏教养”也非常生气,于是双方对骂起来,两个孩子被吓得在旁边大哭......

孩子没有的挫折感被家长虚构出来或本身孩子可能仅只是有很小的挫折感,却被家长放大。人为降低了孩子对事件严重程度的感受阈限,降低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可能导致孩子面对微小挫折时过度悲观或反应过度。

游乐场里孩子们摩擦很常见,家长们本应该理解,但是在游乐场因为孩子之间的无意冲突导致的成年人打架和伤害的事件却屡见不鲜。

两个家长因孩子在游乐场争抢大打出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果成年人因孩子之间的小摩擦而大打出手,引发暴力事件,孩子会以为是自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造成孩子的自责和内疚,最终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当然,孩子还可能习得了为了私利而任意使用暴力的行为模式。

2、父母的言语和行为

“你怎么那么笨!”“就说你什么也干不成!”“你从没有哪件事让我满意”“像你这样懒的人能做成什么!”“你简直一无是处!”........

看看是哪些家长经常说这些话?我们只要看看哪些孩子非常暴躁或者非常自卑就能猜个大概。

这样的批评方式是上述“假大空的夸赞”的反面,这种批评个人品质和个性的的语言方式是孩子极端悲观的来源,也是孩子消极归因方式的来源。

为什么我们说看一个孩子的言行就能知道父母言行习惯?

孩子的语言习惯、思维模式并不是从书本中学来的,而是从离他最近的成年人和同伴那里学来的。

孩子就像海绵一样,无时无刻地吸收着父母讲话的方式、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些就是孩子语言风格和处事方式的来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就在前天,陪儿子上完课后我们在上课的地方玩了一会,那里有一台街机,非常受孩子们喜爱。有一个5岁左右的小朋友要跟我儿子组队,他俩一起玩。玩的过程中,那个孩子不停地抱怨、指责、满口只有成年男性才说的脏话。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家中,到底是谁在不停地用难听的话指责和抱怨呢?

那些经常相互猜疑、相互指责的父母,孩子能学到理解他人,赞赏他人的能力吗?

这些孩子从父母那学会的是对别人的过度悲观。他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是:“连家人都不可以信任还有谁可以信任?”他们会缺乏信任的能力,最终因为缺乏信任能力他们可能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又强化他们的信念。

3、家庭氛围

孩子的精神状态就是家庭环境的缩影。

心理研究发现:父母抑郁、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充满敌意和争吵、缺爱的家庭、父母有不良习惯的家庭,孩子抑郁的风险都高于其他孩子。

图片只用于引申含义的示意,本文与图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曾经有一位父亲咨询我,说她女儿现在青春期,平时都好好的,但只要夫妻二人说话声音大一点不是吵架,孩子都会歇斯底里地叫,他们很不理解,问我这是不是青春期综合症。

我问孩子父亲,他们夫妻二人是不是从孩子很小时就经常吵架。孩子父亲承认,他们夫妻二人脾气都比较急,说不到三句就吵起来了,偶尔还会摔盘子,甚至动起手来,吵的时候情绪激动,也没顾上孩子在身边。过后他们夫妻二人很快就和好了,觉得孩子也没有什么异样。

父母是孩子的天,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和,父母吵架、打架,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下起了暴风雨;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就是天塌了的感觉。

孩子小的时候他还没有很强的自我,他即便内心里有恐惧,有不安,也会因为力量太弱不敢跟父母说。等到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强大的时候,他就会用他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恐惧和无助。

父母吵架是孩子恐惧感的主要来源之一

来源二:环境的影响

1、老师的言语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有很高的水平,偏见无处不在。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一些因为老师的偏见和不当批评而自卑和厌学的孩子的案例。

我们都知道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情感、语言和行为可能成为学生努力上进和成功的原因,也可能成为学生自卑、自我否定和放弃努力的原因。

2、周围环境或同伴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上千年,这是环境塑造孩子的最典型例证。我们中国有句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与什么样的孩子为伴在孩子十一二岁以后的影响尤为凸显

孟母三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孩子还小的时候,其思想主要来源于父母和老师,同伴的影响多体现在外在行为上。

从十一二岁开始,孩子的思想就越来越受同伴的影响,父母和老师的影响会越来越弱。此时孩子跟什么样的同伴关系密切,不仅决定了孩子的思想,也可能影响他未来的发展。


来源三:无助感的经历

1、婴儿期的无助感

现代心理学证实,在出生后的头一年,是儿童一生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决定了个体的基础人格。这个安全感建立在亲子依恋关系的基础上,主要为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响应是否及时和准确,母亲和婴儿是否有足够的亲密互动。

