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风水村郭洞古村

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江南一带拥有众多的古镇古村,在浙中一带更是以古村闻名。那里山不高,水不深,山清水秀,山水相依,山因水灵,水因山而修,依山临水而居的古村,因山水灵秀而名。在距浙江省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有一个山环水绕,风景宜人的古村,就因其山环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更因为其独特的村落布局,被称之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按照中国村落以姓氏冠名的传统不一样,这个叫郭洞村的古村的村民并不姓郭,大部分人姓何。这里既没有郭,也没有洞,“郭洞”这一名字,寓含了祖先对这个村庄风水经营的深情,一个村被山环水抱的村子,这是古代村居最理想的地方了。

据说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顺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何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村周遍植树木,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从而形成了这“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也因此有了郭洞这一村名和江南第一风水村的美誉。

进入村口,还未见村貌,首先看到路边伫立着两位身着戎装、手持盾牌的武士塑像。

在村口还矗立着一座双檐六角木亭,飞檐翘角,古朴自然,上书“凤仪亭”三字。查“凤仪”一词,有比喻英俊的姿容之意。宋 叶适 《送刘德修》诗云:“俄欣凤仪雅,缓彼枭搏磔”。《三国演义》里有董卓与吕布在凤仪亭因貂婵起冲突而被诛杀的历史故事,由此留下“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的诗句。而郭洞此“凤仪亭”非彼“凤仪亭”也。郭洞的“凤仪亭”的亭名典出何许,未做细考,联想到村口路边伫立的带甲持盾的武士塑像,我在这里妄断应该取自对郭洞古村的自我赞誉之意。

凤仪亭两侧围墙上边的宣传展板上书“东方的门,山水的院”四字。看来郭洞村把自己定位东方的门户,拥有山水风光的古老院落。

亭廊相连,一座长长的廊亭和一条卵石铺就的小道直通溪流边,山环水绕的古村里的众多的明清古民居旧掩映在溪流对岸。

一座古桥直通村里,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古道,走进清幽古朴的郭洞村,泥墙矮房,粉墙黛瓦,古桥古亭,山绿溪流、古树参天。远山郁郁葱葱,古树掩映古村。近处溪流环绕,水声潺潺,鸡鸣狗吠,声声入耳。那个幽静和安详,犹如世外桃源,恬静如斯,却是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

古村有着大片的明清古建筑,虽然鲜见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行走在古村里,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到西洋气影响的民国门窗,比比皆是,身临其中,犹如隔世。

沿着脚下的卵石路行走在郭洞,斑驳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一条条悠长曲折的古巷不知通向哪里。为了阻挡夏季的暴风,冬日的寒流长驱直入村中,那些青石板铺就的巷子大都曲曲折折。而这与古巷相通的古老建筑,大多保存完好,其中尤以何氏宗祠、凡豫堂最为突出。

何氏宗祠是郭洞最重要的建筑,保存完整,祠堂雕梁画柱,匾额、楹联众多,牛腿、雀替上的雕刻精雕细琢,堪称艺术珍品,也彰显何氏族人曾经的辉煌。

何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六十七年(1609),总面积1200平方米,规模宏大,气象庄严。门前三对旗杆为古代获得过一定官职和功名的人方可竖立,象征着家族的地位和荣耀。

祠堂大门遇上重大节日才开,平时或者参观者均从侧门而入。

在正门后,迎面的屏风上书一个偌大的“孝”字,它开宗明义的向人宣示家族秉承的孝道文化。


祠内还建有古朴典雅的古戏台,翘角飞檐。戏台上的壁画《唐皇游月宫》,壁画题材为武义籍著名道士叶法善正在月宫向李隆其皇帝讲述杨贵妃逝世后的情况。这里是村里婚庆等重大活动的举办地,每逢重要节日,台下紧锣鼓,台下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中进祠堂内悬挂各类古匾额数额多达94块之巨,匾额之多堪称中国祠堂支冠,也是何氏宗祠一大特色。祠堂大多数古匾毁于文革只剩五块,现按历史资料复制的有40多块。宗祠里琳琅满目的个类古匾额,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每一块匾额,都记录着前人一段祖先过往的辉煌,每一块匾额都彰显着祖先曾经获得的荣光和功绩。

