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诊断双相,但又像是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否误诊了?

本文字数约:4783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冲动易怒,是双相?还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02、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双相障碍的4个区别

03、了解两者的心理根源,有利于孩子加快康复

01、冲动易怒,是双相?还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有些孩子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后,长期情绪不稳定,变得越来越敏感、冲动、易怒,容易因一点小事而情绪崩溃,甚至有暴力倾向,比如在家砸东西、攻击父母,频繁自残自伤等。

很多精神科大夫会将这类患者诊断为双相障碍。在精神科里,这属于“重性精神疾病”,很多专家认为需要长期服药,甚至是终身服药,很难治愈,而且遗传度高达80%等等。

这些信息令很多父母非常绝望与恐惧,心理压力骤增。还有的父母不太信服,他们疑惑:孩子得的真的是这个病吗?他们不断上网查资料、搜信息,试着了解更多大夫的意见,为孩子寻找高效的康复手段。

在这过程中,父母很可能接触到关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信息,并发现如果从症状来看的话,自己孩子的情况似乎也符合这个诊断。父母内心可能会更加疑虑:

孩子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双相障碍是不是误诊?

双相障碍和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哪个更加严重?

今天这篇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以上疑惑。

以下先简单科普一下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精神科中常见人格障碍类型,主要特征是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伴随多种冲动行为,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精神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部分父母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比双相障碍更轻,这往往存在认知误区。

主流精神科认为,精神科药物对人格障碍的疗效不佳,只能对改善情绪症状有一定作用。而由于人格障碍患者缺乏自知力、自省力,一般不会主动就医,缺乏治疗动机,所以一般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也也难以起效。

而且,国内外多数精神科医生对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也不高,因为难度大,疗效差,风险高,所以大部分医生也缺乏人格障碍的诊断意识和能力,治疗经验就更少了。

对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来说,情况则可能稍微乐观一些。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美国著名的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专家布雷斯发现,由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BT)发展而来的辩证行为疗法(DBT),能大幅度改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症状,甚至令患者逐渐康复。布雷斯在国外临床中,已经有不少成功康复的例子。

不过,目前DBT在我国远未能普及,非常缺乏真正专业、有经验的、又能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进行心理治疗的DBT治疗师。国内绝大部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仍停留在传统的CBT、人本主义、家庭治疗和精神分析疗法上,对人格障碍还是非常低效的。

所以,无论是双相障碍、还是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情都不轻,主流精神科和主流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效果都未能令人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光凭主观感觉就认为孩子是某一种疾病,而要了解了相关知识后,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

02、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双相障碍的4个区别

那到底怎么判断?可能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又不是精神科大夫,又不是心理专家,怎么可能做出判断?

其实并不是这样,父母了解了双相障碍、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后,再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外显症状,很可能就可以做出比较理性、准确的判断了。

先来看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我国最权威的精神科著作《沈渔邨精神病学》中列出了详细的诊断标准: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意象和情绪等方面的不稳定,以明显的冲动性为标志的普通的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具有下述5种(或更多种)症状。

1. 疯狂地努力避免真实或想象中的被抛弃(注意:不包括标准5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 不稳定、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点是在过度理想化与过度贬低之间摇摆。

3. 认同障碍:患者存在明显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意象或自我感。

4. 至少在两个存在潜在自我伤害的领域内存在冲动行为(例如花销、性、物质滥用、疯狂驾驶、暴食)(注意:不存在标准5中的自杀和自残行为)

5. 反复出现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自杀威胁,或自残行为

6. 因明显的心境反应而导致的情绪不稳定(如强烈的间隙性烦躁、易怒或者常持续数小时或不超过几天的偶尔出现的焦虑)

7. 长期的空虚感

8. 不恰当、强烈的愤怒或难于控制愤怒(如经常生气、愤怒、斗殴)

9. 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解离症状

至于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我在这里就不列出了,相信很多家长已经比较了解了,网上也较容易查到。

可看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双相障碍的存在多个相似之处,尤其是疯狂购物、暴食、易怒、斗殴等行为,都与很多精神科医生认为的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非常相似。

那到底如何区分?

《沈渔邨精神病学》同时也给出了鉴别诊断的思路:

双相障碍的躁狂发作是间歇性的,缓解期的情绪会明显稳定很多。

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是持续性的、广泛性的,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听起来是有道理,但很多家长可能又犯难了:孩子就是容易情绪波动、暴躁易怒,我怎么准确判断孩子是哪一种?

所以,光凭外在症状进行鉴别,还是有不少难度。

根据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下发现的心理活动规律,以下再分享4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更加容易家长辨别:

1、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非常、非常害怕被别人抛弃,哪怕这种抛弃并不是真实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别人因客观因素减少了与他们的社交频率,离开了他们的生活圈子,比如学校换了老师、朋友搬家了,甚至只是友人在见面中迟到了等等,这些很平常的人际关系变化都可能令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弃了”“他们根本不在意自己”,从而产生恐惧和愤怒。

然后他们可能会作出非常疯狂的行为,比如自伤、自杀,或者以此威胁别人不能“抛弃”自己。

2、他们对父母、同伴的看法经常在“理想化”和“诋毁化”之间交替,人际关系紧张而不稳定。

比如,他们可能在有些时候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甚至向父母表达爱意,对父母说窝心的话。可如果一旦父母的某些行为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他们会勃然大怒,指责父母从不关爱自己,自己是多么痛恨父母等等。

