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旅图·遗迹|南京南朝石刻探访记

南京南朝石刻探访记

南新鸣凰


在大学学习阶段和工作后,当秋天枫叶转红时,我曾数次与同学或家人乘车去南京东郊栖霞山游玩。经过尧化门后,便能见到在甘家巷小学附近农田里竖立着一些体积硕大的动物石刻,昂胸挺立。在更远的农田中,还有几个大型石柱和类似的动物石刻。南京东郊有不少南朝时期皇帝陵园和王侯墓地,这些石刻原来位于墓道两旁,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兵连祸结的人为破坏,有的至今仍不失其昔日璀灿瑰丽的风采,堪称“国宝”。

从工作岗位退休后,我有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外出旅游,或者去了解中学时代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中国地大物博,山川壮美,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在阅读《中国历史》等著作后了解到,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朝代中,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那时政权频繁交替,时局动荡,争战不断。

南朝的宋、齐、梁、陈是由汉族建立的四个正统王朝。从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建立南朝宋至南朝陈灭亡,历时共169年,都城在建康,即现在的南京。为了区别南朝的宋与后来的宋朝,历史上称南朝的宋为刘宋。刘宋享国59年,第一代皇帝为宋武帝刘裕。南朝齐简称为南齐,享国23年,第一代皇帝为齐高帝萧道成。南朝梁也称为南梁,享国55年,第一代皇帝为萧衍,即梁武帝。南朝陈简称为南陈,享国32年,第一代皇帝为陈霸先,即陈武帝。在169年的时间里,南朝共换了20多个皇帝,可见当时皇位争夺之激烈和残酷。

南朝每一个开国皇帝都经历过战争的考验,政治和军事经验丰富,一旦他们当上皇帝,首先考虑的是稳住地位,排斥和镇压异己,贪图享受,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筹建自己死后的陵墓。他们的后代也如此效仿,皇位的争夺自然就非常紧张。

公元589年,隋朝的杨坚领兵占领建康,俘虏了南陈最后一个帝王陈叔宝,把宫殿夷为平地,南朝就此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可是,南朝期间所产生的许多书画、诗词、石窟、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却大部分保存了下来。沧海桑田,南朝灭亡后1500年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南朝陵墓前的石刻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世纪初,我从《扬子晩报》上读到一篇介绍江苏南朝陵墓石刻的文章,该文提到:现在共发现陵墓前石刻33处,其中分布于南京市21处,丹阳市11处,句容市1处。从分布在南京市的石刻特征看,宋武帝刘裕、陈武帝陈霸先、陈文帝陈蒨的陵墓前放置有石麒麟和石天禄,形象独特,非常威严;而南齐、南梁诸王侯墓前的石刻为辟邪、石柱和石碑。有人认为,南朝这些石刻的艺术水平和欣赏价值甚至超过南京明孝陵神道上的石刻,可与同时代北朝的云岗石窟与龙门石窟相媲美。为此,一度我对南京地区的南朝石刻产生了浓厚兴趣,2010年左右,我自己体力尚好,决心亲自去探访现存的那些石刻。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每日寥寥数语,仅把当天所发生的主要事情记录下来,花时间很少;多年以后翻阅这些日记,便能把以前发生的重要事情大致回忆起来。能写出这篇短文,部分得益于我过去的日记。现将探访南京南朝部分陵墓的石刻过程和相关历史文化简单追述如下。

刘宋和南陈石刻

2010年6月18日,我探访了宋武帝刘裕陵墓前的石刻。宋武帝是刘宋的开国皇帝。史料记载,刘裕(363年--422年)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徐州),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以贩履为业,后投靠东晋时的将领刘牢之。他智勇双全,屡建战功,最后掌握了朝中实权。接下来他废掉晋恭帝,自己称帝建国,国号宋,建都于建康。

刘裕的陵园称为初宁陵,原来有石牌坊、寝殿和祭庙等,现在已荡然无存,仅留麒麟和天禄石刻各一只。它们位于南京东郊麒麟镇北面约1公里处,紧靠麒麟铺村的农舍。

农舍旁边初宁陵麒麟石刻

探访时,我先乘公交车到麒麟镇,后乘当地机动车到了目的地,见到了石天禄和石麒麟。天禄居东,嗔目张口,有须和双翼,昂首宽胸,四足己失。麒麟居西,体态与天禄对称,头向后仰,独角已损,额部已残,尾巴已缺,历经千百年风雨,它们身上的雕饰已经模糊不清,但巍巍雄姿,仍显于前。南京地区我所探访的三座帝王陵墓的动物石刻均为麒麟和天禄,它们是我国古代的镇墓瑞兽,只有帝王陵前才能设置,相比于南朝王侯墓前的石辟邪,显得更为尊贵和庄严。