祠中众多的对联,仿古竹简和挂屏,展示着丰富的郭洞文化与名人事迹。宗祠后堂摆放着许多寿棺,是当地丧葬风俗的表现,陈列祖宗牌位的神龛隔扇,为明代文物。

宗祠后堂的陈列室,还展出了许多农家器皿和农具,也有一些明代的神龛隔扇。这些农家器皿和农具,也是这个农耕社会的基本生活、生产资料。

在天井里植有一棵与祠同岁的雄性罗汉松,树形美观,枝叶茂盛,被称为难得的古树珍品。

武义何氏分下何、上何、柳城三个支系,皆为五代时从福建迁徙到浙江龙泉的何谨裔孙。何谨子孙分布甚广,闽、浙、赣、粤最多,金华各县市的何氏亦都是何谨一脉。武义清源何氏因始居县城东隅的省元坊、下何店一片故称下何。始迁至武的肇基一世祖是宋授迪公郎,讳仁又名果字德会,是何谨的七世孙。他的祖父执信是宋徽宗政和六年封为清源郡王何执中的堂弟。北宋宣和三年(1121)何仁从龙泉经松阳、宣平卜居武义。何仁迁居武义繁衍生息,他的子孙除少部分住在县城,大部分都迁徙到乡下去了,分布在全县的四五十个村子,还有迁居到金华的。武义清源何氏最大的聚居村落是郭洞,有1900余人。

何仁世代官宦,得荫何执中,家门显赫,代有文人。他的长子小12(缺名讳)是中书舍人。孙子明仲,南宋宝祐癸丑(1253)进士,历官集贤殿修撰。曾孙渊,举进士,官广东按察司副使。玄孙佛忠元官提举。这些都是郭洞何氏的先祖。旁系下何先祖何朝佐历任凤阳知县、登州通判等职,何宣官布政司都事,何其仁临海教谕,还有风翔知府何元亨,进士、陕西户县主簿何之权等。这样的家族,明代就被誉为“浙东著姓”,自然名扬婺邑成为望族。这些也是历代先祖的牌位就供奉在何氏祠堂神龛上,两旁墙壁上的文字介绍,让我们对何氏祖先的过往,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郭洞何氏始迁祖是武义下街何仁的五世孙讳寿之,明赠中宪大夫。他自幼往来郭洞,很喜欢外婆家郭洞“重山复岭,迤逦杂沓,苍翠满眼,愈进则愈奇,愈奇则愈秀”的自然风光,有“卜居之念,待年长识益宏,乃请命于父”,在得到时任元官提举的父亲同意后,于元朝至正(1341)前迁居到郭洞村。那时的郭洞,“土著于此者不下十数姓,依山而居,丁产不甚蕃殖”。何寿之迁居郭洞“复求婚于郭洞吴氏,置产筑室”。寿之迁至郭洞后的第二代第五个儿子讳贵字叔瑛,明洪武时“府邑举荐,以明经召至京师”,朝廷“先授福建汀州知府后调守湖广长沙知府。”何贵的直接出仕,官至二千石,进一步光大了武义清源何氏门第,也使郭洞声名远播。此后,郭洞何氏裔孙秉承“唯耕唯读”的传世家风,特别重视教育。

崇尚教育、送子入学求知明礼、为国效力,成为清源何氏家风,也因此培养出许多人才。据统计,郭洞明清时代出了两个举人,16个贡生,增生、廪膳生24名,府县秀才114名,太学生100多名。各种人才载入武义县志的名儒、官吏有14人。一个山村参加编纂武义嘉庆九年县志的就有何元启、何松涛两人。民国时期(1913—1937)有113人毕业于武义壶山、熟溪小学。1996年统计,郭下村60岁以上男性老人80%能识文断字看书读报。现在,郭洞何氏裔孙中已有大学生100多名。

读何氏家谱和历史,让我们对郭洞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凡豫堂”是郭洞众多明代建筑中保护最好的一幢,它不仅建筑精美,而且在郭洞村,凡豫堂八代书香门第才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

凡豫堂

凡豫堂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近400年。防火的马头墙、“四水归堂”的天井,都有徽派建筑的特征。这幢五房四厢两层的木构架堂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雕刻,精美的木雕、美轮美奂的砖雕、整齐的砖墙,镂空的透雕,饱满的圆雕、复活的浮雕,还有逼真的山水、生动的鱼虫、活泼的人物,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精品。

凡豫堂

而最让人称道的是还是这幢房子的主人世世读书,代代都有数人科举高中,人才辈出,由此凡豫堂成了八代书香门第,八代下来,凡豫堂的裔孙中有秀才至举人共40个有功名的人。

星移斗换,物是而人非,恍如隔世。如今的凡豫堂,早已褪去了历史的光环,昔日的书香门第,早已沦为普通民居,房屋四周杂乱的景象,再也看不到往日的荣光,此情此景让人突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

郭洞拥有独特的的地形,两条溪流汇与村口,三面山环如郭,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双溪汇合后沿西山环村而流,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古城门

