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南最后秘境石仓古民居

走进江南最后秘境石仓古民居

浙江丽水,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江南秘境,丽水松阳又被称之为田园牧歌式的桃源胜地,而在千年古县松阳的群山深处,不仅有千年古寨独山村,还有一方鲜为人知的秘境,名唤“大东坝”。就在这深山云雾之中的“大东坝”,有浙西南地区保存规模最大的,被称为浙西南建筑博物馆、“江南客乡”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石仓古民居。

石仓古民居群,位于丽水松阳县大东坝镇,主要分布在上茶排、小茶排、山边、下窄街、后宅、蔡宅等六个古村落,共有30多座气势恢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组成,多为院落式布局,每座古民居都以中轴线对称布局设计,且有宽阔的院落,各座古民居自成格局,互不相连,形成了一座古民居又是一座小村落的格局,是中国封建社会聚族而居的传统式样。建筑风格上,融合了浙闽徽三地的建筑特色,外部泥墙青瓦,门楼均有高昂的马头墙;内部注重装饰陈设,雕梁画栋,规模恢宏。

作为浙江省最大的客家文化聚居区,在这里留下了中国美院孙恒教授赞誉之词:“十里古宅,百里山道,为官阙氏,闽俗闽调,山溪跌宕,石桥花轿,妙哉石仓,依然三百年风貌”。也留下了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和他的研究团队考察研究的脚步和研究成果。

一大早,我们自千年古寨独山村住宿的客舍出发,一路驱车,车至下茶排后,沿着一条叫石仓溪的河谷逆流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沿溪流两岸,背山临溪,泥墙青瓦,错落有致的古民居,高翘的马头墙,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下恢宏的门楼,令人咂舌。

奔流不息的石仓溪自东南而西北贯穿其中,两岸青山围抱,泥墙黛瓦鳞次栉比,绿树修竹掩映,田畴阡陌纵横,一派田园景色,美不胜收。

没有想到在山坳之中还隐秘了这么多的明清古民居,近前细看,一座又一座雄伟的门楼上嵌有十分精致的砖雕,人物、花卉、鸟兽、寓意吉祥,栩栩如生。我相信每一个初来乍到的游客,面对这样的景象心中都会不由得十分的诧异,这些民宅是谁所建?他们是靠什么建起这一座座奢华的古民居的?

据查,石仓人的祖先,早年间以挑矿砂、炼铁、印染为业,期间未闻有名卿巨公,也鲜见有鸿儒大贾,石仓居民世代以农耕为主业,以商贸、小手工为副业,需要积累多少的财富才能建造这合族而居古民居建筑群?

石仓古民居古建筑群位于石仓溪两岸的山坡地上,泥墙青瓦的宅子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每一处院落都巧妙利用山势地形布局:背山,可挡冬季之寒风;面水,可迎夏日之凉气;缓坡,可免水涝之患。人们不由得感叹这里却是一个藏风纳财的风水宝地。

沿着卵石铺成的村道,在石墙夹道和院墙遮蔽中,数栋粉墙黛瓦或者泥墙黑瓦的古民居,背靠青山,面向河谷和田园,绿树翠竹的掩映,好一个世外桃源幽静之处。

信步走进了一座名叫“乐善堂”的古宅大院。

一座砖砌的门楼,高耸壮观,石质仿木门楼上方题额为浮雕“宝田”二字,下款同为浮雕“威风呈祥”四字。两侧砖雕饰为麒麟、元宝、花卉等吉祥物图案。

“乐善堂”为阙氏天贵的长子阙德璁的大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朝东,面积1600多平方米。宅院三进九开间,面阔36米,进深45米。各进中轴对称布局,设厢房和附房。

双狮戏球

庭院鹅卵石铺地,并将卵石拼成各类图案,仔细辨认为双狮戏球,可谓匠心独具。

地面方砖或条石铺就,尽显庄重大气。

每进的天井重檐黑瓦,四水归堂。

楼房重檐,樑、枋、牛腿、雀替、格扇门窗均有雕饰,有砖雕和木雕,雕刻精细,造型精美,雕刻的动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精品。

