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根在于“中气不足”,一张方子补气降压,快收藏

我一个蜗居在城市里的“凡人”,除了每天在医院忙碌,剩余的时间就是想把自己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指导!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关于高血压的事情:

之前遇到这一个患者,女性49岁,血压高4年的时间了,4年来一直吃着药,效果时好时坏,但是只要一停药就立马反弹。

直到因为感冒,等整个人感冒好了之后,患者出现了头晕、气短、乏力、困倦、嗜睡等现象,最主要的是血压一直下不去,吃药也不行。

刻诊:气短,心悸心慌,体乏,嗜睡,多汗,脉象沉细且无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从辨证的结果来看,该患者属于“气血、中气不足”。

但见——

黄芪、太子参、淮山药、白术、莲子、炙升麻,当归,五味子,陈皮,甘草,大枣。每日一剂,煎服。

与此同时,降压药停用。

结果患者服用3剂之后,气虚诸多不适明显缓解,并且血压也有所下降,再用6剂之后,诸证悉平。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采用的方法就是“补中益气”。首先血液是流通全身各处的,这样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

而血液运动的原理是不是就是“气”,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帅血行,在气的推动下,血液才能正常运行。

气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答: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中气就不足,身体内的气就容易亏虚,血液流通就会出现阻碍。

要知道血液运行就算再无力,也是需要满足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需求,所以,此时为了满足血液的流通,身体就会加大对血液的推动,此时血压也就会升高。

那这个时候需要怎么办?

上面也讲了“补中益气”,如果体内的气足了,各个器官都得到了充足的滋养,自然而然就不用特殊的关照了。

就这样血压会慢慢的降下来,也就恢复了正常。

再看一下方子:

黄芪、太子参、淮山药、白术、莲子、炙升麻,当归,五味子,陈皮,甘草,大枣。

方子中的“黄芪,太子参”是用来补脾肺之气的,“山药,白术,莲子”是用来强健脾气的,升麻是提升中气的,当归是养气血的,陈皮行气,五味子收涩敛汗,能让体内的气不外漏,甘草、大枣是用来健脾,固气血。

生活中由于“中气不足”导致的血压偏高有不少,当然高血压的证型不止这一种,还有“肝阳上亢,湿寒型”等等。

对于血压高的人来说,必须经过严格的辨证,这样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否则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

尤其是在辨证不明亮的情况下,随意的用药,不仅起不到效果,甚至还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好了,今天关于高血压的事儿,就说这么多吧,我是@中医内科严庆文主任 ,您身边靠谱的中医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高血压   太子参   升麻   白术   补气   方子   病根   陈皮   黄芪   大枣   脾胃   血压   血液   中气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