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一次性补缴取消,2亿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领取养老金?

#众说康养·团圆季#

随着2023年退休高峰期到来,今年养老金一次性补缴政策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方式都在不断调整,职工群体的养老金一次性补缴取消了。

这意味着部分职工人员将会因为没有按时参保,断缴养老金等原因,而无法获得退休养老金领取资格。

社保代缴也行不通了,社保统一税务局管理之后,人力资源企业和财务公司违规代缴社保的行为都会被严查。

但互联网经济的崛起,斜杠青年和副业刚需成了年轻一代的新就业方式,也让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突破2亿规模,并且随着数字经济和智能商业发展,这个群体还在不断扩张,如果无法通过企业参与职工社保,这类没有稳定单位的新时代打工人,该如何解决社保问题呢?

老一辈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往往也是没有固定单位,这类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保障问题也需要解决。

养老金一次性补缴取消,社保代缴也不行了,那么对于2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不足年限的参保人员,以及社保断缴和没有按时参保的人员,该如何继续参保,在退休年龄,获得一份终生退休养老金保障呢?

一次性补缴养老金取消了,职工群体如何获得退休养老金?

城镇职工社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在退休年龄获得退休养老金领取资格,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

但随着长寿时代和老龄化社会到来,渐进式延迟退休已经逐步开始落地了,退休年龄的延长,可能会带来缴费年限的变化,未来要获取退休养老金,缴费年限可能不止15年的要求,对于当下职工群体和居民参保群体来说,还是要在职业生涯期间多缴多得,延长缴费年限,积累更多养老金,才能保障退休后物质生活,安稳养老。

由于各种原因,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的,到了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依然不足15年,一般来说只要符合社保法的相关规定,是可以在退休待遇领取地,继续延长缴费年限到满15年,实现退休养老金的领取目标。

一次性补缴养老金取消了,但符合社保法规定的这2个条件的参保群体,可以一次性补缴满15年,获得退休养老金。

第一个条件是职工参保群体在社保法实施之前,也就是2011年7月1日之前已经参保职工养老保险的。

第二个条件是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延长缴费5年时间,缴费年限依然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满15年,然后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简单来说就是职工参保群体,如果到了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足,符合上面条件的,一般是先延长缴费年限5年,然后才是一次性补缴。

举个例子,比如王某到了60岁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只有12年,还差3年,在2011年7月之前已经参保,那么就是按年补缴,延长缴费3年,支付部分滞纳金,到63岁再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如果王某到了60岁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只有8年,那么延长缴费年限5年后,还差2年才够15年,就可以直接一次性缴满2年,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如果不符合上面2个条件,不能一次性补缴养老金,缴费年限又不够资格办理退休待遇,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还有2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转为居民社保,第二个选择是停止缴费,申请退保。

目前10亿参保群体中,职工参保群体,其实很多都是异地参保,从农村到大城市工作,参与一二线城市职工社保,那么如果缴费年限不足15年,无法办理退休养老金领取手续,又不符合补缴资格,可以选择社保转移。

把原来的职工社保转为户籍所在地的城乡居民社保,养老金账户合并折算,缴费年限可以累计,然后通过居民社保继续缴费满15年,实现居民社保养老保险退休,领取养老金待遇。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停止缴费参保,在退休年龄选择退保,把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取出,但这样就意味着退休之后,你将失去一份终生领取的养老金保障,只能靠消耗自己的储蓄,来解决以后的养老问题,回到传统的养儿防老,靠子女赡养解决养老问题。

职工群体和城乡居民群体中完全没有参保社保的,可以通过一次性补缴15年,然后获取退休养老金待遇吗?

一次性补缴15年领取养老金,职工群体已经取消了,这是考虑到社保的公平和长期存续问题,避免个人投机行为。

目前只有居民社保还相对宽松,部分地区依然可以通过一次性补缴满15年获得退休养老金,可以通过街道或者村里相关部门申请一次性补缴。

这其实也是考虑到城乡发展差距,让不发达城市和农村地区,能够获得普惠性的社保养老金保障,毕竟这些地区的非职工群体,保障意识较弱,收入较低。

一次性补缴养老金取消了,无论是2022年退休,还是2023年达到退休年龄,职工群体都不能通过一次性补缴15年,来获得退休养老金。

但职工群体中,有3类人比较特殊,可以通过一次性补缴15年,获得养老金保障。

第一类人是在2011年7月1日,社保法实施之前已经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群体,可以一次性补缴,获得退休养老金待遇。

第二类人是1962-1982年下乡的知青人员,没有参与当地社保,可通过一次性补缴获取退休养老金待遇。

第三类人是2011年之前参与了户籍地社保或者45岁之前有参保经历的,男性满65周岁,女性满60周岁以上的群体,可以一次性补缴,领取退休养老金待遇。

那么对于没有固定单位参保的灵活就业群体,他们的社保养老金待遇该如何解决呢?

社保代缴行不通了,2亿灵活就业人员如何体面的退休,领取养老金呢?

社保划入税务部门管理之后,过去灵活就业群体通过人力资源企业和财务公司代缴社保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成为了违规参保行为,这种社保代缴行为已经被取缔,行不通了。

在社保还没有统一税务管理的时候,很多灵活就业人员比如自由职业,个体商户,斜杠青年等,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数字游民,要么选择参与户籍地的居民社保,获得基本医疗和养老金保障。

要么就是选择以本地户籍的灵活就业者身份,参与个人职工社保,没有企业分摊社保费用,全部自己承担,获得与职工群体相同社保待遇,但是参保成本比较高。

但本地户籍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来到大城市打工的异地参保群体,这类异地灵活就业群体已经突破2亿规模,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类人,以相对自由的形式获取个人收入,为社会做出贡献。

其实,今年依赖全国多个省市已经比如广东,浙江,河南,武汉等,为了适应当下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就业形态,逐步放宽了对异地灵活就业群体参与职工社保的限制,稳定就业市场的同时,鼓励再就业,有利于社保养老基金的扩张。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深圳也率先推出了个人异地灵活就业参保,个人可以直接缴费参保,获得深圳职工群体的医保和养老金待遇,不用再违规挂靠和代缴社保了。

12000元的个人养老金,值得买吗?

今年个人养老金制度也落地了,四大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加入个人养老金市场,鼓励中高收入群体设置个人养老金账户。

这是对社保养老金机制的补充,给与我们更多的养老金规划选择,如果你觉得社保养老金待遇不够,达不到你需要的退休后的物质生活和养老体验,那么可以选择参与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是12000元,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财务状态,选择合适的缴费额度,给自己增加一份额外的养老金待遇,应对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压力。

12000元的个人养老金值得买吗?其实这是个人自由选择,不是强制型的社保养老待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现金流保障体系,同时还能获得个人和家庭的税收减免。

这也是社保之外,个人和家庭解决未来养老保障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你觉得社保养老金待遇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哪一个更靠谱呢?分享你的观点,一起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养老金   灵活   户籍   异地   年限   社保   群体   待遇   职工   居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