在房屋的正堂供奉着祖先的牌位,牌位上方的匾额题书“乐善堂”四个字。

两边附房分别刻有“躬礼”、“履仁”的家训,是主人教育子孙要崇尚礼法,修身正及完善自我。

大屋主人

地面方砖或条石铺就,尽显庄重大气。

每进的天井重檐黑瓦,四水归堂。

楼房重檐,樑、枋、牛腿、雀替、格扇门窗均有雕饰,有砖雕和木雕,雕刻精细,造型精美,雕刻的动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精品。

在房屋的正堂供奉着祖先的牌位,牌位上方的匾额题书“乐善堂”四个字。

两边附房分别刻有“躬礼”、“履仁”的家训,是主人教育子孙要崇尚礼法,修身正及完善自我。

根据文字介绍:阙氏盛宗公有三子一女,长子其春,次子日春,幼子其兴。其兴从小胸有大志,读书聪明过人,兄弟仨初时在石仓硐坑搭棚安身,专做洗铁砂的生意。其兴有四子,长子天有,次子天贵及天培、天开,四兄弟在石仓一带很有影响。他们又共有十五个儿子,十五个儿子都是工商业的经营能手,巨额的财富积累使他们有条件完成客家人文化理念——建筑华丽大屋。“乐善堂”就是盛宗公四世孙德琏发家后所建,并迎娶了县太爷千斤为妻,可谓阙氏家族最荣光的一家。

天井上方的屋檐的瓦上全部印有“喜”字,据说就是为迎娶县太爷千金下嫁建造时所设。一介平民,能够与县太爷联姻,足见这家宅院的主人曾经是多么的荣光和富足。

两层结构的庭院,自侧厢房旁有木梯可登上二楼。二楼除个楼外,可做居住或者储藏物之用。

庭院每进都有宽阔的天井,病按照风水学四水归堂的设计理念,雨水自四周天井落入天井,再由内设的排水道排出。还在天井一侧建有蓄水池,将收集的雨水天井蓄积起来,以备消防之用。

如今房内虽有人住,但却没有见到一个房屋的主人,使得偌大的庭院更显得沉闷和压抑。

于是走出老宅,沿石头铺陈的村道漫无目标的游走。来到比邻“乐善堂”的一个叫“福善堂”的古宅门前。

古宅依然是坐西朝东,这样的朝向风水上谓之纳财。老宅现有建筑面积近1900平方米,面阔45米,进深7.5米,共三进七间,各进中轴对称布局。

门楼为泥筑粉墙青石仿木门框,经数百年而保存完好。门楼额题为“祺基泽秀”,除门础石刻雕饰外,并没有其他繁复的雕饰。

跨过第一道院门和狭小的过道场地,只见第二道门旁悬挂一块“石仓客家风俗展馆”标识牌。如今“福善堂”已改为石仓客家风俗展馆,供人参观游览。

与其他大宅一样,石仓古民居每幢大宅除了都有雅致的堂号外,门楼建筑大都为砖雕仿木梁结构,“泉水井、大水缸、硬山顶、马头墙,雕梁画栋、泥墙青瓦”是石仓古民居大宅的标配和真实写照。

自土墙院门跨入二门就是一道天井,抬头可见两重檐,马头墙,院内外、过道及天井均为石板、卵石铺地,镶嵌钱纹、重圈纹和几何图案。天井两旁石墩上除摆放各类花草之外,另外两侧各有两大水缸,内养金鱼,即供人观赏,也兼有消防储水之用。

院内为木结构的房屋,楼房重檐,各类雕饰不逊于“乐善堂”。

哑巴向导

正在我们四处张望打量之际,一位打柴归来的老乡主动为我们当起了向导,他是这幢大屋现有唯一的住户。

这是一位五十岁左右成年男子是一个哑巴,我们也只能从他比划的手语中勉强读懂他所表达的意思。对于这些闽地迁徙而来保留着闽语闽地风俗的客家人后裔来说,即使他能够开口说话,我们也很难听懂他们的客家话。因此在这位哑巴老乡的引导下,他一边用手势比划着,一边为我们打开一间间民俗展馆房门,也让我们有机会对石仓的过往和民俗有一个了解的机会。