婴儿表达需求的方式就是啼哭。几个月以后,他们需要通过“啼哭是否能够唤来母亲”而习得掌控感。但有些不理解的父母会认为这样会纵容孩子的“矫情”,为了“调教”孩子听话,孩子哭的时候不抱,等到孩子乖的时候才抱起孩子,以作为奖励和强化。

殊不知,这样的养育方式错过了孩子第一次获得掌控感的机会,在孩子的基础人格中,种下了悲观的种子。当他长大以后,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就很可能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向困难妥协,那是他婴儿期获得经验。

过早的独自睡觉可能导致安全感的缺失

2、第一逆反期的无助感

孩子在2-4岁期间,会经历人生第一次自我发展的飞越。这个时候,孩子学会了走路,获得了很多技能,他开始练习去探索世界(人类基因里的初始代码所决定)。

这个时期,有个最典型的现象叫:秩序敏感期

所谓的秩序敏感期不是孩子对事物的规律敏感,是他对自己大脑中的秩序感有强烈的需要,类似于强迫症一样。比如,某件事情必须按孩子内心的顺序来做,不按她的要求来就得哭闹,直到按他的要求重做一遍后孩子立马变得开心;比如,某些物品属于谁的别人就不能碰,直到物品归还他认为的归属人孩子就能停止哭闹等等。

这些都是孩子掌控感的练习,他通过这些行为认识自己与他人、世界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理解,抱着“必须把他拧过来”的想法,只会让孩子变得悲观或永远停留在追求掌控感的状态中。

3、被同伴拒绝

6岁以后,孩子会越来越需要社交。一个孩子是否拥有健康的社交也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固定朋友,或很难融入群体,遭遇拒绝,会使得他否定自己,可能否定自己的外表,也可能否定自己的性格,这样的孩子有更高的患抑郁症的风险。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一个厌学的女孩。这个女孩的妈妈说孩子与家人无话不说,原本以为孩子就是缺乏志向,可是在我的绘画测验中她的妈妈才知道孩子很难融入同伴,她喜欢的男生也不喜欢她,因此孩子很自卑,总说自己长得丑,进而不愿去上学。

怎样教会孩子乐观?

让孩子变得乐观之前,父母首先必须自己掌握乐观的技能,父母必须自己先变得乐观。

这就是为什么我花了最多的篇幅介绍孩子的悲观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作为父母必须在上述细节中进行自我观察和反思,改变自己的言语习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养育方式,此处不再详述。以下介绍一些必要的工具。

1、如何改变思维模式,变得积极乐观

在这里建议您使用上述提到的合理情绪疗法中常用的方法——合理自我分析报告。当您有情绪时,可以使用下表进行情绪急救。

当然,要实现快速的思维方式转变,您可以尝试我在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感恩练习。您必须每天真诚地对给您带来麻烦的人和事进行感恩,您需要练习从负面的事件中找到积极因素。

一开始可能会很难,因为你可能难以跨越情绪的障碍,但当你跨越情绪障碍的那一天,就是你开始积极乐观的那一天。

当您已经掌握了积极分析的技巧和情绪急救的技巧后,您就可以把这项技能传授给孩子了。

2、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遇到问题时,要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第一步:放慢脚步。为阻止自己的冲动行为,你最好在情绪激动那一刹那提醒自己:且慢!

第二步:摄取观点。当情绪冷静下来后,你需要快速进行上述的自我驳斥,并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观点。

第三步:建立目标。确定你要达成的目标,也就是你希望这件事情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第四步:选择途径。确定了目标后,你要根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第五步:检验是否有效。此时是检验自己的观点和行动方案是否正确。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不对,或采取的方法不够有效,就根据实际情况重复上述步骤。这个观点不对就检验另一个观点;这个方法没有效就尝试另一个方法,必要时也需要改变目标,指导问题解决。

当您熟练掌握这个技术后,就可以教授给您的孩子了。

3、父母冲突时的行为指南

当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时,要遵守以下行为指南:

摘抄自《教出乐观的孩子》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焦虑中的家长。

如果您认为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您,请为我点个赞[赞]或分享给您认为需要的人。

我是馨然,关注我,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我们共同成长~

#头条创作挑战赛##乐观# #如何成为一个乐观的人# #家庭教育# #孩子# #亲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悲观   马丁   乐观   孩子   同伴   认知   情绪   父母   方式   链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