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站在高处望

住在高处的好处,能眺望窗外苍鹰振翅,可俯瞰枝头鸟雀低飞,但也应了苏轼的那句名言:高处不胜寒。

这寒,不是棉衣暖气能够温暖的过来的,它是一种流淌于血液的一种气流,在你孤寂的时候,乘虚而入,带着沾沾自喜,悄悄地把身体内的热乎劲儿偷走,让你想回到母亲的怀抱,回到初生的地方。

而我,却离不开这寒,只因我常常站在高处望,眺望什么呢?并没有明确的目标,眼睛看得再远,也看不清心底的深渊,既看不清自己的,更看不到别人的。

静默之初的时候,情绪跟随着时光,上下起伏,并没有平静。后来,逐渐适应了静默,知道静默是一种过渡,过渡人们的不适,过渡人们的不知,如同黑暗向光明的过渡,的确要经历一番难熬和不适应。

好在有网格员,她和她的伙伴们,将人们在居家静默期间安排得很好:求医问药给她打电话,她会协调;买粮买菜的找她,她也会让人无接触送到门口;有关防疫政策,她会随时发到群里。人们不需要去质疑去猜想,面对如同走进黑暗的静默期,是他们将一束光照进人们的心底......

站在高处望,望见他们穿或穿着白色的防护服帮着扫码做核酸,或穿着红色的马甲站在寒风中维持秩序,或奔走在居民区入户送服务送温暖,我的感动里就能带出一丝丝体内的寒气,慢慢热血沸腾起来。

今天终于解除静默了,我走出小区,依然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提醒人们出行注意事项,事无巨细,让每一个出入的居民,皆心存感激和庆幸。

三年前我不知道有网格员这个职位,那时候他们只是社区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填填表格,查查外来人口。疫情来了,作为最基层的社工人员就成了人们的守护伞,尤其在寒冬,只有见到了他们身上的那件红马甲,人们才感到无比心安。

对网格员的不理解,来自于人们情绪中太多的焦虑恐惧、太多的无措,凝结而成的太多的表达,恶语伤人更伤心。心理学上说,几乎生命里有效地成长,都来自闭嘴后,才可以一点点看清事物和周遭的变化后,一切的真情才会展现眼前。

有时候人们对静默的理解有些偏狭,其实静默的解释应为:静观其身,默看世事,一切修为,都需要安静下来,捋清我们与外界的牵连,查明自身之所需......之后养护好本性,理解包容世事,安于一切变故,并在变故中思索,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菜市场门口,依然是红马甲站岗,确保人员不密集,不哄抢,站在他们的不远处,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忽然感觉他们才是站在高处望的那一拨人。

天晴气朗,雾霾散去。

他们行走在烟火温暖的冬日里,以素心守热爱,以素行笃踏实,倾注流年的神情,饱满内心的赤诚,他们形成一道红色的防护墙,展颜于日月,同行于风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社工   高处   切变   偏狭   网格   世事   随笔   心底   身影   忙碌   穿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