穿行在犹如迷宫般的古宅里,那已经辟为民俗馆的一间间老屋,随着一扇扇关闭的房门被打开,这幢老宅以及石仓的历史画卷也为我们慢慢的铺展开来。

根据展馆里的文字介绍,“福善堂”是福建上杭县世祖阙法敬公第17世孙阙德璁亲手创建于181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建地面积2600余平方米,比隔壁的“乐善堂”大近1000平方米,屄现有面积大700多平方米,三进9开间4客轩两天井重檐走马楼房,配套24间厨房(那能供多少人就餐呀)。第一大门向右偏45 向东入水方向是沿用福建客家古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建造,从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独特,工艺极其精湛,雕刻细致,保持了福建的风俗习惯。逢年过节屋内张灯结彩,三中堂悬挂珠灯纱灯,中堂两壁悬挂名人字画和山水画,家家户户神龛前拜访丰盛的祭品迎神敬祖,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德璁公生五子十三孙,现已繁衍生息八九代子孙现有人口370余人,现在均自己建房移居庵基里并且分布在松阳县县城或城郊靖居、古市、遂昌、丽水以及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市。

福善堂历经百年沧桑以使其黯然失色、支离破碎,曾经面临倒塌的状况。2012年,为保护祖宗遗留下的追文化遗产,在政府支持下,人人捐款国家资助,族人集资3万余元政府资助14.6元,对福善堂进行了修缮,由于资金短缺尚未恢复原来的面积,厨房也尚未修缮。

如今行走在老宅的庭院里,旧貌依旧,新容犹在。老屋原有的格局和雕饰得以恢复和保存,已经破损的也做了修缮,新修缮的房屋还散发着松木的芳香和油漆的味道。

这位如今唯一住在老宅给我们当向导的这位哑巴,一边带领我们在庭院里穿行。一边用手势比划着逐一指给我们看,一边面对祖宗遗留下来的从格扇门窗,到屋梁砖木的精美雕饰,还自顾自的竖起大拇指,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如果他能讲话,一定是一位很好的向导和解说员。

在民俗展馆里展示收藏的众多民俗展品和实物资料中,最为珍贵的当属阙氏族人时任小学校长的阙龙兴个人收藏的“松阳石仓契约文书”。而这些珍贵的“松阳石仓契约文书”的收集和研究,还与上海交大历史系教授曹树基及其团队的历史学研究有关。

2007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和团队的王媛副教授在浙南丽水市松阳县南部的石仓一处山坳中,见到了一片壮丽的古建筑群。古建筑群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甚至有人称其为“浙江建筑史上一大奇观”,但是相关文献资料却寥寥无几。曹树基教授出于历史研究学者敏感,直觉地意识到,能够建造如此华丽建筑的家族,很有可能存留有丰富的历史资料。于是他在当地一位小学校长阙龙兴哪里获得了清代雍正至民国年间的100多件“祖先留下来的写了字的东西”,即历史学研究者所梦寐以求的“契约文书”。由此,那些在大屋角落中尘封已近百年的石仓契约文书的面纱被揭开了。在上海交大历史系的支持下,阙龙兴开始了“石仓契约文书”收集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近十几年间,先后发现契约文书达7000余件,均被称为“石仓契约”。

在中国史学界,甲骨文、秦汉简牍、敦煌文书、徽州文书与内阁大库档案,被称为20世纪四大史料发现。所谓徽州文书,是指在徽州地区发现的契约文书、家谱、账簿、以及其他普通民众生活中留下的文字资料,而石仓契书也属同类材料。契约文书,是农耕时代的重要信物、农耕文明的重要证物。石仓契约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也是继“徽州文书”之后的又一大型珍稀文献,堪称是了解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形态的“活标本”。

石仓已经发现的各类契约、执照之外,还找到几百种分家书、账本、山歌册、戏本、蒙书、医案、科仪书等,数量庞杂。这些形成于明代到解放初期,主体为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间历时226年,数量共计4000余件的契约文书资料。