万安陵石刻

另一座皇帝陵墓是陈武帝陈霸先的万安陵,位于江宁区上坊中学南面。2009年冬天,我曾探访一次,由于交通不熟而未能找到。2010年6月30日,我从上坊镇乘机动车前往,终于见到了墓前的一对石兽:北石兽造型似天禄,较完整,南石兽似麒麟,有双翼而无角,体形厐大,损坏较严重,已失当年风采。

陈霸先(503年--559年)是浙江长兴人,出身寒微,却胸怀大志,早年受南梁王侯萧映赏识,后为梁武帝萧衍重用,出任西江督护、高要郡守。他豪气雄杰,尚武有谋,以军功被授将军之职,“侯景之乱”时曾与另一将军王僧辩结盟勤王,但后与王僧辩在立帝问题上意见相悖,陈霸先杀死了王僧辩,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王,建立南陈帝国,在位仅三年,死后由他的侄子陈蒨接位。南陈灭亡后,王僧辩的儿子王颁为报杀父之仇,挖掘了万安陵,剖棺焚尸,此后万安陵的墓园也被彻底毁坏了。

永宁陵两石刻遥相对峙

永宁陵威武的石麒麟

南陈第二个皇帝陈文帝陈蒨(520年—566年)的陵墓为永宁陵,坐落于栖霞区甘家巷狮子冲。2010年10月16日,经过多次转折,我终于找到了墓前的石刻。永宁陵后靠南象山,前面为一片平地,墓园已毁,现仅存麒麟、天禄两兽石刻。它们装饰华美:兽身昂首挺立,魁梧雄壮,四腿刚劲有力,振爪欲攫,张口含舌,须髯飘拂胸前,长尾垂地,整体依旧保存相当完好,称得上是南京地区现存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中最为矫健精美的一对。两石兽寂寞地站在荒山野岭已近1500年,见证了南京历史的风云变化。因墓园位置偏僻,当时附近交通不便,去参观的游人较少。

陈蒨继位后主要精力是削平群雄,大体统一了江南和闽粤地区,但政治上无建树。在南朝四代中,南陈时期的疆土最小。在后主陈叔宝统治时,南陈被隋文帝杨坚灭亡,南朝的历史由此结束。

南梁时期石刻

南齐和南梁时期皇陵位于江苏丹阳,而南梁的许多王侯墓却选择在南京。这些王侯墓前神道进口处均有一对大型石兽峙立,双翼无角,躯体肥壮,张口吐舌,昂首挺胸,似正阔步前行。这些石兽称为辟邪,但各墓前的辟邪造型、技法和纹饰却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萧衍(464年—549年) 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侄,原是齐朝的官员,他文武双全,博通文史。502年萧衍建立了南梁,在位48年。他看到宋、齐两朝因为皇族之间互相残杀而发生内乱,因此他宽待自己的亲属,厚葬了那些有功劳的兄弟,但在他统治的后阶段非常昏庸,笃信佛教,曾三次去建康城同泰寺做和尚,最终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他被叛军囚禁于台城,后来活活饿死。南梁时代现存王侯墓前石刻构建于梁武帝萧衍统治时期,且这些王侯都是萧衍的兄弟、儿子或侄子。

南梁时代安成康王萧秀(475年—518年)是梁武帝萧衍同父异母弟弟,南梁宗室重臣,死于赴任雍州刺史的途中。他的墓前石刻集中在栖霞山附近的甘家巷小学内。2010年5月8日,我去甘家巷小学仔细地参观过。石刻共3种8件,东西相对而立。现在所存的石刻件前后依次为:石辟邪两只,石柱一对,石碑两对,碑额上刻有“梁故散骑常侍司空安成康王之碑”14个大字。萧秀墓道石刻不仅遗存丰富,而且布局完整,堪称是南朝王侯陵墓前石刻中的代表作,近期在石刻群外面建造了大型保护性的棚舍。1974年,经权威部门发掘和考证,萧秀墓位于距石刻约一公里处,为椭圆形单室穹窿顶砖室,有石墓门和石门拱,拱上有浮雕,出土文物甚少。

萧秀墓石刻周围已建棚舍保护

那天参观萧秀墓的石刻后,我还探访了甘家巷小学西面不远处萧恢墓和萧憺墓的石刻,这些石刻原来散落于农田中。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石刻,也便于游人参观,现在那里已开辟成一个石刻公园。里面绿草茵茵,铺有水泥小路,旁边安放一些石凳,供游人休息,每个石刻前都有相关历史介绍。

萧恢(476年—526年),梁武帝萧衍的同父异母弟弟,历任南徐州、益州刺史等要职,被授为辅国将军,526年在荆州刺史任内去世,被封为梁鄱阳忠烈王,梁武帝下诏厚葬。现墓前仅存石辟邪两只,东西相对,东辟邪原来已中断成两截,1955年被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修复,西辟邪尚完好,两辟邪相似,均一腿前迈,长尾垂地,体态健壮。