凡古村落均有"水口",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由400米高的陡峭龙山奔流而下的溪水从回龙桥下奔流而过,桥外有一道5米高的坚厚城垣,一条大路由此穿过。旧时村民均由城(寨)门出入,它也是进出村子的唯一通道,日开夜闭。5米高爬满青藤的古城(寨)墙将古老的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古城(寨)墙内外密布着80多棵明代万历年间栽种的古树,古树苍老挺拔,古韵森然,给这古村更增添了几分森严壁垒的厚重沧桑感。古城(寨)门上方的匾额“双泉古里”,城门左右的楹联为:“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道出了郭洞村名的由来。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直到明万历年间最终建成的水口即城(寨)门,和由此构筑防御体系,成为郭洞重要的安全屏障,历经多次外地的攻打,都被山民拒之门外。寨门内外的几十棵参天古树,和依然挺立的古寨墙,都曾经见证过往日的刀光剑影,目睹了山民保家卫寨彪悍勇敢,威武不屈的英勇身影。如今和平时代,那古寨墙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防御功能,但作为一个古村的历史见证,让我们感受到郭洞不仅仅是一个宜居的世外桃源,更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安全堡垒。

城(寨)墙东首有一座名叫“回龙桥”的古拱桥,初建于元朝,重建于明隆庆年间,是郭洞最悠久的古建筑,拱桥依风水学而建,桥上现有一石柱四方亭,与十里外的石苍岭和北山上的古塔连成一条直线。传说回龙桥原叫石虹,先人告诫云:山为龙山,溪为龙水,堰水作桥,龙回气聚。如桥废毁,龙气消散,村中必有灾难,而且生息不繁。此后此桥毁了修,修了又毁。清朝乾隆年间,在拱桥顶上建了一个石柱四方亭。

桥上有亭阁,桥下有湍流,小桥流水,古亭伫立,为古村增添了几分古韵。祖先造桥,原意是为了锁住风水,没成想不经意间为后人留下了一道风景。

桥头不远处就是郭洞小学前身“凤池书院”,它原来是一所叫“啸竹斋”的私塾。这所古代学校曾为郭洞村培养了大批人才,仅明清两朝,就考出贡生10名、增广生14名、禀膳生10名、府县秀才114名。可谓是为郭洞人才的培养,立下国过汗马功劳。

如今站在桥头,那首在这里世代相传的读书歌依稀还响彻在耳畔:“一代绝书香,十代无由续。书不读,礼义薄,纵有儿孙皆碌碌”……。那悠远的读书歌,伴着朗朗读书声,和着回龙桥下奔腾的溪流水声,绵延不断,余音绕梁,传播久远。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正是琅琅的读书声,和古村人读书入士的梦想,激励着这里的一代代农家子弟,走过回龙桥,走上赶考之路,成就一番事业,最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光宗耀祖。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祖辈“耕读传家”,读书入仕的梦想早已湮灭在岁月流逝的大潮之中,如今从古村里走出的年轻人中,除了到城里打工去的年轻后生之外,还有就是考上大学走出古村的学子。他们带着养家糊口或者跳出农门的愿景,走过回龙桥,走上的是一条不同于他们先祖的赶考之路。他们把自己年老的老人和孩子留在了村子里,正是这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还坚守和守望着古村宁静淡雅的生活。

再抬头遥望远山,回龙桥东400米高的陡峭龙山,山上是云雾缭绕绿意葱葱的百亩原始森林,绵延与荆棘丛生、危岩密布的西山相连。百亩的原始森林,云蒸雾罩,蝉噪鸟鸣,满山都是六七百年树龄的参天大树,其中有一棵珍贵的千年红豆杉,需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还有一株树龄800年,被当地人称之为神树的苦槠,高大粗壮,根部蜿蜒屈结,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电视剧《八仙过海》曾在此树下取景,因此龙山还是游客登高缆胜的最佳处网红打卡地。

古木掩映和村边的原始森林,不仅为古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绿色屏障,也使古村更有了一种原生态的原始自然的风貌和韵味。

而古村原始森林的保存和绿色屏障的存在,源自古村的祖训,也就是早年的郭洞先祖就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族规规定:村民伐一棵大树者断其一臂,伐一小树者断其一指,折一树枝者,拔其一指甲。正是这样严厉的族规,使村庄不再受泥石流的危险,让郭洞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使郭洞成一个生态旅游胜地。

郭洞的古树、古桥、古亭、古道、古石墙、古民居和那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一道,共同营造和构筑出了一个静怡、祥和、安宁的古村堡,行走在这里,犹如身在世外桃源。

这样的一个风水宝地,不禁让我想起《何氏宗谱》收录的那篇《尚甫先生山居自乐词》:“不敢望声名动地,不敢望七步成篇……但愿樽不乏酒,橱不断烟,茅屋不漏,布衣常鲜。吟诗月下,酌酒花前,采樵林麓,把酌溪边。无荣无辱,自得陶然,如此足亦,复何望焉。”

是的,世上倘若能够身处这山环水绕、古木掩映的世外桃源和风水宝地,衣食无忧,有酒有肉,采菊东篱,垂钓溪边,把酒邀月,月夜听涛,远离尘嚣,终老山野,人生如斯,夫复何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水口   龙山   宗祠   匾额   先祖   祠堂   村口   江南   原始森林   溪流   明代   风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