曹树基教授和他的助理蒋勤博士还从十几册泛黄的账本中破解了账册中背后的商业秘密,从而也破解了石仓阙氏家族发家的缘由,也终于让我们解开了石仓众多古民居建设财富来源之谜。

根据这些发掘出来的史料资料了解到,清朝康熙年间,阙氏宗族是从闽北迁徙到石仓定居的,族人阙起兴兄弟开始在这里经营铁砂炼铁业开始发家。

阙氏因铁业致富,积累财富后,阙氏家族在当地土著居民手中大量购买田地,由此产生大量的买田买地契约文书。而随着家族子女增多,兄弟分家,主要是分田为主,于是又出现了“分家书”这类契约文书,从而也造就了今日石仓的土地买卖契约文书和清代建筑两大特色。

历史上石仓这里并没有含量丰富的铁矿,只有终年不断的山中溪水将土壤中蕴含的铁砂逐渐冲刷下来沉积在河床中。阙氏祖先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了延续二百多年的手工业炼铁。每年农历二、三、四、五月及十一月,山民从山中砍柴烧成木炭送往阙家的炼铁场——阙彤昌号的铁炉。工人们则在溪水上层层设闸,淘洗收积铁砂。

据“福善堂”内的文字介绍,德璁公四世孙阙其华,生于1891年卒于1932年,幼时入私塾永师,然不读经书,尤喜算学,少年即弃文习商,深得经营之道,清光绪34年(1908)年方17岁当即筹借银元600块大洋,在雅溪南炕口独立创办炼铁厂,当年即获利甚巨。民国三年经营铁厂同时兼营木炭购销。嗣在温州开办“阙仁美炭行”收购木炭,挑选分级上等的称洋装白炭出口日本。民国14年和在温州日商“三井洋行”签订长期购销合同。为扩展对外贸易业务,在龙泉、遂昌、吉市三地设立“仁美”炭行分行,又选派有经验的烧白炭师傅上山辅导炭民烧制优质白炭。1930年“九一八”事变炭行歇业,又筹资创办松阳正大电灯公司兼营碾米,从而成为松阳先发展电气化、机械加工行业的创始人,为此载入松阳县志人物。

手工炼铁造就了铁砂的淘洗和木炭的烧制两个相关产业,且都有专门的供应商,源源不断的阙彤昌号铁炉提供原料和燃料。而从这里炼出的铁,则顺着松阴溪,汇入瓯江,最终抵达温州。而温州的供货商们,又源源不断地将铁材运往当时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区域—江南。由此形成石仓炼铁到温州和江南的庞大产业链。如今通过从石仓到温州,从温州到江南,从那些字迹凌乱难以辨认的账本中提供的信息文字资料,我们逐渐可以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18世纪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成功范例。

道光后期开始,由于受到道光经济危机和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石仓铁业走向衰落,很多石仓阙氏家庭的经济步入停滞期。阙氏把产业转向服务区域市场,石仓的铁业又开始活跃起来,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民国年间,阙家后代靠着炼铁收入,创办的电厂和碾米厂,成为松阳现代工业的创始人。甚至“大炼钢铁”时,只有石仓阙家帮助设立的铁炉最为成功。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将,这些“契约文书”的留存,也为研究中国18世纪那段中国经济史提供了一个新的途经和史料,其史料价值远胜于这些保存下来的老屋。

石仓契约文书能够得以保存下来,那是因为石仓地处偏僻,与徽州六县不同的是,在石仓及周边地区并没有古文书市场。加之村民对于前人留下的各类文书,大多数持有珍惜与敬重的心态,轻易不示人,更不用说出售给文物贩子们。因此石仓文书因为这里村民对祖先留存的东西的敬畏才劫后余生。只有石仓下宅街一带,因为文化大革命时那里是石仓乡政府所在地,而且那里也曾经是阙氏宗祠的所在地,又是石仓主庙—夫人庙的所在地,因此这里一向被认为是当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其民间文书在文革期间就难逃被焚毁的命运。

