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伤则百病生!推荐4个经典方,轻松调脾胃,吃得香还睡得好


营养充足,但吃了不吸收?

脾胃虚寒,但又容易上火?

脾胃虚弱,吃少了快饿,吃多了又胃胀?

体检无异常,但胃肠问题就是又多又难治?


食道炎、贲门炎、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你是否也被这些胃肠道疾病困扰呢?

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从医五十多年,对消化类疾病有着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他曾表示,现今的许多胃肠道疾病,都可以沿用两千年前医生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泻心汤”进行加减治疗。

今天,我们就邀请到王庆国教授为我们揭秘他的治疗经验以及养脾胃心得。


“后天之源”话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有言:“脾胃也,仓禀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脾胃是储藏人体五谷精微的所在,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营养”,“五谷精微”可化生为气血,从而滋养身体,支撑我们整个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而著有《脾胃论》的著名医家李东垣也曾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周慎斋遗书》也有说:“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脾主运化,胃主升降,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胃气升降功能失调,那么就会影响到“五谷精微”的供给,就会导致气血不畅或不足,其余脏腑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慢慢形成。

因此,王庆国教授表示,人生下来之后要想好好地活着,脾胃必须要健康。此外,要能够维持正常的功能,脾胃也要互相配合。


脾胃失调百病生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要的功能是运化,脾主升,胃主降,各司其职。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胃主收纳,喜润恶燥。脾气主升,把五谷精微所产生的“精气”输送至全身;胃气主降,把食物消化掉,往下方肠体输送食物残渣。两者需要达到平衡才不会出现问题。一旦升降失衡,就会不舒服了。

脾气不升,人就会四肢困倦、便溏腹泻、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胃气不降,会出现恶心、呃逆、打嗝、胃胀等症状。


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同时出现,就可能会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慢性肝炎、胃癌等疾病。

脾胃病之所以在现代高发,离不开外在致病因素影响、饮食失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久而成疾,产生各类脾胃疾病。

脾胃受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继而引发消化之外的其他疾病。


千古名方调脾胃

作为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的王庆国教授,他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名号——燕京刘氏伤寒流派“掌门人”。“燕京刘氏”其实就是指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刘渡舟教授,他是“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开拓者和创派者,王庆国教授是刘教授的大弟子。

受恩师教导,王庆国教授继承了刘教授的伤寒流派,善用经方为患者治病。脾胃疾病(即消化类疾病)是王庆国教授最为擅长的病种之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消化类疾病,如胃癌、肠癌、慢性胃炎、直肠炎等等,这些均是”内伤脾胃“的结果。在几十年的临床看诊中,王庆国对此类疾病,最常用的就是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泻心汤

他表示,从咽炎、食道炎、贲门炎、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大部分的脾胃病都可以用这个方子稍作加减辨证治疗和调理。


根据医书的组方,泻心汤具有泻火燥湿之功效。根据临床不同患者的体质,可进行辨证加减,常用的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泻心汤等,加减配伍不同,泻心汤功效就不同。

消化类疾病都离不开脾胃机制不畅通,出现循环阻塞,那么就要用开通的方法把它进行疏通,再施以降法让阻滞向下沉降。而让“开”和“降”有动力运行,还得用到“补”的方法。


因此,传统经典名方固然好用,但也必须经过临床辨证使用,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况且,好用的经典名方也不仅限于“泻心汤”,“柴胡汤类方”、“麻黄汤类方”等也是王教授常用之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脾胃   燕京   泻心汤   直肠炎   精微   伤寒   胃炎   吃得   教授   疾病   轻松   功能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