3、患者的情绪波动非常剧烈、而且快速。

他们可能前一刻还感到非常快乐,被幸福包围,但突然因一些挫折和人际冲突而非常暴躁、痛苦、哭泣。可往往只持续几个小时,他们又恢复了平静、甚至是开心。

4、患者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时,很容易不顾后果地作出非常危险的冲动行为,自杀只是其中一项,其他的还包括危险驾驶、滥用酒精甚至毒品、甚至是危险的性行为等。

以上4点是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都没有的症状,便于父母更容易作出鉴别。

总的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双相障碍还是有较多差别的。

比如情绪起落的时间长度。双相障碍在抑郁发作、躁狂/轻躁狂发作集中出现在一段时间,比如轻躁狂发作的标准是至少4天,躁狂则要达到1周。

可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情绪波动的时间短得多,愤怒、悲伤往往只持续数小时,然后有明显的平复;接着很容易又因另一挫败或人际冲突,再次情绪剧烈波动。所以给人感觉似乎这是患者一直以来的 “性格、性情”,前后没有明显的不同。

还有,按照我们的看法和理解,典型的双相障碍应有真正的躁狂/轻躁狂发作,患者是兴高采烈、过分自信、甚至狂妄自大的。

但边缘性人格障碍并没有这样的特征。

即使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日常中感到高兴、愉快,往往也是因为当时的人际关系达到了他们的期待,所以开心、幸福。这与轻躁狂/躁狂的自高自大明显不同。

而且,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因担心被别人抛弃而恐惧、愤怒,人际关系严重不稳定。可双相障碍患者大多没有这种心理特征,他们的恐惧往往源于失去康复信心,或恐惧别人的眼光。愤怒则往往源于认为别人对自己造成过巨大伤害,比如辱骂、贬低、欺骗等等。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青少年患者的父母能深入地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理性地分析他们的患病过程的话,双相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还是可以区分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临床中有双相障碍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他们同时具备两者的典型特征。但这相对来说非常少见。

03、了解两者的心理根源,有利于孩子加快康复

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双相障碍,还是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其实都属于主流精神科的症状学诊断。

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有这些症状、符合诊断,还要深入看到这些病症背后的心理根源。

比如很多孩子其实没有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情绪高兴愉悦,精力充沛,高傲自大),而是曾经在家大发脾气、暴躁易怒、砸东西,甚至对父母动手,所以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但我们认为,这其实是患者内心非常痛苦、压抑,当外界刺激将他们大量的心理创伤激活时,他们的负性情绪就爆发了,出现了“激越状态”。

我们认为,对于这种情况,更合适的诊断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而且某种程度上,这说明患者的抑郁症比较严重。

不过,这个话题还有争议,我们尚且将这种情况叫做“泛双相化”。

这一类“泛双相化”患者的病因主要还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只要将患者所遭受的心理创伤修复后,其症状能够快速消失,病情得以大幅度缓解。

父母若能意识到这一点,即便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也不用过分焦虑和害怕。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如果父母能积极寻找孩子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通过改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来尽量修复,孩子会康复得更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泛双相化”患者也存在归因模式的问题。他们在平常主要以内归因的模式为主,遇到挫折时消极低沉、自我否定,这是他们抑郁发作的重要原因。

可当他们遭受的心理创伤被激活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出现愤怒、屈辱的负性情绪,便有可能出现外归因模式,指责外界对自己造成的心理伤害,出现了激越状态。

比如不少父母曾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经常对孩子过分严厉、否定、贬低,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了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孩子患病后很容易对父母非常愤怒,甚至仇视父母,尤其是经过长时程的精神分析治疗后,更容易出现。

而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是他们曾遭受过“感觉自己被抛弃了”的创伤事件,而且从小就没有得到归因模式方面的引导,遇事总是外归因,不懂得反省自己的不足。

不过,对于青少年患者而言,当他们相应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后,其错误的归因模式很容易得以纠正,症状会大幅度缓解,甚至快速康复。至少在技术上,青少年的这种人格异常是可以快速得以扭转的。

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将青少年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而宜诊断为边缘型人格改变,这是人格障碍的前期,康复情况相比较“人格障碍”来说,更加理想。这也能避免增加患者及父母的心理压力。

另外,若孩子符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点,父母就更应该懂得“自我家庭治疗”,即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有意识地与孩子培养出亲密的亲子关系,这一点对孩子的康复尤为重要。

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害怕被抛弃。如果他们在父母这里得不到情感满足,便会将这种需求转向同龄人。为了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很可能会去讨好朋友,掏心掏肺地为对方付出,将友谊看得过于重要。

但是,孩子越是讨好别人,越容易被当成软柿子捏,反而得不到同龄人的尊重及认可,继而还可能会遭受到背叛,不断形成心理创伤,导致情绪波动、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培养出亲密的亲子关系,走进孩子的内心,甚至还要与时俱进,了解年轻人的喜好与习惯,才能充当孩子心目中“好闺蜜”“好哥们儿”的角色,令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并建立“父母永远不会抛弃、背叛我”的认知。

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孩子的内心的安全感会大增,其边缘型人格也能够慢慢得以纠正,走向康复。

最后,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建立综合性的、理性的归因模式。

这不但能预防孩子出现人格异常,对孩子的逆商培养也十分有利。在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若孩子的归因模式是理性正确的,他们很快就能从低沉中走出来,积极地总结不足和经验,提升、完善自我,这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螺旋式上升,更容易实现一番成就,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书籍:

1、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 2017年

2、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3、《精神病学高级教程》 2009

4、运用归因理论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李雅虔,2019 年

#双相障碍# #边缘型人格# #精神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人格   青少年   障碍   边缘   孩子   躁狂   症状   患者   情绪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