松阳石仓契约是一个集中的村落群中保存契约齐备,数量多、种类多且记载清晰的档案文献集合,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也是我们了解石仓的过往历史以及民俗的重要文献。

石仓契约文书的大量留存,一方面尤其既有农耕社会信守契约精神的文化加之取向有关,也有这里特定的历史原因。我们在民俗展馆看到或者展示的也只是石仓“契约文书”的极小的部分,且大部分突出了民俗类。虽然我们没有机会看到其他具有珍贵研究价值的账册等文书资料,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窥斑见豹,洞察历史过往。

展馆还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展示的形式,对客家的迁徙、客家的文化、民间艺术以及石仓阙氏家族的由来和繁衍做了介绍。

据《风俗通义》载:阙姓以地名为氏,这也是阙氏姓氏的主要来源。根据松阳石仓《阙氏族谱》天冀公遗像注:公居山东曲阜县昌平阙里与孔圣为邻。其父阙弁到达阙里为公元前550年,次年即公元前549年,孔母携孔子(时年三岁)也到阙里定居,与阙氏家族为邻。阙弁配李氏,生二子,一名阙天羽,一名阙天冀,即松阳茶排阙氏始祖。

阙弁公十世孙阙安承在汉文帝时授车骑将军,因伐楚有功封下邳英蔚侯,赐下邳为阙氏食邑,阙氏族人遂占籍下邳。

上述记载我们也无法考证其真伪,但阙氏家族迁居石仓的历史却是可以从现有的“石仓契约文书”中可以得到实证。

阙氏远祖来自江苏邳县,历史上有个五次大迁徙,每一次迁徙皆因战乱民不聊生,为躲避战乱而举家或者举族迁徙。明清时期,浙南山区战乱频繁,人口锐减,社会动乱平复后,大批福建移民迁入。他们多来自福建闵西汀州府(今属龙岩市),尤以上杭县居多。清康熙、乾隆年间阙氏有十八支同宗阙氏从福建上杭前迁来,居住于石仓上茶排、下茶排、下宅街、后宅街。

根据清道光二十五年《阙氏族谱》载:“阙氏自康熙年间由闵杭而迁徙于括郡(今浙江丽水),或松、或遂、或云,不其一人。即居松川之石仓亦众。唯祥公居后宅,盛宗功居茶排,弼光公居下宅街阙后子孙繁衍”。

在松阳,有十之三四为八闽移民,从明清到至今三百余年的历史中,绝大多数闽籍移民也早已与当地居民无异。

唯有石仓源一带的山民仍操闽语,遵循着闵汀的许多风俗,保留了闽地文化韵味,建造大型组合式建筑群合族而居,因而石仓源那独特的闽地文化韵味与生活气息,造就出了这江南下的客家桃花源......

客家人大多都有一技之长,百工造作建筑建筑工艺尤为超群。在石仓依然拥有一支建筑师傅队伍在延续和保留着他们祖先能造大房的传统好手艺,成为了他们发家致富的又一个途径。除了在当地建造了无数工艺精巧的建筑之外,还常年奔波在江西、安徽、福建等地,不仅在当地和毗邻几省留下大量的建筑精品,把客家的传统手艺发扬光大。

经济的发展,为阙氏一族在石仓的繁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至清朝中期,他们的后代积累起了可以建大高屋大厦的财富,才有了村落中几十栋大屋的出现。从乾隆五十五年开始,阙天有和阙天开就在石仓开始建造有史以来最为壮观和豪华的大屋,也是石仓第一幢大屋,于嘉庆年间建成,历时二十五年,建筑面积3303平方米,共有十八个天井,9个厅堂,552根柱子,196建房屋,被当地人称只为“十八天井”,也就是今天的“余庆堂”(位于六村),采用闽西建筑“九厅十八天井”和徽派建筑马头墙的建筑风格,单是阙其兴一族祖孙三代就建造了上下茶排村(今七村六村),建造了十八幢华丽的大屋。

