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想把全部生产线转移到印度?没那么容易!

大举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印度

塔塔集团的商业展台

印度屈指可数的财阀企业塔塔集团在今年12月正式宣布将于今后几年内在印度国内制造半导体,试图在印度本国构建起半导体产业供应链。

塔塔集团的主力产业包含汽车、IT、钢铁等。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汽车产业,被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汽车品牌捷豹、路虎都归属于塔塔旗下。但在印度本土汽车市场,来自日本的铃木汽车产销量都远远超过塔塔。为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追赶上铃木,塔塔一度砸下重金投资EV,但因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性的半导体短缺致使集团持续亏损。如何能够稳定确保半导体的供应成为了塔塔的一大课题。

印度在IT领域培养出了很多世界级的杰出人才。因为在软件方面具有优势,所以在印度汽车产业布局中,不仅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还着眼于需要大量半导体的汽车自动驾驶领域。

但印度绝大多数的半导体都依赖进口。因此,塔塔集团积极与印度政府共同出资建厂力求半导体的本土制造,以实现稳定供给。

塔塔的目标是在几年内进入半导体芯片的封装测试领域,将来还打算拥有高端芯片的电路设计能力。为了实现这个野心,计划未来5年进行总额约9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

当然,印度的半导体产业远未成熟,且远远落后于印度自认为的竞争对手中国。因此,印度打算与日本的瑞萨电子等合作进行设计与研发,想要一口气缩小与中国的差距。

尖端半导体的量产通常需要以百亿美元为单位的巨额投资,无论是中国台湾的台积电还是韩国的三星,在投资建厂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塔塔也在印度政府的背书下逐渐开始尝试半导体制造。

苹果打算把工厂迁到印度的消息带来了巨大冲击

苹果的线下门店

在塔塔宣布进入半导体领域之前,有一条关于投资印度的新闻报道备受瞩目。那就是苹果公司宣布将在印度生产制造最新型号手机iphone14。这是苹果首次计划在印度生产其最新产品。苹果的代工厂鸿海精密工业(富士康)随即宣布了将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钦奈近郊建设工厂的计划。

选择在印度制造苹果的主力产品——最新型的iPhone,意味着世界级的IT企业苹果开始逐渐认可印度的生产制造水平。在美国推动与中国经济脱钩的大背景下,印度理所当然地成为能够“替代”中国的最佳候补。

在这背后,莫迪政府努力推动的“印度制造”政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摩根大通预计到2025年,iPhone产能的四分之一可能会转移到印度。并且预计到2027年印度将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届时苹果和富士康将不得不把印度视为重要的制造据点。

IT大国印度原本在IT领域就颇有建树。以美国硅谷为据点的IT企业的高管中印度裔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为软件产业具有优势,如果还能够引进例如制造新型iPhone等生产制造业的话,这对印度来说将会是是一项巨大的成果。

如果苹果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功的话,在美国力求与中国的经济脱钩的进程中,印度无疑会成为最有力的“世界工厂“候补。

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印度海关

首先印度经济相当依赖中国。印度工商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额高达863亿美元。首次超过了到2019年为止还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印度和中国在边境地区经常发生冲突(由于印度的单方面挑衅),两国关系也一度恶化到印度国内掀起抵制中国产品的浪潮的地步。但即便如此中印的经贸关系仍然持续升温。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苹果公司考虑要逐渐与中国脱勾,但只要中印的经济联系还很密切,那么实际脱钩的效果就得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印度国内的政治生态也不能一概而论。印度除了没有参加环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外,还在最后关头退出了区域性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印度似乎很抵触多边贸易协定。因此,别的国家即使想把印度纳入国际供应链体系,但当印度本身很难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时,对于以构建更广泛的国际供应链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印度就很难成为理想目标。

在此之上进一步损害印度声誉的还有臭名昭著的“许可证制度”。

“许可证制度”名义上是印度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实行的对企业生产、经营颁发营业许可证的制度。但由于印度当局在许可证的认证颁发过程中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引起企业对官僚的贿赂四处横行,最终导致印度政府行政效率比较低。由此引起的事实上的“技术锁国”状态导致了印度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远远落后于中国。

其实所谓“许可证制度”本身已经于1991年印度政府实施产业自由化的同时被废止,但印度的工商业还普遍遵循这一“传统”。

这么多年,总有不少声音叫喊着,“印度崛起 ”、“印度是下一个世界工厂”等。但外国企业的对印投资整体上处于低迷状态。打着“接下来就是印度”旗号的亚马逊在印度的事业就开展得十分不顺利。

每年都有不少外国企业高歌进入印度市场,但最终真正获得商业成功的只是少数。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印度营商环境的恶劣和商业政策的朝令夕改。

吸引你来投资的时候是一种政策,当你工厂建成投产时又是另一种政策。为了规避风险很多外企采取了和印度本土企业建立合资公司的经营方式。但由于所谓契约精神的匮乏,印度本土公司一味追求己方利益最大化。经常围绕着合资公司的经营问题与外企闹的不可开交,因此倒闭的也不在少数。

只有像塔塔这样的本国大企业才能在制度上和补助金等方面受到优待,外国企业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苹果公司也是因为印度政府事前认可并承诺给予高度的优待,才最终决定迁移一部分产能到印度。

就投资环境来说,印度远不如中国。

印度最致命的一点其实是中产阶级的薄弱。在印度,被认为是“中产阶级”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5%。而占GDP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的储蓄倾向也很强,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印度国内消费市场很难增长。

虽然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很高,劳动力很充足。但由于没有相当数量的中产阶级,印度国内消费市场增长缓慢。这也是外企在印度做生意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

即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方设法推动与中国的经济脱钩,但就印度的实际表现来看。作为中国“世界工厂”的候补,印度显然还不够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三星   印度   苹果公司   苹果   半导体   中国   生产线   工厂   领域   政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