已修补过的萧恢墓石辟邪

萧憺(478年--522年)也是梁武帝萧衍同父异母弟弟,曾任荆州刺史、镇西将军等职,死后被封为梁始兴忠武王。现存石刻2种5件:辟邪一对,东西相望,西辟邪已损坏,东辟邪头部也已残缺,与众不同的是它腹下有两只小辟邪;石碑1块,位于神道东侧,碑额上刻有“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17个大字,碑身镌刻的2800多字的楷书长篇碑文仍可辨识,现已建有碑亭加以保护。近代学者梁启超参观之后极为重视,曾称“南派代表,当推此碑。”

萧憺墓石碑和部分碑文

萧憺墓石辟邪和两只小辟邪

2010年10月16日,参观了陈文帝的永宁陵以后,我顺道参观了散落于栖霞镇十月村农田中的萧景墓的石刻。萧景(477年--523年)是梁武帝萧衍的堂弟,少年好学,长于辞令,历任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等要职,战功卓著。梁武帝对他极为器重,每逢军国大事,都与他商定。萧景墓的西辟邪石刻碎片已埋入地下,现在仅存较完整的东石辟邪,造型生动,右腿前迈。神道上还留有西侧石柱,其柱身、柱座、圆盖及上面仰天长啸的小辟邪均保存完好,是南朝陵墓石柱中留下的珍品。柱身上方接近圆盖处,有一长方体柱额,其上面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23字,字迹依然非常清晰。据说这种别有意趣的反刻字体在南朝陵墓中极为罕见。

萧景墓石辟邪

萧景墓石柱额上方的反刻字体依旧清晰

去参观南梁的萧宏墓前石刻的交通上最为方便。萧宏(473年--526年) 是梁武帝萧衍的同父异母弟弟,任扬州刺史二十余年,死后被追认为梁临川靖惠王,葬于南京仙鹤门张库村附近。2010年7月底的一天,我乘地铁2号线至学则路站下车,沿金审学院东侧马路向南步行约20分钟,便见到了位于小公园内的两只石辟邪,它们保存完好,体态肥壮健美,显示出一副矫悍凶猛的神态,为同类石刻中的上乘之作。另有石碑一块,侧面浮雕花纹独特精美。

小公园内的萧宏墓石刻辟邪已建亭保护

探访过程中,最艰苦的一次是去句容市参观梁南康简王萧绩的墓前石刻。萧绩(504年—529年)是梁武帝萧衍的第四个儿子,历任轻车将军、南徐州刺史等职,在护军将军的任上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资料介绍,那里石辟邪和石柱完整,且竖立在原来位置上。我想与这些石刻所在地区有关,因为地处偏僻的句容山区,人为破坏较小。2010年7月14日,天气不太热,我先乘车至句容市区,转乘中巴,又乘私家机动车至石狮沟村,两地间距约6公里。农村小路不平,车子行走时颠簸厉害,但最终我看到了那里的石刻,心中自然非常高兴。果然名不虚传,两只硕大的石辟邪和两石柱都相当完整。句容市有关部门对所辖区域内唯一的南朝石刻非常重视,在石刻周围不仅修建了围栏,还设置了解说牌,种植花草树木,使它成为一座乡村小公园。

萧绩墓石刻远眺

萧绩墓石辟邪外面已设立围栏

两石辟邪和石柱分别东西相对而望,石柱由底座、柱身、圆蓋和上方的小辟邪组成。柱身上部的小方石碑额上清晰地刻有楷书“梁故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字体端正娴雅,是典型的南朝书法。柱身中部圆柱周围雕成爪棱形条纹,计24条。

前面提到的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石刻,既是帝王们奢侈无比、役迫劳动人民的证物,又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精华,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现在均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加以保护。帝王古丘成沃野,唯有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伟大创造力的石刻艺术品将与世长存。南朝时留下的这些石兽、石柱、石碑等从一个方面生动形象地见证了六朝古都南京灿烂的历史文化。

南朝齐、梁时期皇帝的祖籍在南兰陵郡(今江苏丹阳市境内),他们死后大都归葬于南兰陵故里,至今每个陵墓前都留下部分石刻遗存。丹阳市陵口镇曾是整个陵园的入口处。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今后能去丹阳市陵口镇探访,参观那里的石刻珍品,重温南朝的历史文化。

2014年10月写,2022年11月修改

作者简介:王耀俊,网名南新鸣凰,1939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南朝   南京   石刻   永宁   麒麟   神道   王侯   刺史   陵墓   遗迹   皇帝   彩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