石仓的三十栋大屋,既融合了闵、徽、浙三派的建筑风格,又彰显客家人喜集居围龙大昔、中设香堂的特色。这些大屋大多建造于乾隆、嘉庆及道光年间。

石仓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还有值得津津乐道的是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几百年来沿袭下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为全村老少祈福、驱邪、保平安的民间活动打清醮、练火、放水灯;新春里全村民众齐聚一堂闹灯会的马灯、采茶灯、花鼓灯、狮子灯、龙灯等等。

如今这些民俗活动的道具就陈放在民俗馆的门道两旁。现如今石仓的这些民俗活动也分别列入了市县的非物质文化异常名录。

哑巴向导的带领下我们楼上楼下几乎参观了过遍。每到一处,哑巴都会打着手势不厌其烦的向我们做着介绍,还指引我们对景物或者他认为重要的地方进行拍照,只有当我们专心的拍照或者仔细观赏时,他才安静下来。整过参观行程只有我们夫妇两人,眼也就成为我们的专职“解说员”,我想如果他不是一个哑巴,一定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向导和解说员。

最后哑巴向导把我们带到大屋最北边他的住处参观,房屋里边不乏精美的雕饰,除了卧室、灶房和北墙边数尺开外的小天井透进的一缕光线外,室内已经被烟火熏得漆黑一片,且室内几乎空无一物,四壁空空。看到哑巴一身破衣烂衫,再看室内如此景象,想来哑巴生活的十分窘迫,看到这里不由得让人一阵阵的心酸。

走出哑巴的陋室,哑巴不断地比划,最后才听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让邀请我们今后还要来这里。面对哑巴那期待的目光,我几乎含泪点头答应承诺今后一定再来这里。听到我的肯定的答复之后,哑巴那呆滞的双目落出了一丝欣喜的亮光。我实在不忍欺骗这位善良的老实人,但又无法抗拒他那殷切的期盼,于是临离开的时候,我把我身上所有的零钱都掏了出来塞进了他的手中,他一再执意不愿接受,我只有强行塞进他的手中后,就像逃跑一样逃离了这个让我揪心的大院,身后那位哑巴嘴里还在呜哩哇啦的说着什么,那一定是在叮嘱我下次一定再来。我一边急促的往外走去,一边头也不回的大声说我还会再来的。

我知道我的这些承诺也许永远也无法兑现,因为我有生之年也许不会再有机会踏入这个大院了,如果再来的话,那一定是在梦中。

走出大院,来到村口的老樟树下的溪水河谷里,回望石仓溪两岸的古民居,它们依山临溪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每一幢大屋都一物一景,古香古色。而除了那些高墙深院的大屋之外,还有的就是泥墙黑瓦的普通民居。黄色的土墙,黑瓦覆顶的民居,应该是石仓古民居的真正底色。

在那些以黄土色为主色调的乡村民居中,间或有粉墙黛瓦的民居,它与泥墙黑瓦的古民居混居以此,是那样的和谐,并没有鹤立鸡群的突兀感,只有那些新建的现代房屋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来到这条曾经成就石仓阙氏一族财富梦的溪谷,遥想当年石仓阙氏的先祖就是在这条溪流里淘洗铁砂,手工炼铁挣得第一桶金后,开始了他们的发家致富之旅的。如今溪流已经变得清澈,被砍伐用于烧炭的山林经历几十年后的自然修复重新焕发了生机,唯有那些靠粗放近乎野蛮的开发致富积攒的财富修建的大屋,虽历经土改、破四旧、文革、新农村建设等一次次劫难而幸运的保存了下来,如同石仓契约文书得以保存下来一样,带有许多的机缘巧合和文化渊源,但如同历经百年的老屋福寿堂一样,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修缮,它们又能保存多久?

而同样如我所见一样,石仓老屋除了留守的老人之外,几乎变得一片空寂,同许多乡村一样日益空心化,昔日乡村那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的田园牧村歌式的乡村生活场景再也难以重现,那么没有了人气和文化的延续,那些镶嵌在石仓源青山绿水之中的石仓古民居勾画出的江南客家桃花源,会不会成为江南最后的秘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江南   松阳   重檐   雕饰   天井   哑巴   契约   民俗   文书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